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地力提升与保护的思考

2021-09-15 02:23刘社军
新农民 2021年4期
关键词:保护性农业产业农田

刘社军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各类农药的大量使用农田的整体质量以及基础水平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农田系统的抵抗能力越来越差,受灾面积也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当前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本文主要从当前农田耕地地力情况入手,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在绿色生态农业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耕地地力提升的保护措施以及工作内容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耕地;地力;保护措施

现阶段农田基础遭到破坏是影响农业整体生态系统稳定发展以及病虫害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农田受灾面积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农业的稳定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促进,就当前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如何以生态绿色产业发展为基础,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升整体农业产业的发展质量是当前农产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生态能源保护的基础。

1  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措施

提升农民对于绿色生态农业的认识和重视,积极配合各项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技术,对于整体农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升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是当前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其在实际实施中能够有效避免长时间传统工作,导致土地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出现恶化情况,能够降低农田退化以及沙化情况的进一步发展保护性耕作措施在实际实施中的核心内容以及要求,主要是通过免耕或少耕,但实施尽可能降低土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同时能够通过作物秸秆残茬的方式对于各地区地表土壤环境进行相应的保护,相配套的农业技术,培训技术能够提升对于土壤自然环境以及产出力的保障对于整体粮食安全性的提升以及生生态安全稳定性的保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众多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农村地区发展情况表明加强保护性工作对于农田整体生态环境稳定的控制,扬尘抗旱情况的提升,陪肥地力单产增强以及农业成本降低的控制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充分实现了国家以及农户双赢的农业发展目标。

2  对地表作物秸秆残茬进行合理处理

通过农业产业发展中,对于地表作物秸秆残茬进行播种以及处理之前进行免耕或者深耕,能够完善相关施肥措施能够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开展,尽可能降低对于环境的污染,减少耕种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促进农民综合秸秆还原,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以及有机肥合理施加的重要措施,免耕性操作技术路线在实际实施中,主要是在收获季节将玉米穗进行摘除覆盖高留茬或者粉碎秸秆将其直接覆盖在地表进行免耕或者机械深耕作业,在实际机械施工过程中,其深度需要达到25厘米左右,对表土进行处理完成之后即可进行免耕施肥播种,在实际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杂草的控制和清除,加强相关田间管理工作。

3  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效果

通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措施的实施,在农作物种植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其土壤内的含水量以及温水瓶有调查表明0~20cm,土壤水分的含水量能够达到19%左右,20~40cm土壤水分的含水量能够达到百分提升21.6%左右,玉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此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的实施能够提升其土壤积温0~25cm深度达到6.5℃,另外还能够提升土壤中N、P、K等元素的含量,N的含量能够提升到5%左右,K的含量能够提升到15%左右,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土壤内各类营养元素的含量,对于全氮的含量能够提升0.02%左右。另外,对于土壤整体结构的调整也有所促进,能够提升其土壤的容重空隙度提升土壤的渗透性,确保其在后期生长过程中能够为作物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其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较以往相比能够达到0.04%左右,对于农作物抗旱能力方面也有所促进,且能够缓解农田风湿的影响,6月份是大风天气占比较多的月份,如长时间大风天气的存在会导致大量沙尘飞扬风速较大,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农作物的故土质量,降低沙尘暴的发生率以及发生程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均是非常显著的能够有效提升各类作物的生产产量,进而提升农民的生产收入,相对来讲,能够降低其成本投入提升生产效益。

4  提升耕地地力方面改革意见和建议

在实际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有加强对于耕地地力方面改革的支持和帮助需要不断调整相关改革措施以及建议,确保其切实可行尽可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和效应,切实将三农补贴应用到农民的耕地工作之中,确立综合的耕地地力提升措施补贴标准,根据实际农民的种植情况进行相应的补贴,严格按照绿色生态发展为导向,完善各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措施,提升其利用水平,民综合需要采取相应的深耕深松整地秸秆还田,从而降低化肥的使用量促进耕地整体生态环境以及资源水平的提升,避免长时间使用各类化肥农药影响到整体耕地自身的水平,可通过农业增长的方式实现农业以及生态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促进保护性耕作工程的进一步提升。

5  结语

综上可知,耕地地力的提升是当前农业产业发展以及相关研究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需要提升对于耕地地力提升的重视,完善相关保护政策以及提升相关支持力度,切实实现农业三项补贴的优势和作用,确保能够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加强对于生态环境以及农产业资源的保护,提升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庄顺龙,赵立波,王军,等.青岛市建立耕地地力提升長效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农技推广,2019,35(3):7-9.

猜你喜欢
保护性农业产业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试论保护性耕作水土保持机理及其在朝阳县地区的推广建议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调查与研究
农业产业基金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汪岗镇三万亩农田改造工程启动
古代器具灌农田
黑板像农田
2013年广东热区社会经济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农业产业发展的电子商务契合度分析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现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