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伟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最好诠释。五十多年来,长卿山下的乡亲们浸润着先贤的精神,接续奋斗,努力奔向致富振兴的康庄大道。
梓江水無言,送走了多少“两弹元勋”;长卿山有幸,见证了多少拼搏瞬间。
1965年到2021年,超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征程。记忆可以斑驳,但长卿人始终铭记:在那火热的奋斗岁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专家们长途跋涉来到绵阳市梓潼县长卿村,在没有资料、缺乏试验条件的情况下,靠自己刻苦学习,反复摸索掌握尖端技术,最终成功研制出“国之重器”,留下了宝贵的“两弹一星”精神。
“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1984年,第二代核武器试验取得成功后,时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邓稼先在这里满怀豪情地写下诗句。如今,曾经神秘的“两弹城”,正迎接着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成了传承和弘扬老一辈知识分子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的教育基地。
山沟沟里的家国情怀
6月,酷暑将至。梓潼县梓江沿岸的水田里,随风摇摆的秧苗正在茁壮生长。梓潼县长卿镇长卿村村民曹本金站在田埂上满脸喜悦地说:“家乡越变越好,我们奔小康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
梓潼县丘陵遍布,但凡有平地的地方都开垦成了良田。千百年前,梓江两岸出产的稻米填饱了居住在此的人们,也为一代又一代梓潼人向前进发蓄力。
20世纪60年代,梓潼县郊区的长卿山一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在这里建立,包括邓稼先、王淦昌、于敏、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在内的16位院士来到这里工作、生活了十余年,保存完好的167栋红砖房见证了当年的激情岁月。半个世纪过去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工作室,邓稼先和其他科学家的旧居依然矗立,仿佛诉说着那个充满理想信念的时代故事……
在“两弹城”里,参观者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年届耄耋的老人。他叫陈俊祥,系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一所常务副所长。陈俊祥经历了中国核武器研制的每一个时期,退休后成为“两弹一星精神”传承的“活字典”。
“邓稼先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方案设计者。他和同事们当年就是在这里隐姓埋名28年,用一往无前的精神铸就大国之盾牌。”陈俊祥说,邓稼先在病危临终前,仍心系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心系中国的核事业。
“每一株茁壮成长的禾苗、每一穗果实累累的稻谷、每一棵笔直参天的大树,都得益于前辈科学家汗水的浇灌。”生在长卿、长在长卿,每每想起曾在“两弹城”工作过的先贤,梓潼县纪委监委干部王燕都触动很深。
几十年后,生活在此的长卿村村民早已吃饱了肚子,站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他们总会怀念起那些年生活在长卿山里的科技工作者。
“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前行
走进“两弹城”,入目的是一条条标语、一幅幅老照片,保存完好的大礼堂、将军楼、邓稼先旧居、战备防空洞遗址,给那段充满“硝烟”的红色岁月平添了几分厚重感。
“五十多年前,有多少前辈学者来到这群山掩映下的‘两弹城隐姓埋名。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又有多少人来到这群山掩映下的‘两弹城瞻仰。”每年暑假前,西南科技大学专业实践课程负责人杜青龙都会带领学生前往“两弹城”参观学习,每一次的“两弹城”之旅,师生们都会振奋不已,从心底涌出对“两弹”元勋们的深深敬意。
随着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长卿村迎来了腾飞的机遇,率先实现贫困家庭全部脱贫,昔日封闭的小山村,已成为道路四通八达、产业结构优化、人民幸福安康的富裕村。绵苍高速、G347线县城至长卿村段、G108线文昌干道至龙凤垭段、S209线县城至江油河口段等道路将长卿镇、长卿村与外面世界联系得越来越密切。
沐浴着“两弹一星”精神之光,长卿村的奔小康路上从来不乏领路人。2006年,时任长卿村村主任周全勇成立家庭农场。经过几年发展,家庭农场生意办得红红火火,他也成了村上的致富带头人。这些年,长卿全村老百姓不等不靠,奋力争先,村民们的家庭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提升了,一条致富路也找到了。
2017年,周全勇一家获评“全国最美家庭”。从北京领奖归来,他的心绪久久无法平静:“当年,长卿的路那么泥泞难行、老百姓生活那么艰苦。如果那些科学家看见如今道路宽阔平坦、老百姓生活富足的长卿该有多好。”
长卿村老党员蒲志清说,当我们回望那段已经远去的时光,总会仰望满天的繁星,点点星光照耀着的正是我们不断前行的路。(责编/范吴瑕)
记者手记:中国人从来不屈服,中国人的血一直火热。前辈科学家从来不计名利,甘愿屈身大山腹地,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生活在当地的群众,世代在梓江水畔耕耘、收获。不论用的是知识还是体力,人们都是脚踏实地为民族矗立世界铺就道路,为子孙后代的美好生活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