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强
摘要:讲述我国当下大豆产业发展的状况,以及未来大豆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大豆产业发展从过去到以后所面临的一些重点问题,并提出了对我国大豆产业进行保护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豆产业;保护性发展;对策;趋势
1 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大豆是我国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大豆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国内大豆的生产量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量,所以我国从国外大量的进口大豆以满足市场需求量。大豆的产业功能定位分为三大部分:
首先,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营养更加注重。大豆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自然很受人们的青睐。把大豆经过加工,变成优质的蛋白质。过去的植物蛋白,通过养殖变成动物蛋白,以此来满足人们身体需要的营养和蛋白质。这个过程是不能被代替的。因此,我国一直在增加进口大豆的量。
第二方面的功能定位就是健康食用油的需求,从前我们国家是一个缺油的国家,生活水平低下。随着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实力越强,国家在行业专家都在研究,包括本木油,通过科技的进步提升有料的数量。现在大豆油已经成为中国大豆油食用油供给的最大的一个品种了。
第三方面讲的是大豆的功能,大豆含有卵磷脂、纤维等成分,大豆食品,也很是受人们的欢迎。特别是现在国内大豆,国产大豆在这个行业的发展也是非常的迅速。
对于大豆未来发展的趋势,结合当下的具体情况,政府对大豆生产的扶持力度会持续加大。预计在以后政府对大豆种植业大幅度扶持。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进一步的提高,我国人均大豆消费水平也不断提升,大豆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 大豆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2.1 国内大豆产量不足,进口的量不断增加
国内大豆是由国内产量与进口两部分组成。近几年,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大豆的产量呈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2001年的0.09亿hm2、1540.56万t下降到2015年的0.07亿hm2、1178.50万t;由于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提倡粮豆轮作,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也受到较好的成果,大豆产量被提升了起来。好景不长,由于中美打贸易摩擦,国内经济受到压力,因此大豆需求受到影响。中国大豆属于生产不足型农产品,国内需求量持续加大,供小于需,导致进口持续加大。
2.2 国产大豆精深加工水品低
最传统的豆制品加工有:豆浆、豆干、豆腐;新兴豆制品:添加剂用蛋白质品、磷脂制品等等和油脂制品加工。据调查,大豆在美国涉及到保健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了。然而在中国,国产大豆主要集中在豆制品和冲调等方面加工,可以看出精深加工水平的低下。
2.3 国产大豆是运行的小规模种植的方式
在盛产大豆的地区,根据调查显示,大豆种植户平均规模只有666.67~1333.33m2。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种植,实行自耕土地,自行播种,自收成果的分散模式的传统生产方式。大部分的中国农豆认为,大豆的产量低,也不是主食,不需要投入太多,精细化的管理,因此造成大豆种植的管理很粗糙。一豆农不关注品种的更新,品种很多,杂乱等不良的现象。二是耕作的管理方式粗放。许多豆农使用人工播种的方式或者是小型的机械播种,导致播种效率质量不佳。出现缺苗断苗现象严重,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阶断投入不足。
2.4 跨国粮商高度垄断大豆产业链,获取暴利的同时有损国家安全
跨国粮商采取低价策略在中国市场销售转基因大豆,因此,迅速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运用贸易参与再到合资合作进一步购买股权再到独资设厂的战略,逐步控制了我国的压榨行业。
3 我国大豆产业的保护性发展对策建议
3.1 提高种植科技水平,建立现代化生产体系
现在的土地资源匮乏,能扩大种植大豆的土地空间越来越窄,需要依靠科技挖掘增产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民种植收益。一是通过推广丰产栽培技术,提高土地的效率,增强专业机械设备的研发,提高机械化和集约化。二是完善现代化生产体系,通过家庭经营模式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出现了贸易企业、加工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的参与,才能解决国外多次出现的垄断与倾销。三是提高生产集约化水平,扩大播种面积的大豆生产基地的可行性,在适合大豆种植的地方设立国产优质大豆的原产地天然保护区,并进行非基因大豆地理商标注册。四是充分發挥我国大豆的优势,打造出自己独特的品牌,从品质,地势,精心栽培,技术先进等着手。
3.2 完善补贴方式,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
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国家政府补贴与支持。采用补助收储企业的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农民不能全额享受,只能得到一部分。因此,可以借鉴一些其它的大国的经验,直接把差额补贴给种植者,收购价格随行上市。二是可以采用提高对大豆的补贴,来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三是实行政府保护价收购政策,根据当年的种植面积,产量,质量,确定收购价钱,直接补贴农民,避免伤害到农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肖卫东.杜志雄.中国大豆产业发展: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J].全球化,2019(5):105-118,136.
[2] 张芊.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2016(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