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辜负胡华老师的培育之恩

2021-09-14 06:31谢春涛
百年潮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刻苦钻研做学问博士生

谢春涛

胡华

今年12月16日胡华老师百年诞辰。我捧读刚刚出版的《生就是奋斗—胡华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不禁想起我在胡华老师身边就学时的难忘时光。我是胡老师生前带的博士生,1985年到1988年在人民大学学习过三年。可惜的是,离毕业还有半年时,胡华老师去世了。我在他的直接指导下学习了两年半的时间,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东西。今天我想结合文集的一些内容,更结合我当年的亲历谈几点我感受很深的东西。

第一点,胡老师刻苦钻研的态度。我刚入学就到了胡老师在筒子楼里的书房兼卧室与老师见面。我想,我们党史界很多同志都去过,印象非常深,堆满了书。我们三个同学如果一起去,坐的地方都紧张。胡老师常年就在这个房间里头做学问,那应该说是非常艰苦。我过去在不同场合跟有的同志谈过当年的印象,包括胡老师当年的一位老同事宋涛老师的印象,他住在另一房间。应该说,这两位资格很老、学问非常好,品行值得我们很多同志敬仰,他们当年就在这种条件之下做学问,而且做出了大学问。

1980年4月胡华(左)与陕北公学老校长、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成仿吾

我们知道,胡老师的生命历程非常短,他能够做学问的好的环境这段时间更短。“文化大革命”当中肯定是很难真正做学问的,“文化大革命”之前政治运动也不断,而且胡老师应该说也在过去的政治运动当中受过冲击。有的事我在他生前就从他那里了解到,有的事儿是事后才了解到,包括有的时候看文件无意当中了解到,他曾经在某些问题上受过冲击。我想,这样的经历,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还能有那么多的成果,当然不仅仅是文集已经刊出来的东西,还有一些没登出来的东西,我觉得作为这一辈的学者非常不容易。这就跟他刻苦钻研精神有关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时间并不长,但是出了很多东西。我们一翻文集就可以看到,很多成果是在这个时间里出的,范围非常广。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绝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成果。我们这些博士生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看到他在看东西、写东西,包括我们到医院看望他的时候,他还在看材料、在琢磨问题,还在审人物传稿。那应该说是非常感人的。在他转到上海治病之前,在北京的医院的时候,我们去看他,他还念念不忘我们的毕业论文。包括他跟其他同志谈话时,放不下的其中就有我们这几位博士生毕业论文的事儿。总之,他非常刻苦,否则绝不可能有这样巨大的成果。

第二点,我感受非常深的就是胡老师渊博的学识。应该说,胡老师作为党史学科的开创者之一,他在党史教学与研究的贡献我们大家都是高度认可的。他涉猎的范围非常广,写出东西很多,而且这些东西都很有价值。我记得,当年我曾经陪着他见过一些外国的学者。外国学者问他很多问题,他们往往都是做了认真的准备之后才提出来这些问题的。应该说,旁听问、答的过程对我来讲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就感觉到胡老师问不倒,问什么问题他都能解答出来,让对方、让我们感觉很有用。大家知道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这本书,那里面大量的史实、注释是来自对胡老师的采访。尤其是胡老师对民主革命时期历史,因为他这样的经历、他这样的资历,他亲历的东西,他接触的东西、他通过研究得到的东西,我想在当年的我们的党史工作者当中是很难得的。我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觉得学问如果做到这个份上,那真是令人敬仰。所以这一点印象非常深。

胡华主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1-50卷)

第三点,令人尊敬的師长之风。我是在“文化大革命”当中上的小学和中学。我记得上小学上中学的时候就参加大批判,包括也批所谓“反动学术权威”。当年我肯定没接触过任何的学术权威,但是后来有机会接触到胡老师这样的学术权威之后,不光发现不反动,而且这个“权威”还可亲可敬。我记得,最早接触胡老师大概是1979年的5月份,他到山东济南讲学,那年同时接触到的还有张静如老师。我在济南读大学刚刚第二个年头,有幸听了这些大家、名家的讲座,当时印象太深了,我对党史的兴趣,想搞党史的志愿应该说就跟这个有直接关系。当时觉得这些老师太有本事了,很多在我们看来很难的问题,而且是在拨乱反正过程中,这个难不光学术上难,甚至政治上都有风险的问题讲得让我们口服心服,所以那个时候特别希望日后如果能有机会跟着这位老师直接学习那就太好了。那后来,还真有幸考上了胡老师的博士生。虽然后来没有机会直接做张静如老师的博士生,但是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想,我从这些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说这些老师对年轻人、对学生非常好,我们只要是请教,那绝对诲人不倦,绝对不推托、不排斥,不光我们,包括别的是他学生的人、不是他学生的人,谁来找那都热情接待。我记得当年胡老师那个小房间可以说门庭若市,因为他这样的身份、这样的地位来找的学生很多,想做他的学生的很多,包括过去的老学生来找的也很多,包括采访的人、外国人也很多,那他基本上来者不拒,但是他自己还要做学问,那往往就要熬到深夜。

我们的论文从选题到提纲到该怎么写,他跟我们谈得很细,谈得很深,应该说我们受益匪浅。包括我们的幼稚、我们的无知,包括我们犯了点错误,胡老师对我们都很宽容,他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提携我们,从他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我觉得他绝对够得上是让我们尊敬的师长。我从做胡老师的学生开始,一直到现在,一直以是他的学生为荣、为傲。当年学到的很多东西,对今天,包括对以后,我想都长期适用。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会时时提醒我自己,要不断地努力,力求做出一点成绩,不辜负胡老师的培育之恩。

猜你喜欢
刻苦钻研做学问博士生
吴俊英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写散文从做学问开始
琴星风采
做学问与搞创作
我的班主任情结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刻苦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