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的“神操作”等

2021-09-14 10:28
少男少女·校园 2021年9期
关键词:八路军抗战日军

战争的历史值得阅读,是因为这种历史能够催生伟大与光荣。

生动地记述一场战争的历史很重要,深刻地记述战争中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更重要,因为前者是“昨天”的事情,而后者又会在今天传承,并将影响到我们的明天。

战场经典  八路军的“神操作"

战场英雄谱  八路军"活吕布"一人连挑27个日军

经典战例  奇袭阳明堡机场

八路军的“神操作”

八路军的浴血抗战史,常被各式的神剧,演绎出各种“神操作”,要么“包子雷”满天飞,要么摩托车冲锋枪在战场上乱窜,动辄杀鬼子一杀一大片,满眼天雷滚滚。

但是,放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场上,一穷二白的八路军,却也真有一些实实在在发生的“神操作”。奇迹场面的背后,却更缩影中国抗战的艰难残酷,见证胜利的来之不易。

“神操作”1:铁轨造枪

自从抗战爆发起,八路军一大寒酸处,就是枪支弹药稀缺。《周士第回忆录》里记载,抗战初期的八路军主力师,全师不过老式枪支四千多支。平型关血战时,很多八路军战士连枪都分不到,只能扛着大刀红缨枪上战场。

1940年后,国民政府断绝了对八路军的一切枪支弹药补给,浴血苦战的八路军,严重缺枪。“没有枪没有炮敌人为我们造”的豪迈歌声背后,是多少残酷战斗,八路军战士搏命夺枪的悲壮。但纵是浴血夺枪,还是解决不了缺枪的困境,关键还要自己造。

可抗战初期的八路军兵工厂,连造枪所需的钢材都没有,只能生产“一炸两半”的“边区造手榴弹”等武器。

但1940年8月1日,一款八路军的“原创步枪”终于惊艳亮相——八一式步马枪。八一式步马枪,是由有着德国苏联留学经历的八路军军工部长刘鼎设计,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制造的新型步枪。这款步枪吸取“捷克式”“三八式”等枪械的优点,更结合了根据地一穷二白的条件,造枪所需的钢材,完全来自于白晋铁路上的铁轨。

如此“就地取材”问世的新枪械,重量仅3.36公斤,长度比普通步枪短10厘米。但其轻巧且射击精度高的优点,正适合当时的敌后游击战。

也正是从1940年起至抗战胜利,八路军各大兵工厂,总共生产了一万多支“八一式步马枪”,在抗战后期的多场战役里扮演了重要角色,直到抗战结束,人民军队装备升级。这种特殊时代的枪械才渐渐淡出。

但1949年太原解放,一位解放军首长看着缴获的国民党美械枪支,卻又想起了当年的“八一式步马枪”:

“如果我们不用道轨钢,八一式步马枪会比这个更好。”

这一句话,多少抗战时代的艰难,多少抗战军工人员“有多大锅下多大米”的智慧,尽在其中。

“神操作2”:陶瓷缸造炸药

抗战早期的八路军兵工厂,之所以如此寒酸,除了缺钢材,更因缺炸药。二战时代,炸药的主要原料是硫酸,可造硫酸对于八路军兵工厂,却是高门槛。当时造硫酸的制造工艺,一是用细白金粉做触媒的“接触法”,二是用铅板做铅室的“铅室法”。可白金与铅粉,在根据地都是奢求。

所以抗战最初几年,八路军兵工厂只能以黑色火药,造杀伤力有限的“边区造手榴弹”。多少胜仗,就是靠这种“黑火药武器”打出来的。

而1941年5月,历经多次试验失败的八路军军工人员,终于找到了奇特办法:晋察冀根据地老百姓家盛水用的陶瓷缸,正可以代替铅板来制造硫酸。

于是,黎城县白布焦寺,八路军的第一座硫酸制造厂拔地而起。成熟的硫酸生产,成为了八路军装备发展的分水岭,大量的炸药源源不断生产出来,制造炮弹炸弹更不再是难题。抗战后期,八路军自行生产炸药近十万斤,根据地月产炮弹三万多发,装备升级的八路军,得以重拳呼啸而出,向顽抗日寇发起火力重击!

