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浩文
益庆堂施宅位于吴中区东山镇翁巷古村,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名单。由于古宅部分建筑常年无人居住,筆者历经数年多次走访,终于大致弄清其概貌。
益庆堂明代为翁氏所建,1909年上海招商局主事施禄生购地扩建。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施福恢亦曾住于此。
古宅现存二路四进。东路为正路。一进门厅外向设花岗石须弥座,雕刻宝瓶、团寿、蝙蝠等吉祥图案,上方砖细垛头雕刻变异的夔龙纹。门厅带云头挑梓桁,前设鹤颈一枝香轩。整个门厅做工考究,连沿街部分墙面都贴上了青砖。
二进轿厅夹樘板和扁作大梁雕花,带鹤颈一枝香轩,正中为顶部弯弯的回顶结构,从内部往上看,类似乌篷船的船顶,故也称船厅。轿厅的东部还保留有双面门楼,西侧门楼雕刻人物、石桥等,字额已被涂抹;东侧为防火的砖甲门,上书“晔若春华”四字。晔若春华,大意是光彩像春天鲜花开放。王粲《神女赋》:“朱颜熙曜,晔若春华。”
三进大厅为前廊后轩式,逢柱建斗,边贴做成扁作梁川,前后还有枋川。厅前门楼兜肚雕刻灵芝纹,原书“敦古修德”,近年新修时请新疆书协副主席、东山人席时珞题写“尚古维风”四字。
四进楼厅前后皆有无字门楼,从其使用木础而非石础可以得知,它也是整个古宅中唯一保留的明代建筑,尤为宝贵。
全宅颜值最高者是西路的南北对照花厅。这里是主人读书之所,南花厅和轿厅梁架相似,也是船厅形制并设鹤颈一枝香轩,但比轿厅做工更为考究,不仅有过去镶嵌书画的横风窗、隔扇,且配有雕刻精细的挂落,各种衔接之处和隔扇上都雕刻花卉,细小的仅有指甲盖大小。花厅落地设长窗和半窗,还有可以横向推开的和合窗,且所有的门窗无一例外皆做成冰纹型。冰者,寒也,以此呼应书斋“寒窗苦读”之说。厅前为小型花园,辟有花坛,坛基做成了须弥座式样,青石的束腰处还雕刻有立体的双狮舞绣球的图案。据称,此处原来也曾作为账房间使用。花厅更后还有柴房,上设活动盖板贮存樵夫送来的柴火,以便离地防潮。临街堆塑有简单的戗檐式门罩。
距离古宅不远存有原来的益庆堂界碑,系四面刻字的方碑。益庆堂此地原有山涧,建筑临溪而起,保留了溪边弯曲的山墙,与东侧平直的五山屏风墙形成对照。整个西墙全部涂成浅黑色,或曰黑色与五行之水相配,以此防火之故。为了防止撞击,在拐弯处的墙内还嵌有抹角石柱,俗语中的“拐弯抹角”在建筑中恰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