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国锋
【摘 要】目的:探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的7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西医疗法,观察组联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腹水量积分和AST、A/G、ALT、TBIL水平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腹水量积分和AST、A/G、ALT、TBIL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腹水量积分和AST、A/G、ALT、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茯苓桂枝白术汤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有较为满意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腹水量积分;肝功能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主要是由于长期饮酒和病毒性肝炎等原因所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主要表现为黄疸、乏力和腹胀等;严重时会引起多种并发症[1]。常规西医是对于肝硬化腹水的主要疗法,但是因為此法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预后非常容易出现各种的不良反应,因而很难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的7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36岁~75岁,平均年龄(55.92±3.46)岁,腹围85cm~110cm,平均腹围(95.27±11.43) cm。对照组39例,男26例,女13例,年龄36岁~75岁,平均年龄(56.14±4.29)岁,腹围85cm~110cm,平均腹围(95.14±12.39)cm。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中肝炎病毒检查为阳性的均予以抗病毒治疗,对照组在此之上静脉滴注3A氨基酸250mL,每天1次;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1.8g,每天1次;口服呋塞米20mg以及螺内酯40mg,每天1次;静注维生素C针2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门冬氨酸钾镁针10mL,维生素B6针0.1g,每天1次。
观察组联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疗,组成为:桂枝15g,茯苓30g,甘草10g,白术30g;对于有明显兼阳虚者加干姜10g和熟附子10g;兼气虚的患者加党参15g;兼湿热重者加车前草15g和茵陈30g;兼阴虚者加干地黄15g、沙参15g和鳖甲15g。每天1剂,共服用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肝硬化腹水例患者的腹水量积分和肝功能:AST、A/G、ALT和TBIL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腹水量积分和AST、A/G和ALT、TBIL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腹水量积分和AST、A/G、ALT、TBI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腹水量积分和AST、A/G、ALT、TBI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腹水量积分和AST、A/G、ALT、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肝硬化是由于患者的肝脏出现大面积的实质病变,肝细胞逐渐坏死而导致发病。肝硬化的主要症状体征为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肝掌和蜘蛛痣等,严重者会发生腹水,也预示着患者的肝硬化进入了晚期[2]。目前主要采取保肝药物或采取支持治疗等,但常常无法产生明显的效果[3]。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肝硬化腹水是因为饮食不合理、情志刺激、虫毒感染和病后续发等因素导致,肝硬化腹水的病理实质为本虚标实,在治疗时需要遵守攻补兼施的原则[4]。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的组成主要为茯苓、甘草、桂枝和白术,其具有渗湿、温阳和健脾的效果。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中,白术燥湿健脾;茯苓淡渗利水,化饮降浊;甘草和中益气;桂枝温通脾阳。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腹水量积分和AST、A/G、ALT、TBI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腹水量积分和AST、A/G、ALT、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可以有效减轻腹水程度,改善肝功能。
综上所述,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有较为满意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燕,刘荣杰,林栋羚.改良后灌肠方法在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应用与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8):45.
[2] 马丽娜,郑霞,俞美定.个体化中医营养护理方案对肝硬化腹水伴营养不良患者肝功能,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148-151.
[3] 邢枫,李爽,张建军,等.特利加压素对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作用与效应特点观察[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9,27(12):982-988.
[4] 刘彦兴.脾虚血瘀水停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