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猛
当今科学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各类媒介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广播节目在严峻的新媒体趋势大变革时期逆势求变,由此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借此迎合更多听众的收听需求。在广播节目中,新闻评论类节目以传统媒介为支撑,以新闻评论为内核,属于较为常规的节目类型。结合当前融媒体环境,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但是依旧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需要创新和完善。本文就融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创新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与相关从业的同仁交流分享。
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现状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新闻评论节目都是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节目内容主要传播新闻事件和舆论信息。新闻评论节目以主持人或评论员对有关新闻事件的意见或评论为主要内容。
如今处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时代,人们从传统的电视机、收音机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越来越多的群众不再看电视和听广播,使得受众率从70%下降到30%。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改变,智能手机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收听线上推送的热点新闻,还可以自由地进行转发和评论,受到了当前人民群众的追捧。这种形式对传统媒体及广播电视节目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广播新闻类节目开始寻求创新,利用游戏以及明星热点话题来精准进行定位,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来提高广播新闻节目的收视率。由于新闻类节目需要以真实性和公开性为重点,尤其新闻评论类节目必须要基于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有权威性的引导和传达给公众正确的信息。随着融媒体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节目层出不穷,唯有创新才能促进新闻评论类节目继续发展。从新闻评论类节目自身特点来看,新闻评论类节目通常是取决于评论员或供稿编辑评论能力限制的,如今各种媒介互相融合,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只靠单一的电台进行传播难以取得高收听率。
融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存在的问题
节目价值还需矫正
随着新媒体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信息包罗万象,越来越多的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大量涌现,使得受众越来越关注形式新颖且话题新鲜的节目。很多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为了提高曝光率及收听率,逐渐从传统威严的节目形式转向低俗化和娱乐化,这使得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是主流媒体中具有责任和使命的一档节目,该类节目应该时刻关注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为听众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事实信息。目前,部分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社会价值观还需要进行矫正,这样才能够保证节目的威严性。
未能借助融媒体进行节目上升发展随着融媒体不断发展,广播电台应该根据时代潮流发展趋势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改变过去传统的媒介模式。但纵观当前各大广播电台实际情况,还存在着许多尚未树立融媒体意识的工作人员,这就使得部分电台在融媒体环境下没有利用融媒体的潮流和趋势,对融媒体重要性意识不足。还有部分广播电台对新闻评论类节目的播出仍然靠传统的声音和内容来吸引关注,没有将融媒体一些重要元素融入到节目当中,导致许多追赶社会潮流的人群不再收听该类节目,造成广播电台新闻评论类节目收听率直线下降。
舆论监督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有其自身的节目特点。它不同于其他节目,它需要对机构以及部门等进行采访,然后作出评论,这也是节目的性质。但很多机构部门并不配合广播新闻类节目相关信息的采访,造成新闻评论类节目有时未能对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跟踪和评论,造成所播出的节目信息滞后,不能赢得受众的关注。融媒体时代下,受众关注新闻的心和事件的热点,但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相关工作人员没有介借助融媒体,深入的对新闻事件进行认知,影响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质量,造成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逐渐丧失影响力,难以发挥舆论监督功能。
广播新闻评论类人才匮乏
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需要超高素质的人才,毕竟这是一档具有威严性和舆论引导性的评论类节目,因此人员设置情况非常关键。但目前来看,广播新闻类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十分匮乏,尤其是在当前融媒体环境下,又要具备融媒体意识的高素质广播评论人才更是寥寥无几,人才的匮乏主要是由于广播电台缺乏对人才的引进机制,使得难以改变人才匮乏的局面。此外,国家对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人才培养力度不足,在当前融媒体环境下,国家也没有针对相关类型的评论人才培养,使得融媒体环境下许多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相关工作人员身体素质偏低。
融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创新策略
坚持正确的节目价值取向
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不仅需要引导公众的正确价值观,还需要用亲和力和感染力来影响听众。目前部分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将节目性质定位不准确,为了迎合受众,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无底线的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论和引导,使得受众难以对新闻的性质进行主观判断。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作为主流媒体中的一员,应该以内容至上的原则,在赢得受众关注的基础上加强对新闻评论的深度解读,引导受众从中了解到新闻事件的真相和事实,这也是新闻媒体节目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因此,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相关从业人员要在融媒体时代下加强对热点新闻的感知度,在发生新闻事件时,第一时间派相关人员进行深度的采访,加强新闻的准确性,并且节目的主持人和特邀嘉宾也要做好配合,节目主持人是广播新闻评论类節目的核心,主持人应该对嘉宾以及整个节目的内容导向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受众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传递。
借助融媒体加强节目内容创新
新媒体时代是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必然趋势。在创新的过程中,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积极学习新媒体新闻评论的创作思路和方法,顺应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习惯和需求。此外,在节目内容创新方面,相关工作人员要立足实践,结合新媒体技术,调整和创新新闻编辑风格和新闻内容,制作出受众喜爱、内容优质、具有一定深度的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这样才能吸引受众,借助受众在多个平台上传播节目内容,提高节目的影响力和收视率。
创新传播方式,增强节目感染力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应该追求节目的质量和效果,切勿为了吸引受众关注、提高收视率而发展成良莠不齐的新闻信息海洋,在进行节目创新过程中,选择具有价值性的评论话题是广播新闻类节目要追求的重点,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应该关注评论话题的价值以及新颖度,创新是节目发展的源泉和灵魂,处于融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相关从业人员都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在追赶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拓宽个人视野,加强对新闻的敏感度。此外,广播新闻评论类从业人员还应该利用融媒体平台进行节目的传播,加强节目的传播效果,提高节目的影响力。传统的FM、AM信号存在频率单一、覆盖区域不大的缺点,因此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应该借助多个FM平台,加大节目的传播和投放力度,借助新媒体快车进行大规模的渠道传播,赢得更多的关注,增强节目的感染力。
加大广播新闻评论类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人才的匮乏是导致节目创新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因此,各大广播电台应该加强对广播新闻评论的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与各大高校结合,共同培养优质的广播评论类人才,并且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各大电台还应该对新闻评论员和播音员作出媒介要求,提高人才对融媒体的认知,各大电台应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针对本电台缺乏的人才种类进行精准定位,安排适合的岗位,使得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创新拥有良好的人才队伍。对于目前各大广播电台现有的新闻评论类工作人员来说,应该不断结合融媒体素养进行,提升提高个人素质多参加培训活动,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为节目创新贡献力量。
综上,如今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受到各方的挑战,传统的节目特色和优势逐渐弱化。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必须坚持创新为主,对节目形式、价值导向、节目内容等加大关注,在追求节目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进一步融合,推动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发展,提高节目的质量和价值。
(作者单位:海口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