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活到120岁相比,他的经历更传奇!
他一生颇富传奇色彩,修行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同时他也经历了无数常人难以置信的磨难,其中有十次都是在生死的边缘。
以下节选虚云老和尚经历的“十难”,来看看他是如何面对人生中的种种考验,共同追忆百年虚云传奇的一生
老和尚是在清道光二十年(岁次庚子)七月三十日寅时诞生于福建泉州府衙门内,那时他的父亲在泉州府做官。他堕地后为一肉球,母大骇恸,遂一气壅死。家里人束手无策,问了许多饱经世变的老者,也都莫明其妙。
大家认为这个怪胎,是不祥之兆;第二天准备把这个肉球丢弃;正在这时,来了一个卖药的老头,把肉球一刀破开,是一个肥胖的男孩;大家哀痛生母西归之余,不禁喜出望外,由庶母王氏抚育成人。
当年不是菩萨化身为卖药的老头,哪有今日旋乾转坤兴亡继绝的老和尚呢?
老和尚是在清咸丰八年十九岁离家逃至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人为披剃,次年依鼓山妙莲和尚圆受具戒。光阴真快,老和尚割爱辞亲,不觉就二十多年;自忖道业没有成就心生惭愧,于是发心礼五台,以报父母劬劳之恩。
四十三岁,七月初一日由浙江普陀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渡海后,每日行路不多,中间曾停湖州、苏州、常州等处,同行四人都中途退转,老和尚独自向前拜去,至南京礼牛头融祖塔、渡江、止浦口狮子山寺过年。
十二月至黄河铁卸渡,过光武陵,天已晚,不敢行,四无人烟,仅路旁有一摆小摊的茅棚,也没有人居住。老和尚就此歇足,趺坐而坐;夜来大雪漫漫,寒气袭人;次晨举目一望,雪深数尺,无路可行,更不知去向。
茅棚没有遮栏,老和尚初则枯坐念佛,饥寒交迫,继则蜷伏一角;雪愈大,寒愈甚,腹愈饥,奄奄一息,而正念不忘;一日、二日、三日,如是雪,如是寒,如是饥,渐入昏迷状态。
初六午后雪止,但已病倒不能兴起。初七日来一乞丐,见老和尚病卧在雪堆中,不会说话,知道是冻伤了,用围棚的草烤火煮黄米粥,老和尚吃后暖气复生,不然就冻死雪中。
这位乞丐自称姓文名吉,来自五台山,劝老和尚路远天寒,不必拜香。老和尚说:“誓愿早定,不问年月远近,一定拜到底。”后来到了五台山,才知道那位乞丐,是文殊菩薩化身,第一次探试老和尚的心和救度老和尚的难。
清光绪十年正月初二日老和尚由洪福寺起拜香,抵怀庆府,是夜腹痛极剧烈,初四早继续拜行,晚发冷病;初五起痢疾,每日仍勉强拜行;到十三日抵黄沙岭已不能行,日夜泻数十次,起动无力,又无过往行人,只有暝目待毙。
十五深夜见西边墙下有人燃火,仔细一看原来是文吉,心中大喜,呼文先生,文吉执火来照,对老和尚说:“大师父你怎么还在这里?”老和尚将经过一一告诉文吉。
当晚文吉坐在老和尚身边,又拿来一杯水给他,十六日文吉又将老和尚身上污秽衣服予以换洗,并给药一杯。十七日病退,食黄米粥二碗,十八日病势减轻不少。
老和尚谢文吉说:“两次危险,都蒙先生救济,感恩不尽。”文吉说:“这是小事,不必挂齿!我看你从去腊到今,拜路不多,不知哪年可拜到;你身体又不好,决难进行,不必定拜,朝礼也是一样。”
老和尚答:“你的美意可感,但我出世不见母亲,母为生我而死,父仅得我一子,我竟背父而逃,父因我而辞官,而短命,昊天罔极,耿耿此心,已经数十年了。特此发愿朝山,求菩萨加被,愿我父母脱苦,早生净土;任凭百难当前,非到圣境,死也不敢退愿。”
文吉说:“你诚孝心坚固,也算难得,我今回五台,也没有什么急事,我愿代你负行李,伴送行程,你只管前拜,轻累许多,心不二念。”
老和尚说:“倘能这样,你的功德无量,等我拜到五台,愿以此功德,一半回向父母,早证菩提;一半奉送给你,以酬报救助之恩。”
文吉说:“不敢当,你是孝思,我是顺便,不必表谢。”文吉照应四日,病已大退。这是文殊菩萨第二次显现,探视老和尚的心和救护老和尚的难。
清光绪十年正月十九日老和尚扶病由黄沙岭破庙中起香,一路荷物作食都由文吉负担,老和尚妄想顿息,外无物累,内无妄念,病一天好一天,自晨至暮可拜行四十五里,毫不感觉痛苦。
三月底到太谷县离相寺,见知客礼毕;那知客看见文吉就问老和尚说:“这位是你什么人?”老和尚据实以告。知客厉声说:“出门行脚,不达时务,这几年北地饥荒,朝什么山?什么大老官要人服侍?要想享福,何必出门?你见有什么寺门,留俗人挂单?”老和尚不敢回声,只好认错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