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武术文化开发的路径及启示

2021-09-15 08:05吴润帆邹蕾蕾王晓燕
武术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武术赛事校园

吴润帆 徐 菁 林 欣 邹蕾蕾 王晓燕 徐 飞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伴随着中国篮球协会、足球协会等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脱钩,全国体育协会的管理与文化发展受到更多关注。[1]高校体育协会作为全国体育协会的重要部分,其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过去高校体育协会的文化培育模式大多体现在运动技术方面,这种形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新时代对体育文化的需求。目前,随着武术产业规划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和下沉,全国体育高校开始重视武术文化新的开发路径:一些高校武术协会提出赛事、拳种等多种文化模式,[2]但各地方高校因地域、文化发展侧重点不同,可调动的资源也不相同,所以,可资借鉴的直接经验较少。故探究地方高校武术文化开发的新路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在分析相关社团活动组织形式的基础上,以某地方“双非”高校的武术协会(以下简称“武协”)为个案,通过考察该校武术协会的实践活动、文化开发路径,在深度剖析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探寻地方高校武术协会在传承文化和适应社会发展方面的借鉴路径,以期为其他高校武术协会实施与推进武术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1 某地方高校武术文化开发的路径

1.1 以赛促发,创办武术赛事

竞技武术赛事普及与推广的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术事业在社会中的发展,[3]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武术项目在高校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其中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为主的双一流高校在大型体育赛事中加入武术元素,有利于校园获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4]但目前一些地方高校办赛经验不足,且受本校条件限制,赛制并轨与对接较难实现,某些非双一流地方高校实施成效并不显著,故目前地方高校武术赛事的实施依旧存在较大挑战。梳理武协在双一流高校基础上发挥区域优势,以“域”补“校”,利用省市资源弥补校地劣势,开创地域高校“武状元”大赛( “武状元”大赛在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优秀品牌活动”荣获铜牌。),同时引领“省大学生竞艺大赛”。发现近年参赛对象仅限公体学生,不含高水平运动队成员,虽有利于武术项目在公体学生的普及,但学生水平层次不均衡,对项目特点诠释不充分,也导致赛事呈两极化态势发展。同时,为积极响应国家武术段位制工程建设,众多地方高校开设武术段位课程,[5]但目前段位考评点主要分布在各省武术协会与重点体育院校,地方高校存在“跨域考”现象,故地方高校自主考评对本校武术文化发展有重要作用。武协作为本域高校首个专业性一级会员单位,[6]定期组织本校部分学生开设段位考试,既能为部分学生提供便捷的考评机会,减少“跨域”现象,也推动了武术段位在校园的发展。基于上述分析,如何利用好赛事平台打造文化交流新局势成为高校武术发展的突破口。武协的突破可能会成为全国地方高校发挥校园人文与武术文化优势结合的模范,改善武术“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7]同时“校域互补”的办赛新模式能链接本校与周边高校联结,但目前赛事文化创新性、考评对象局限性、办赛时间连续性等问题不足,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赛事的优质化发展。

1.2 以节促发,设立校园武术节

地域性武术节的交流经验丰富,但目前大多数高校武术节以晚会或其他表演形式为主,本质上忽略了地域文化带来的影响,交流的“文化空间”限于本校,易造成文化交流与探讨的缺失。[8]纵观武协六届“主题”文化节的开展情况,笔者认为,校园武术节吸引观众的不仅是武术文化本身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多样化的主题演出形式,同时,各地高校的交流与探讨使得武协既开拓校园武术特色节日平台,又营造了校园文化多元交融的氛围。总的来看,武术节是指向武协未来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关键性活动,晚会内容多样化与晚会交流模块化值得各校参考,但从演出角度来看,文化节仅含本校节目,限制了武协的社会化发展,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社团文化的传承与开发问题,对他校交流不够、缺乏对本校文化发展思考与探索也是影响高校武术开发的重要原因。

1.3 以交促发,推进文化交流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武术的文化内涵在国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9]中外武术交流日益频繁,但国外交流首选是知名重点高校,地方高校因知名度等原因,交流发展的机会受限,同时也缺乏接轨国际交流的媒介。在这一点上,武协充分利用指导教师的影响力与社会资源,代表省文艺表演团赴印尼、日本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为武协沟通国际社会搭建良好的平台。此外,武协也邀请国内武术名家开展专题讲座,但在多元文化交融中,武协的文化交流逐渐演化成“形式”,缺乏文化本质的交流,且长期注重形式的引进,也限制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综上,武协以指导教师优势开创地方高校文化交流新趋势,发挥了高校在推动武术建设上的交流作用,但在走出去与引进来策略的同时,忽视了文化适应性作用,只注重引进,不强调吸收,易致文化杂糅,使文化融合仅停留在表层,不利于高校武术文化的深入。

