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松土灭蛹防治几种栎类害虫试验效果

2021-09-14 12:20王思刚孙新杰王捷
新农民 2021年3期

王思刚 孙新杰 王捷

摘要:依据栎尺蠖、栎波尺蠖、栎粉舟蛾等几种栎类害虫在地表浅土层内越冬的特性,2017年开始组织旋耕松土灭蛹试验,试验当年虫口减退率80.4%,连续旋耕松土试验灭蛹两年,虫口减退率可达到94.76%。试验证明,条件适宜区域采用此方可有效控制这几种害虫。

关键词:旋耕松土;栎类害虫;防治试验。

栎类是南阳市荒山造林、绿化和林副产品生产的重要树种,面积达85万多hm2。多年来,由于树种单一、纯林面积大及管理粗放等原因,以栎尺蠖、栎波尺蠖、栎粉舟蛾等为主的栎类食叶害虫发生严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17、2018年,笔者连续两年组织参与了内乡县缓坡浅山地栎类食叶害虫地面旋耕松土灭蛹防治试验,期望通过试验,寻找到防治此类害虫的有效方法。

1  试验材料与设计

防治试验地位于内乡县桃溪镇西栎类林,属于缓坡浅山地,面积60hm2,树龄18a,平均密度900株/hm2,平均树高20m,平均胸径12cm,郁闭度为0.8∽0.9。近几年来,这几种栎类食叶害虫多混合发生,发生危害都比较严重。经详细调查,试验时有虫株率达85%以上。

试验用机械为:小型拖拉机带旋耕机,实施旋耕松土灭蛹。

试验时间:2017年12月10-12日和2018年12月10-12日。

试验观察时间:2017年12月20~25日和2018年12月20~25日。

2  防治试验方法与效果调查

2.1  依据害虫特性、旋耕松土灭蛹

根据栎尺蠖、栎波尺蠖、栎粉舟蛾各自的生物特性、发生危害规律,栎尺蠖、栎波尺蠖每年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下树化蛹,次年2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栎粉舟蛾每年10月下旬老熟幼虫下树化蛹,次年6月下旬羽化开始为成虫。因此选择当年的12月中、下旬三种栎类害虫蛹最严寒越冬期进行旋耕松土灭蛹。

试验时间确定在2017年12月10-12日和2018年12月10-12日,將桃溪镇西栎树林地用旋耕机进行全面旋耕松土灭蛹。旋耕探度为10~15cm,旋耕面积60hm2,并分别在其中随机设四个标准样方,样方呈随机长方形,各样方四个方向之间相距保持在100m以上,每块样方面积为25m2,同时在相邻生长状况基本一致没有进行旋耕松土的栎类林中也随机选择一块对照样地,面积同为25m2。分别在旋耕灭蛹防治试验前和防治试验后(时间分别为2017年12月20~25日和2018年12月20~25日),按照常规调查方法分别调查标准样地、对照样地的内这几种栎类蛹的密度,汇总核算防治试验效果。防治试验效果调查核算见下表。

2.2  试验效果

从上试验核算结果表明,只要掌握了这几种害虫的化蛹和羽化时间,选择寒冬季节旋耕松土,加之冻害,就可以有效降低虫口密度,杀灭害虫。试验中2017年经过旋耕松土,当年虫口减退率达到80.4%,2018年在再次进行防治前,蛹的密度就比2017年降低了80%,又经过了2018年再次旋耕松土灭蛹后,每标准地蛹的数量就由2017年防治前的平均602头,降低到平均26.3头,连续旋耕松土灭蛹防治两年后,虫口密度减退率达到了94.8%,有效地控制了害虫的发生危害。

3  试验结论

(1)在条件适宜的区域采用旋耕灭蛹防治栎类害虫方法简便,杀虫效果好。同时也适宜于对其发生危害情况相近的害虫的防治。

(2)利用机械旋耕防治,可减少防治药物和药械费用。另外,也可以克服树木高大,机械防治困难的问题。

(3)这种防治方式能够在杀灭虫害的同时,对林地进行松土抚育,可以节约生产管理经费。

(4)此外这种防治方法即不伤害天敌,又能为有益天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 马爱国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

[2] 薛照宇.孙新杰等.栎类害虫及防控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