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春龙
2017年11月,薛成虎同志应党员、群众的强烈要求放弃在县城苦心经营了十余年的正红火的生意,回村挑起了大河欠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4年来,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亲力亲为,奔波操心,努力做到最好;4年来,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让他平生第一次感受了责任之重、担子之沉,也让他收获了群众满意的笑容。经过艰苦努力,全村百姓如期实现了全面脱贫,村“两委”各项工作步入了正规,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他也多次被评为全乡“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
下定决心,建设富民好班子。大河欠村地处脑山,条件艰苦,村子发展十分滞后。上任伊始,他就把全村发展大计列为第一日程,经常和班子成员一起商量,跑到乡上取经,走进群众家里问计。经过一番请教求索思考,他弄明白了一个道理:村子富不富,全靠党支部。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甘愿扑下身子为老百姓干事的领导班子,啥都干不成。于是,他把村班子建设紧紧地抓在手上,从提高班子执行政策水平和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入手,有条不紊地抓起来。首先,建章立制严规矩。和班子成员“约法三章”,制定了严格的为民办事纪律:坚决制止“吃拿卡要”现象,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对待;主动发现群众的困难并解决,尤其是对特困、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要特殊对待;严格管理有限的工作经费,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为了解决扶贫驻村干部、村干部在村上办公时的吃饭问题,他在村委会置办起了伙房。伙食费在扶贫工作队每人交的1000元的基础上村书记、主任、会计每人收800元,并制定了严格的支出规定,带头执行,使之生效生威。其次,与时俱进抓学习。他认真学习党的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向党员群众进行讲解说明,让党的声音走进了家家户户。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村“两委”会学习、党员议事、组织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党员一对一帮扶等制度,全体党员为民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第三,齐心协力讲团结。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在工作中善于征求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发言权,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甩开膀子,干出致富新路子。大河欠村位于高耸的五石嘴山脚下,海拨高、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是全县的贫困村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思想落后等原因,群众增收困难。他担任村支书后,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富路、找出路,他从自己的经历中发现:致富没技术,肯定没去处。于是他联系县级有关部门,请专家到村里,给年轻有文化的村民开展致富技能培训。在走访贫困户时,把有没有劳动技能,有没有参加过相应的技能培训作为重点,进行动态监管。按照林川乡整体技能培训计划,及早宣传动员,确保培训有对象,培训有效果。三年来,全村35人分别参加了中式面点、装载机、种养殖技术培训班,并拿到了培训合格证书,全村贫困户中适龄人员技能培训率达到了 100%,让这些群众有了一技之长,与此同时,他在认真分析本村基础条件、政策方向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为重点,通过扶持种植养殖大户带动全村发展,以劳务输出为补充,积极增加群众收入的思路。他利用自己任职前生意上路熟门广的优势,为群众进行技术和市场营销指导,业务服务,大力培养示范户,还采取对比算账法、效益比较法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引导,积极协调乡农商银行,从资金上支持全村种养殖业发展,全村种养殖结構不断优化,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目前,全村存栏猪200头,羊516只,牛145头。涌现出养殖大户10户,养羊大户4户,存栏466只,养牛大户6户,存栏113头。同时,农闲季节,积极动员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全村每年外出务工人数400余人,累计实现务工收入930多万元。