这“神操作”背后,更有多少军工人员的沉痛牺牲。比如参与“陶瓷缸制硫酸”研发的火药技师焦逢春,在这场漫长而艰难的实验过程里,多次遭遇爆炸事故,妻子和两个叔叔都因此牺牲。

而他亲手编著的《炮弹》一书,更成为抗战后期,八路军弹药生产的安全手册。抗战胜利的勋章,不止属于前线浴血的将士,更属于以他为代表的,千千万万在后方默默牺牲的军工人员!

“神操作3”:花样改造迫击炮

抗战相持阶段,八路军弹药稀缺,仅有的炮兵部队,有时更成了决胜关键。在弹药有限的困境下,射击精度炉火纯青的八路军炮手,有时更常打出“神表现”。

比如百团大战,八路军129师进攻日军管头村据点的战斗里,八路军炮兵就敢于把迫击炮推进到距敌150米的距离,以“拼刺刀”方式发起打击。

1939年的黄土岭大战,八路军神炮手李二喜,更是在直线距离800米且仅剩三发炮弹的情况下,精准击毙日本“名将之花”阿部规秀。

但是,在艰苦的相持阶段,如此精确的火炮射击水准,却还是远远不够。当时疯狂的日军,不停对根据地发起扫荡,密密麻麻的据点,把根据地切割成上千小块。如何攻克日军碉堡,对于当时火力有限的八路军,更成了难题。

于是1942年6月,八路军129师也火速做出了对策:要打鬼子,就得“改炮”!怎么改?从那年6月起,129师炮兵主任赵章成领衔,对129师的迫击炮进行了苦心改装。

原先的迫击炮,只能曲射炮弹,对付构造精巧的日军碉堡毫无办法。但经过129师炮兵们的调整,把迫击炮和掷弹筒的原理相互融合,竟改出了八路军版的“平射炮”。更演化出了“快速射击法”,两个炮兵不用炮架,互相配合快速射击,距敌四十米的距离依然可以发起攻击。

甚至,当我军“陶瓷缸制硫酸”研发成功后,大量炸药包装备部队,但在亲眼目睹了许多扛炸药包战士牺牲的惨景后,129师的炮兵,更改出了“迫击炮发射炸药”。

从此在200米的攻击距离上,八路军的迫击炮可以发射10公斤重的炸药包,威力远远强过普通炮弹!

在1942年至1943年,日军那场近乎铁壁合围的“扫荡”里,极度困境的八路军,是怎样顽强坚持下来的?被改装到五花八门的迫击炮,那段并非神剧,却充满智慧勇气的历史,就是生动的说明。

八路军“活吕布”一人连挑27个日军

抗战初期,日寇的拼刺技术强,这主要得益于他们严格的日常训练。日军自明治时期开始,就非常迷信“白兵战”,所以借助日本古代武士的枪术,发明了独特的“铳剑道”,也就是拼刺术,每一个士兵每日都必须严格训练。

更令人发指的是,日军为了磨砺士兵的“胆气”,竟然大量使用国人作为他们的“活靶子”,训练杀人技能,称作“生试”。这样惨无人道的做法使得每一个日军士兵都成为杀人不眨眼的魔鬼。

不过古谚有云:“一力降十会。”一个技术不错的小矮个鬼子遇到一个身高力猛的八路军战士,那就是遇到死神了。

在八路军队伍中,就有一位这样的猛士。他就是吕俊生,河北邢台人,此人身高1.92米,虎背熊腰,力大无比,再加上相貌堂堂,又姓吕,所以被战友们称为“活吕布”。1938年,山东夏津战斗,是吕俊生扬名全军的成名之战。这次战斗中,八路军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吕俊生犹如战神一般,在战场上左突右杀,来往拼杀,所到之处,小鬼子人仰马翻。

