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叔
前两天一位创业的朋友给我看她的商业计划书,计划书里把中年人当成目标消费人群。但是我告诉她:以我的观察和理解,如果以年龄作为分群基础,中年人的钱是最难赚的。
当然,我不是说这位创業者一定成不了,凡事无绝对,我只是想从常识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而且,作为一名中年人,我也挺有资格说说这事儿。
我想没有几个人会把中年人作为目标客户,因为大家似乎都发现,中年人的钱真的不好挣!
扪心自问一下,咱们有多久没有去过ktv、酒吧了?有多久没有给自己买一套衣服了?有多久没有好好出去玩一趟了?
中年人不比年轻人,精力已经没以前旺盛了,不能胡吃海喝,不能“乱造”,也就意味着没什么商业价值。
现在酒吧、KTV基本上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不是说中年人不来这种地方,而是变得少了。不瞒你来讲,我年轻时听到劲爆的DJ音乐,忍不住都想要狂扭一通。但现在,感觉这些音乐能把我的心肝震出来,只想赶紧逃离回家,喝上一口枸杞茶来压压惊。
现在中年人来这种地方,多数都是商务上的应酬。所谓应酬,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相比较而言,年轻人都是自发性的。
年轻时和朋友们喝酒,从欢声笑语,喝到豪言壮语,再到胡言乱语,再到自言自语,最后到沉默不语。中年人的局,大家就不会说这么多台词了,还没怎么喝,就有人要走,有人要回家照顾小孩,有人要去接老婆,还有人要接着加班的。
留下的,没一会就直接到达沉默不语状态,趴在桌上,酒钱都省了不少。
菜钱也很省。中年人的友情局,不用点太硬的菜。大家不是尿酸高,就是胆固醇高,剩下的别问,问了就是糖尿病。反正太油腻的东西吃不了,能清淡一点是一点。
所以,支撑人去消费的,不仅仅是钱,还有体力,以及一颗想“乱造”的心,显然,对于中年人,这些东西都被岁月没收了。
人到中年后,消费观念往往会改变很大,基本上都变成了实用主义者。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很难让他们埋单。
前段时间,和几个中年朋友喝茶,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泡泡玛特上市的事,几位朋友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让我讲讲。
我就把盲盒、公仔这些给他们讲了一下。于是他们更迷惑了,表示想不通为啥年轻人非要集齐12个系列公仔才罢休。
我说,大概就是营销学中的“用户任务”理论吧,其实人家买的不是公仔,而在完成一个让公仔们团聚的任务,而且“12”这个数字,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也是圆满的象征。
本以为这套说法足以震撼到这些中年大叔,谁知这几位还是一副错愕的表情,其中一位喝了口茶水,发出了灵魂拷问:
“道理我是懂了,可是他们团不团聚关我屁事啊?”
当然,我也相信泡泡玛特这类玩意的目标人群,一定不是中年大叔,我只是想借此说明,中年人的消费观非常理性。
他们完全看不懂为什么年轻人要排那么长的队,去买一杯奶茶。至于抢猫爪杯、AJ鞋之类的事,中年人往往会噗嗤一笑,“还有这事儿?”
事实上,对于中年消费者,就算是顶级的营销人也是绝望的。
曾和一位知名营销专家聊过这事儿,他说:
“现在的营销基本都是这么玩的,用场景或者故事,引发消费者的冲动,再植入社交货币,让他们有发朋友圈的欲望,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营销循环。”
“可是中年人啊,都不怎么冲动,不管你是什么产品,他们都是终极三问:这玩意真有用吗?这玩意值这么多钱吗?这玩意和别家比是最便宜的吗?这终极三问,足以粉碎所有的营销法则……”
听到这里,我还补充道:“嗯嗯,中年人连朋友圈都不爱发。”
那营销专家看着我,仿佛觅到了知音,长长地叹了口气:“唉……”
不过说句公道话,中年人也不是天然如此,我们也曾经喜欢过虚的东西,但与生活过招多年后,渐渐地我们都被改变了。
去年情人节,我想起来好多年没给太太送过花了,便发微信给她,问要不要送一大棒花去她公司?结果被她数落了一番:“送花还要问,太没诚意了,怎么不早订?当天订不贵吗?一大捧还不得八、九百?”
随后她说:“都老夫老妻了,算了吧,不用这么形式化了。”
正当我从自责升华到感动时,她又发来一条微信:
“发个等值红包就行了。”
嗯,中年人的消费观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且枯燥。
中年人不爱买虚的东西,更体现在不爱买奢侈品上。
知名咨询公司BCG,做过一次中国奢侈品行业分析报告,发现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平均年龄只有28岁。约58%是18至30岁的年轻人,年轻人绝对称得上是奢侈品的主力军。
而BCG另一份中国高净值人群报告里提到,高净值人群主要是在35-55岁的中年人,两组数据一对比挺有意思。
中年人更有钱,但在消费奢侈品这件事上却比年轻人吝啬很多。具体什么原因,报告没说,但我猜想,大概就是中年人不太需要彰显身份感了。
年轻人刚刚步入社会,需要在社交圈里扩大影响力,所以那些外在的东西就显得很有价值,一个包包,一个手表,都体现了一句社交暗语:“这人混得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