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佳美
摘要:随着我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但因之前林业资源过度开发与使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林业资源发展,不利于林业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林业可持续发展中,植树造林是重要举措,所以必须要积极实施造林计划。此种情况下,深入探究现代林业造林方法,采取有效的营林生产管理措施,对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林业造林技术;种植技术;措施
1 林业造林主要方法
1.1 播种造林
当前林业造林中,播种造林法是应用比较广,其与一般农作物种植方法类似,只要在土地上播撒树种就可以。尽管该方法简单但有很高的综合性要求。比如树苗在幼苗时,要为其创造良好生长环境,否则无法保障树苗健康生长,幼苗生长与存活也会受到影响。
1.2 分殖造林
林业造林中,分殖造林法对树木根、干与叶等主要器官有一定要求,应用该造林方法可节省成本投入,造林整体质量得到提高,经济实惠性高,还可保障树木存活率。同时,该方法省时、省力且操作方便,特别是树种有很高的存活率。但该造林方法也有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过于依赖母树,限制了幼苗发展空间,种植区域有很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该造林方法适宜选用柳树、松树等易成活树种。
1.3 栽植造林
除过上述两种造林方法外,栽植造林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小面积林地栽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造林区域内均匀挖出40~60m2的地穴,确保穴底平坦。实际栽种中,要确保幼苗栽种端正,便于幼苗苗梢水平伸展。为了保障幼苗能够很好的适应栽种环境,就要合理安排幼苗栽种深浅度,加强幼苗根系水分吸附力,以此更好地应对干旱天气。与其它两种造林方法相比,该方法幼苗成活率高,林地要求不严。但其缺点在于时间与精力耗费大,造林效益难以提高。
2 如何有效提高林业造林技术水平
2.1 选择合理的造林时段和整地方式
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造林时段。一般来说,在春季开展造林作业比较合适,因为春季的温度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水分挥发;另外,在确定造林种植地之后,要对造林地开展清理作业和整地。通常根据不同的地势条件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造林地较为平坦、开阔时,可采取全面整地,这样便于机械化作业及林粮间作,还能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局部整地用工相对较少,适合各种造林地,如造林作业为山坡地时,常常采用鱼鳞坑进行局部整地,即将深翻的土壤放在鱼鳞坑所在坡面的下方,围成弧形用来积水起到保墒作用。对造林种植地进行整地,能为苗木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和充足的养料,从而确保造林的整体效果。
2.2 要全面提高营林造林的科学技术水平
在进行林业种植以及营林造林的过程当中,科学技术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全面提高林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才能够保证营林造林工作的持续发展。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的研究,能够充分的利用生物技术来培育适应能力更强的树种以及植被,全面提高造林的成活率、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另外也要进一步研究林业遗传基因以及栽培技术,才能够优化树木的品种以及木材的品质,全面提高营造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也要发挥科学技术在林业工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对产品的进一步开发与研究,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提高我国林业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加强与世界经济接轨,科学合理地引进先进的先进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设备,使得我国林业工业能够向纵深方向发展,打造出更加高端的有档次的产品,全面提高林业产业的附加值。在提高营林造林科学技术水平的过程当中,也要提高相关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林业管理人员能够具备科学技术知识,对营林造林技术有更深的掌握,能够结合地质条件对林业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才能够有效地扩大生产经营的范围,全面加强对各种林业经济的管理,实现林业经济的有序发展。
2.3 树木整形与修剪
在植物养护過程中,根据树木的景观特点对其进行整形和修整,并剪掉将要枯死和衰弱的枝条,从而促进健康枝条的成长。对于生长较旺盛的树枝,则可以适当地回缩处理,以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性和透气性,确保树木的生长形态符合规范。在树木养护操作时,需要使用药物对伤口面积较大的树木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在树木上面涂抹适量的油漆保护树木。为确保树木健康生长,在树木种植周围还需及时清理枯草层和地面的垃圾,从而确保园林绿化环境的整洁、干净。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发展中,林业发展至关重要,其能够扩大森林覆盖率,缓解雾霾。绿化面积扩大的同时美化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另外,林业发展经济效益也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所以,林业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着战略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春海.提高林业资源价值与造林技术水平[J].投资与合作,2020(3):8.
[2] 李福银.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在不同季节的应用研究[J].绿色科技,2018(11):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