1.4 以演促发,组织文化展演

武术展演作为非语义性文化现象,其内涵主要通过视觉形态满足人的精神情感需求,[10]目前,武术在各类赛事中演出频繁,但高校展演具体形式单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武术文化的非语义性传播。以武协为代表的校园协会力求追寻多样化的文化展演新模式,笔者从三个维度对展演活动《意合乾坤》进行剖析:(1)形意维度。“形意相合”既来源行为意识,也体现在太极,将武术太极结合中国戏曲水袖舞,突破了大部分武术展演只注重“形合”而忽视“意合”的表演模式,使两者既相互配合又有独立的展示空间,彰显太极中海纳百川的文化内涵。(2)专业维度。参演人员以武术国家二级运动员为主,其中不乏健将级运动员,融汇水袖与太极行云流水的衔接,提升了演出质量,凸显非语义性文化的传播优势。(3)符号维度。利用八卦图符号的动态演化,展示太极由“混沌”经水袖舞磨合“生两仪”,再经太极扇调和“转四象、衍八卦”,以观众熟知的太极文化符号来传播武术文化,带给观众独特的视觉冲击。由此来看,武协展演活动主要依靠专业技术,形成以符号为标志,多元文化为载体的开发模式。但从各类展演形式与理念来看,其在动作、符号、节奏等元素呈现度上还有所欠缺,动作的分块拼接虽有利于贯穿各个主题,但在动作与文化的融合上仍存在提升空间。

1.5 以承促发,落实文化传承

随着国内体育协会的实体化发展进程加快,中国篮球协会的管理、训练、财政等方面的权责高度统一,为高校体育协会提供了借鉴之路。[11]当今多数地方高校武术协会训练、管理等体系自理程度不足,外聘教练社会流动性大,不利于高校活动的长期开展,且多数高校协会传承体制模糊,负责人的传承制度不明确,故武协实体化与传承体系的缺乏可能成为协会将来发展的瓶颈。笔者考察发现,武协发展虽实体化性质不明显,但具有相对完善的传承体系——会长传承制,由教师委派负责人转变为选票制,但其背后的评估标准仍无法衡量。综合来看,目前武协尚无会长评选体系的量化和细化指标,而教师直接委派与选票制各有利弊,选票制扩大了评选规模,但未考虑教师与学生主观评选视角的不一致,限制了社团传承体制的活态化发展。其次,指导教师对协会的管理模式较单一,武协的固态传承与其他体育单项协会的实体化发展不适应。

2 某地方高校武术文化开发的建议

武术赛事是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扬,而赛事的多途径创新是传承武术文化的有效形式。[12]其中武协多种竞赛的开展逐渐带动赛事文化的兴起,建议:(1)开展专业性较强的测试赛,打造专业与业余、技术与文化并存的双向性办赛模式;(2)网络投票与裁判打分结合,改变“机械化”竞赛形式,开创高校竞赛新型评分模式;(3)发挥段位考评的优势资源,面向社会人群及校内学生开设段位考试,拓宽考评的地域性广度与社会化宽度,提高社会影响力;(4)组建交流会,撰写以交流会讨论为内容的会议报告集,带动周边高校武术文化共同发展;(5)设立专业性组织机构,解决赛事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赛事时间不延续等问题,落实赛事的连续性与组织的常态化。结合节日文化与交流经历而言,武术节是文化开发的重要模块体现,但从推动校园武术“走出去”与社会武术“引进来”的基础看,武协对外节日文化的交流较少,同时也折射出高校武术节日文化发展的短板。基于此,武协应发挥模范作用,打造一个以武术节文化为基础,集赛事、传承、展演、讲座等多路径融合的节日开发新模式,一定程度上弥补武术节在传播视域的问题,同时建议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借助视频转播等平台,带动地方高校武术文化联合发展。纵观高校武术展演发展,武协项目的创新打破了高校原有的发展现状,但仅注重形式的模式在文化传达上仍停留在浅层,如何以形带动内涵化发展成为当务之急,故在展演时需“把握形式、紧抓内容”。上海武术充分结合抗击疫情的时代背景,创办全国首个以抗疫为主题的武术舞台剧《止戈战疫》,其展演形式突破了原有武术展示情节、服装等方面要素,构建了新型“武台剧”的发展,体现武术与时代的全新融合,且随着武术表演专业的兴起,未来武术展演活动将更多地向舞台话剧等形式转变,故今后需要加强对武术表演的文化层面探索。同时与展演相对的是,活动开发的传承体系,但究其背后依旧是指导老师“一脉相传”的机制(见图1),故明细会长评选指标,发挥文化活态传承是高校武术传承至关重要的要素,建议武协构建文化活态传承体系,确立清晰地会长评选办法,设立相应的监察小组对会长进行考察,提倡指导教师放权于学生中,参与指导但不干预学生决策,建设专业技术与文化传承共存的地方高校实体化协会。综上,武协文化开发的实践活动样式丰富,不仅有利于校园武术文化的培育,同时也推动了浙江省武术新型文化路径的开发,对我国地方高校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但各活动中缺少固定化模式,多种机制随意性较强,缺乏规范化管理。各类活动缺乏武术文化培育的教学板块,故武协的各类举措还有待改进,也预示着各地高校不能忽视武术教学带来的文化培育作用。