八路军战士不会像敌人那样野蛮,他们凭借的是对日寇的满腔仇恨和刻苦训练,拼刺本领精进,到了抗战中后期不输于日军。八路军汲取与日军拼刺的教训,总结了“多打一”拼刺战术,在局部形成优势这可不是夸张,冷兵器格斗并不像武打片,花里胡哨打半天不见输赢,而往往是一招致命。

尤其是拼刺刀,吕俊生力大如牛,大喝一声,刺出去一枪,小鬼子想拨档根本拨不动,所以只有被噗嗤一下扎个透心凉。八路军中的活吕布,身高九尺,力大无穷,鬼子遇到这样的敌手,就是末日到了。吕俊生枪枪致命,所以小鬼子谁遇到他,谁倒血霉。

在一次战斗中,吕俊生痛快淋漓刺倒27个鬼子!

这在抗战中是一件了不起的奇迹。

“活吕布”吕俊生一战成名,威名顿时享誉八路军。

此后另一场战斗中,吕俊生又连挑17个日伪军,威震山东。除了“活吕布”的绰号,吕俊生还有两个绰号,一个叫“常胜英雄”,由于战功卓著,吕俊生当上连长。他带领的连队个个都是好样的,即使在遭遇多过自己许多倍的敌人突然袭击,也会以少胜多取得胜利。

可不要认为吕俊生和他的战士都只是有勇无谋的蛮夫,吕俊生其实足智多谋。比如他们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阎家庄”战斗中,吕俊生和战士们巧妙布防,消灭了108个敌人,自己只有一人受伤,又是一件奇迹。

战果报上去,129师特意发了贺电,授予吕俊生“英雄连长”称号。而他的连队也荣获“英雄连队”称号。

吕俊生还有个颇具喜感的绰号——“猫头鹰”!

猫头鹰有一个特性,盯上什么猎物,它就跑不掉。吕俊生之所以起这样绰号正是形容他的这一特性。吕俊生经常带领战士打夜袭,他盯上那个目标,就准会连夜端平,如同一只锐利的“猫头鹰”。

在长期的战斗中,吕俊生负伤太多,不得不离开大部队修养,而后到地方武工队工作。吕俊生带着武工队神出鬼没,化装进城,奇袭日伪军,打得日伪军胆战心惊,敌人悬殊1万大洋買他的人头。

有一次,吕俊生和7个武工队战士,被敌人包围在一个村子里,吕俊生临危不乱,带着战士利用地形熟悉,巧妙与敌周旋,不仅成功跳出敌人包围圈,还在战斗中击毙11个鬼子。

跳出包围后,吕俊生余勇犹在,决定趁敌人出动包围他,老窝空虚,正好趁虚而入,打敌人一个“回马枪”!

结果真如吕俊生预料的那样,鬼子据点不仅空虚而且还很松懈,吕俊生和战士们端了这个据点,临走还抢走好几挺机枪和一门迫击炮!

1950年,吕俊生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被授予“全国战斗英雄”称号。

奇袭阳明堡机场

1937年10月初,日军集中五万兵力分三路大举进攻太原。国民党第二战区卫立煌将军指挥第14集团军主力抵达忻口,并占领了忻口东西一线阵地,开展对日军的狙击。而日军在板恒征四郎带领下,集中5000人兵力,在飞机30多余架、坦克50余辆、炮50余门的掩护下,向国民党军队发起猛攻。国民党军队在卫立煌的指挥下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战局一度十分焦灼。但是由于日军拥有空中优势,板恒征四郎不断派出飞机对中国军队的阵地乃至附近的村民进行轰炸,国民党中央军和晋绥军每天都被炸死数百人,并且各个部队的通讯电话线每天都要被炸断三四次,还炸断了国军后方的道路,使得后勤兵连饭都送不上来。

