7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与到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晤。拜登与默克尔当天下午在白宫举行会晤。在会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双方表示将在气候变化、新冠疫情问题上加强合作,重申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支持。双方还讨论了“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反恐和伊朗核问题等议题。拜登说,美德一致认为不允许俄罗斯以能源作为武器威胁邻国,两国将着眼于采取实际措施确保欧洲的能源安全。默克尔表示,德国和美国对“北溪-2”项目存在不同评估,但两国明确乌克兰仍将作为天然气过境国。她还说,若俄罗斯不尊重乌克兰作为天然气过境国的权利,德国与美国将采取行动。“北溪-2”旨在铺设一条绕过乌克兰、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预计在今年夏天铺设完成。美国指认“北溪-2”是俄罗斯的地缘战略项目,德国和俄罗斯则表示该项目为商业项目。据俄罗斯媒体报道,2019年12月,俄乌双方同意将天然气过境乌克兰的合同延长五年至2024年。另外,就德国媒体关注的美国对欧加征钢铝关税问题,默克尔此访未与拜登达成共识。
7月12日,欧盟理事会宣布,将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延长六个月到明年1月31日,理由是俄罗斯未能充分执行明斯克协议。欧盟已多次延长对俄制裁,针对欧盟的制裁,俄罗斯采取了反制措施。
7月16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这一执法机构6月逮捕了将近18.9万从美国与墨西哥边界入境的非法移民,创下近21年最高月度纪录。美方将其中17.8万余人立即遣返墨西哥。数据显示,从墨西哥入境非法移民被逮捕人数连续六个月大幅增加,迄今为止,今年被逮捕的非法移民总数已经超过100万人。6月被捕非法移民中,大多数人来自墨西哥及中美洲三国洪都拉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没有父母或监护人看护的未成年非法移民有15253人。去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从美墨边界进入美国的非法移民增加。美国拜登政府试图与移民来源国政府加强合作,以期遏制非法移民潮,但收效甚微。
7月18日,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结束了新一轮和平谈判。双方在谈判结束后发表声明表示,双方同意加快谈判进程,以促成公正、长期地结束阿富汗冲突,实现和解,保障全体阿富汗人民的利益。双方还在声明中表示将就抗击新冠疫情进行合作,并将努力确保民用设施安全,防止伤害平民,并就向阿富汗所有民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展开合作。同一日,阿富汗塔利班最高领导人海巴图拉·阿洪扎达发表宰牲节致辞时表示,塔利班支持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并将利用一切机会在阿富汗建立伊斯兰体系,实现和平与安全。阿洪扎达表示,塔利班愿与世界各国建立“良好、强健的外交、经济和政治关系”。他向各国保证,将不会允许任何人利用阿富汗领土威胁别国安全。阿洪扎达承诺,塔利班会尽力保护各国使领馆、人道主义组织和外国投资者在阿富汗的安全。
今年5月1日,驻阿美军和北约军队的撤离进程开始。7月13日,美国中央司令部发表声明称,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工作已完成95%以上。在之前的7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表示,驻阿美军将于8月31日结束在阿富汗的军事任务。自美国和北约军队开始撤离阿富汗以来,塔利班发动多轮攻势,频频与阿富汗政府军交火,当地安全形势不断恶化。随着美国撤军接近尾声,塔利班对阿富汗政府军的攻势更加猛烈。塔利班高级官员沙哈卜丁·德拉瓦尔日前公开宣称,塔利班已经控制了阿富汗85%的国土。不过,阿富汗政府对此表示否认。
7月7日,印度总理莫迪对内阁进行大规模改组,这是莫迪自2014年上台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内阁改组,也是他2019年开始第二任期后的首次改组。据媒体报道,内阁中有36张新面孔,新内阁中女性部长人数从4人增加到11人,另有至少16人是首次当选议员。此次改组是在莫迪政府因应对新冠疫情不力而广受批评的背景下进行的。外界认为,莫迪希望借此打造更包容的政府形象,并助力印度人民党在明年的地方选举中获得更多支持。
7月17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在首都大马士革宣誓就职,开启他的第四个总统任期。巴沙尔在宣誓就职后发表了演讲,表示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叙利亚将着力改善经济民生,并优先解决电力短缺等能源相关问题。5月27日,叙利亚人民议会议长萨巴格宣布,巴沙尔在叙总统选举中以95.1%的得票率获胜,成功连任。根据叙利亚宪法,总统任期七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候选人需获得绝对多数选票才能当选。从2000年7月算起,巴沙尔领导叙利亚已经21年。
7月1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法国在非洲萨赫勒地区打击极端和恐怖组织的军事行动“新月形沙丘”将于明年一季度结束。他承诺,这一法国最大海外军事行动将“有序结束”,同时保证法国不会完全“撤出”。不久前,马克龙表示,法国今后将以参与“塔库巴”特遣部队的形式维持在萨赫勒地区的军事存在,数百名法国军人将充当这支欧洲和非洲多国联合部队的“骨干”。萨赫勒地区跨越布基纳法索、乍得、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尔等国,是当前非洲极端、恐怖主义活动最猖獗的地区,地区国家大多曾是法国殖民地。“新月形沙丘”行动于2014年8月正式启动,目前法国派驻部队大约5100人。这一行动每年消耗法国财政将近6亿欧元,迄今成果有限,法军不断承受伤亡,在国内引发越来越多质疑。马克龙试图说服西方盟友帮忙减轻法国在这一地区反恐的负担,响应者不多。
近来,萨赫勒地区局势持续不稳。7月13日,法国政府确认,法国总统选举首轮投票将于明年4月10日将举行。
7月17日,古共中央第一书记、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谴责美国对古巴长期封锁,批评美国政府资助反古势力日前在古巴煽动骚乱,企图破坏古巴政治社会稳定。他还号召民众团结一致,抵御外部势力干涉。当天,约10万民众聚集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海滨大道一处广场举行爱国集会,迪亚斯—卡内尔在出席集会时发表讲话做出上述表态。古巴革命领袖劳尔·卡斯特罗和其他党、政府以及社会群众组织领导人也出席了集会。据当地媒体报道,古巴各省多地当天都举行了保卫古巴革命的大规模集会活动。
7月11日,古巴部分地区发生反政府游行活动,迪亚斯—卡内尔随后前往一处事发地与民众交流,并两次发表电视讲话,谴责美国政府资助反古势力。7月13日,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并出示相关证据,指出美国政府长期投入大量资金用以干涉古巴内政,近期更加大资助部分在美群体和企业通过社交网络在古巴煽动骚乱。罗德里格斯强调,由于古巴民众普遍支持古巴革命和古巴政府,7月11日在古巴发生的游行活动未演变为社会暴动,而是有限规模的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