扑下身子,架起党群连心桥。当年高考落榜后出去打工做生意的他,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对父老乡亲们的辛苦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总是主动到群众身边了解困难问题,主动想办法为乡亲们排忧解难,用心开展“知民意、解民难、排民忧”活动,用自己的双脚和行动在村“两委”班子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他和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定期上门走访。当了解到村上有两人符合特困供养政策后,及时同乡政府民政工作人员联系并纳入特困供养人员范围:当了解到有一智力残疾人员没有办理残疾证时,耐心指导其家属到医院做检查并办理残疾证,及时将其纳入了低保。他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放在心上。累计为全村共44户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致贫的群众申请临时性救助金10.4万元。他深深明白,教育扶贫是最根本的扶贫,从2019年起,每年对高考上线的学生和家长,由村委会组织举办隆重的表彰活动,营造重视教育的浓厚氛围。他格外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情况,经常去看望老、病、残党员,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等,凡有病故的党员,他都组织村支部党员前往悼念。对村里群众间的矛盾纠纷,上门调节化解,大力倡导邻里之间“让一让,海阔天空”,村庄安定团结,邻里和睦,村民遵纪守法,全村无上访情况,以往酗酒打架的没了,赌博败家的见不到了,乡风民风得到了极大转变,村里一心一意发家致富的新风尚正在形成。他被互助县司法局评为2019年度优秀人民调解员。村委会被互助县司法局评为2020年度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
撸起袖子,打造人居好环境。越是发展滞后的村子,越是基础设施破败,环境脏乱差。他决心从硬件设施建设抓起,从改变村容村貌做起,凝聚起村民的精神头,改变村民的精神面貌。通过几年努力,积极争取乡上投资,他的心愿基本达成了。一是解决了群众饮用水水质混浊的问题。大河欠地处林川乡的最高处,山高坡陡,遇到雨季,山水很容易倒灌进蓄水池,全村群众饮水水质混浊和管道堵塞等突出问题频繁发生,给全村166户640人带来了饮水不便和安全隐患。为了彻底解决这一突出问题,他多次到乡党委和乡政府汇报,在与县水务局的积极协调下,在大河欠新建水源点3处,对时常发生渗漏的800米老旧管线进行了更换,对全村13处取水点进行了封闭式处理,有效确保了应急用水安全。从2019年起,他多方筹措资金免除了全村的水费。二是解决了村委办公条件落后不能满足服务群众需求的问题。2018年初,积极向乡党委反映,乡党委、政府积极与县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和县教育局协调,争取到了130万元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对闲置多年的村小学教室进行了全面维修。积极利用各种资源,争取帮助,为村上添置电脑6台、复印机3台,有效改善了办公环境,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三是解决了村内主干道路面破损严重的问题。因村子气候恶劣,村内道路受损严重,村民出行不便。他积极奔走协调,对道路进行了重新修整,沥青铺砂3公里,硬化新搬迁户等12户断头路300米,硬化巷道主路3公里,全村破损严重的路面得到修缮,群众出行更加便利了,幸福感不断提升。四是解决了村内巷道卫生脏乱差的问题。结合全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厕所革命等活动,积极向群众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村实行了巷道卫生评比晾晒制度,实行了“一周一保洁,一月一评比”,全村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还为全村配备保洁员6名,修建卫生厕所40户,配备垃圾清运车6辆,设置垃圾箱8个,为保洁员及时添置各类劳动用具。
关键时刻,一颗红心永向党。因长期以来作息不规律、饮食不按时,他患上严重的胃病。与此同时,因村级事务太繁杂太琐碎,报酬又低,村主任只干了一年多就去辞职打工了,所有的重担压在了他的肩上,为了不影响工作,在村主任长期空缺的情况下,他带着班子其他人,加班加点地干,跑前跑后地做,没有让一件工作在他手中耽误,没有让群众的任何诉求落空,他的胃病也一直拖到2020年春节假日时才去住院治疗。就在他刚做完手术的第四天,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就在医院的病床上开始排查疫区回村人员、安排设立疫情防控排查点等工作。同室的病友们调侃说:“你这是把病房当成了你们村的疫情防控指挥部了。”他只是笑笑,一颗心无时无刻地牵挂着村防疫工作。他在病床上除安排处理各项防控工作外,还动员党员干部为武汉灾区捐款,他通过手机转账方式,向时任乡党政办主任转账1000元作为特殊党费,他在转账时写到:由于身体原因,只能通过手机来帮助、协调村委成员、村医、党员、村民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不能及时赶回来同大家一道做好抗击疫情的工作,深表遗憾!今天特向党组织交一千元党费,表达我的一点微薄心意,我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薛成虎同志好学上进,靠顽强的毅力,自费学习拿到了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大专毕业文凭。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舍小家顾大家,牺牲自己的利益,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带领党员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大河欠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默默付出,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用实干和奉献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干部对党的忠诚。
(作者系互助县统计局干部、林川乡大河欠村第一书记)责任编辑:陈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