图1 武术协会的工作机制、组织架构和武术文化开发路径示意图

3 对地方高校武术文化发展的启示

3.1 组织竞赛:发挥赛事文化作用

武术赛事的举办是武术文化展示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地方高校要在武术文化基础上形成赛事文化,就必须要郑重考虑如何加强武术赛事的普及化发展、兼顾赛事持久性与传承性。可以借鉴“全国武术运动会”主题元素,参考武协的赛事组织形式,通过修改正式比赛规则来扩大参赛群体,适当降低比赛竞技性,以艺术表演形式体现各队武术文化风采,推进各高校武术文化传播与交流,让高校武术竞赛转变为“演武为主、比武为辅”的新形势。[13]与此同时,应积极组建高水平运动队测试赛,构建赛事难度之美;引导社区成员观赛,带动周边武术文化的发展,开拓高校赛事社会化新路径,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献力。相应的是,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武术段位制工程的推广,因此高校中增设武术段位制课程将成为必然趋势。在上海众多高校联合开展的“武术段位教学赛”中发现,[14]大学男生最喜欢武术散打、刀、棍等进攻性强的项目,女生最喜爱防身术、太极拳和剑术等观赏实用性强的项目,故建议高校加强以兴趣为主导的武术课程开展,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校园武术文化氛围,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总的来看,要用国际赛事视野看待本域文化发展,开发高校赛事的社会活力与专业水准,是开创地方高校武术文化新路径的重要切入点,在符合各地各校政治经济条件下,借鉴武协赛事品牌化的高校经验,[15]搭建高校武术交流平台,构筑本域武术文化发展的赛事品牌活动。

3.2 创设节日:培育校园精神文化

我国首个沧州国际武术节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武术文化的传播。如今,武术节举办频繁、形式创新,多地采取“地方政府+地方协会”的办节方式,[16]但目前高校武术节发展明显滞后,影响力与关注度较低。建议高校效仿地域研发校园武术节,建立“校园文化+武术文化”的主题式办节理念,设立多校联办武术节,扩大办节规模,打造模块化节日符号,将民乐、戏曲等校园特色项目与武术融合,形成“以武术为主”的多文化交融的武术节。其次,需注重节日文化的识别功能,发挥武术技击属性特征,糅合中庸之道,搭建理念、行为、视觉的三大识别平台,形成区别泰拳等他域民族文化的标识,体现武术文化的哲学理念,丰富节日文化内涵。[17]综上,高校联合创办校园武术节在具体实施下能有力推动武术文化在高校界的传播和发展,通过校园文化与武术文化结合,形成以文化识别为标志的文化特色融合体,彰显武术所蕴含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等文化思想,推动校园文化精神的培育。

3.3 特色定位:打造区域特色项目

传统拳种作为武术文化的载体,适合高校学生广泛学习。校园特色武术拳种的开发需要开发者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能力,把握校园文化精髓,故建议各校开发校园武术文化需要因地制宜,准确定位校园特色文化,发挥各类优势,积极开发校园特色项目。除拳种开发外,特色定位还应考虑借力时代技术,搭建新媒体联通武术桥梁,研发网络慕课平台,设立校园武术健身休闲类项目,利用网络优势打造师生武术学习的全视角平台,推动“互联网+武术”新领域的快速发展。综上,地方高校需立足于自身校园优势,定位文化开发路径,挖掘武术文化的内蕴,因地制宜地对武术文化进行开发与创新,形成校园武术文化开发的新路径。

3.4 积极扩交:筑建高校联合共同体

中国武术坚持“走出去”工程,以孔子学院为推介平台,带动相应地区开设中国武术选修课,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同时,武协的外交活动提倡“主动出击”,发挥名师社会性作用,开创本校武术“走出去”,社会武术“引进来”的文化新局面。故高校可以效仿其交流模式,提议各高校“走出门”,建议组建武术交流团,促成高校武术联合共同体建立,形成高校间共同出访、联合引进的常态,推动高校武术文化多元化发展。但许多高校在武术传承问题上仍未解决,传承体系的固化不利于校内文化的传承,因此,在共同体中建立相应的传承规范对各校传承体系制定有着重要影响,提倡活态性的指标构建,打造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度传播。就此看来,建立高校联合共同体是武术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利于发挥共同体优势互补的价值,推动“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有机结合,形成在高校传承中联合开发校园武术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在相互借鉴中形成校园文化交流的常态,同时应加强文化的吸收,把握本质并汇编“文化交流集”,深入挖掘武术文化的底蕴,推动武术文化交融发展。

猜你喜欢
武术赛事校园
本月赛事
中华武术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武术
赛事赞助沟通对感知匹配的影响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