国民党的士兵们苦不堪言,有的士兵还指着敌机骂道:

“你就比老子多长了两个翅膀,有啥了不起的,有胆子下来咱们打一打”。

为了支援国民党军队在忻口的正面抵抗,八路军也派出了115师和129师向敌后展开了积极主动的攻击。129师769团团长陈锡联就接到上级命令,消灭这些长着翅膀为非作歹的战机,配合友军作战。

要破坏敌人的机场首先得知道敌人的机场在哪,但是附近的老百姓都被敌人的飞机轰炸吓跑了,陈锡联只能去找从大同方向败下来的一个晋绥军的团长了解日军的情况。随后陈锡联化乔装打扮,跑到了苏龙沟见到了那个团长,问他日本人的飞机场在哪里。那位团长听说八路军要去打日本人的机场,瞬间脸都变色了。他还劝陈锡联说,日本人的飞机太厉害了,你们不要去攻击日本人的机场。

陈锡联却偏不信邪,他按那个团长指的路线,爬上了一个最高的山头,用望远镜观察阳明堡镇南面的飞机场,看见有一群灰白色的飞机闪闪发光。当他刚想再仔细观察一下的时候,突然发现个人慌慌张张地从河对岸跑过来,一边跑还一边回头张望。

经过陈锡联盘问才知道原来他是被日本人抓到飞机场干活的农民。他被日本人抓做壮丁,被敌人逼着搬炮弹,运汽油,累死累活的还要被打骂,实在忍受不了瞅准机会从里面逃了出来。

陈锡联对他说,我们是八路军要去飞机场打日本人。被抓了壮丁的农民听了陈锡联的话,想起自己被日本人折磨的画面,二话不说就给陈锡联带路。

经过实地侦察,陈锡联摸清了机场的基本情况,机场里停放了24架飞机,机场里的士兵并不多只有200多人,也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陈锡联决定在敌人毫无防备、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对敌人发动突然袭击,破坏敌人的机场和战机,然后趁阳明堡镇的支援日军赶到前撤离战场。

当天晚上,没有月光,天空漆黑,正是奇袭的大好时机,陈锡联最英勇善战的第三营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地摸进机场并摸掉岗哨。就在第三连来到敌人的宿舍边时,被敌人的巡逻哨兵发现,敌人向我军开枪。

但是敌人的守卫部队做梦也没想到八路军敢来夜袭。外面的枪声一响,敌人大乱,被八路军用步枪、冲锋枪、手榴弹打得不断的惨叫。

三营长在指挥战士们攻击敌军的同时,还不忘派出精锐的11连破坏敌人的飞机,战士们将集束手榴弹扔进飞机机舱引发飞机爆炸。而一排排的敌机由于距离很近,引起了连环爆炸,一时间敌人的24架飞机都燃烧起来,火光冲天。

经过1个小时的激战,陈锡联的部队用仅伤亡30余人的微弱代价,取得了击毁敌机24架,歼灭日军警卫部队100余人的辉煌战果。陈锡联见战斗任务完成,便率领部队迅速脱离战斗,在敌人援军赶到前带领部队完成了转移。

阳明堡大捷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一举缓解了忻口前线国民党军队的压力,首创了步兵歼灭大量敌机的战例。蒋介石闻讯后专门给陈锡联的部队发了嘉奖令,还发了两万现大洋奖励了他们,这也是蒋介石唯一一次如此大方地奖赏八路军部队。

八路军奇袭阳明堡的战斗,可以说是二战中国战场上经典的奇袭战案例,也是中国共产党战争史最常用的战术之一。

猜你喜欢
八路军抗战日军
几根香菜识破日特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论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的关系
浅析平型关大捷的历史意义
八路军风采录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巢县凤凰集东南八村惨案
神头岭巧歼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