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21-09-13 02:22骆艳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0期
关键词:短句松鼠习作

骆艳霞

新时代的教育,已由单纯追求知识获取、技能习得转向追求思维发展。语文阅读课堂,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地方。而采用比较阅读策略是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的比较阅读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放在一起,运用比较的思维方法,对比阅读,分辨其中的异同点,通过分析、概括、重组、综合等思维过程,实现知识的打通融合,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关联,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主题编排,同一单元主题的几篇课文往往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又有相对的“个性”。下面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教学为例,谈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策略的做法。

一、文本内容上的比较,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对内容相近的作品,通过对照阅读,可以得到新的思维视角,从而起到加深了解、彰显特点,举一反三的功效。如,《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用他朴素自然、充满浓郁“京味儿”的语言,将北京的春节习俗有详有略地道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老北京的春节习俗画卷,表现了节日的温馨与美好。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春节习俗。教学这一课,单单让学生停留在只是了解老舍笔下的北京春节习俗,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可以将课后“阅读链接”舒乙的《北京的春节》以及斯妤的《除夕》联系起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1.默读“阅读链接”,说说这两篇“阅读链接”介绍了哪个地区的哪些春节习俗?

2.比较阅读,小组合作探究:这些作家笔下的春节与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3.引导交流:说说你和文中老北京地区的孩子们过春节的活动有什么不同?

通过比较、交流,学生从中了解到不同地域的春节有着不同的风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春节的风俗也会有所变化,但是,不管有着怎样的差别和变化,春节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没有改变,关于春节的传统也会一直传承下去。最后,还可以推荐学生去读读其他名人笔下关于传统节日的内容,搜集不同地区节日的风俗,如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冯骥才的《花脸》、肖复兴的《花边饺》等文章,比较一下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这样学生获得的感悟就不是单一的,能帮助学生体会不同作者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思想情感,丰富他们的阅读积累和文化积累,提升阅读力,这样的比较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好方法。

二、表达技巧上的比较,领悟特殊的言语秘妙

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认为,“言语秘妙”乃是语文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秘妙”就文本而言,是指在那些看似平常的语言文字处,隐藏着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的独具匠心。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到了小学高年段,要善于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言语秘妙。如《桥》是小学语文六上册小说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篇小说语言形式独具匠心,课文的短句多,自然段也极为简短,五百多字的小说,竟分成了27个自然段。特殊的语言形式必然有特殊的表达意图。为了让学生能领悟作者的言语秘妙,笔者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1.出示短句,自由朗读,讨论交流:这些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村庄惊醒了。

他像一座山。

水,爬山了老汉的胸膛。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2.朗读以下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黎明的时候,天快亮了,下了一夜的雨突然变大了。像是直接从天上泼下来,倒下来一样。

通过比较阅读,讨论交流,学生发现这些句子都是短句,是一种急促、紧张的节奏,在朗读的时候会让人产生顿挫、紧迫之感。作者用这样的短句来表达至少有两个目的:

一是表现情况危急;二是体现出老汉的坚定果断,无可商量的嚴厉和威严。接着,笔者又通过将短句变成长句,让学生进行长短句的对比朗读,学生再次感受到在表现紧张、危急的情形下老汉的高大形象时,如果用长句来表达,表达的效果不如短句。

而环境、人物、情节是小说的三大要素,它们是一个整体,人物描写构成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在情节中完成塑造,情节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环境也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在《桥》这篇文章里,有很多描写雨、洪水和桥等环境的句子,笔者再次设计比较阅读的环节,让学生思考:如果删掉这些环境描写的句子,好不好。通过比较思辨,学生感受到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但交代清楚了事情的起因,而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把它们删掉,与原文所起到的效果相比,必定黯然失色,所以在阅读小说时要有意识地关注“环境、人物、情节”,这样才能达成教学的最终目标“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又如《太阳》《松鼠》是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两篇课文。尽管都是说明文,然而从说明方法、语言风格、文体特点等方面来看,两者又有很大的不同。可以列表格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学习。

接着,结合《松鼠》课后练习第二题的第一个例句,通过列表,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内容,对比读一读,思考例句和课文在介绍松鼠外形时在表达上有什么不一样?

在这一题中以第一个例句为例,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体会这句话是从松鼠的体形、身长、尾长、体重四个方面介绍松鼠的外形,采用客观严谨的数据,用词准确,让人觉得简介明晰;而课文则是从眼睛、四肢、尾巴等地方来介绍松鼠的,突出了松鼠的特点,语言形象生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最后,笔者采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继续体会第二、三个例句与课文相应内容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通过《太阳》与《松鼠》、《松鼠》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比较阅读,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原来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既可以平实,也可以活泼,还可以像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表述一样,简洁明了。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学生就能感受到在这个习作单元中,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对事物进行介绍说明,会产生不一样的表达效果,要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风格进行说明。从而提升学生的辨析思考力和比较阅读力。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 通过对比,学生才会有所发现。

三、叙事视角上的比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叙事能力是小学生写作的关键能力 。如何借助叙事的学习内容,习得叙事的基本方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习作叙事能力呢?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习作”是有梯度的。要从叙事的视角上进行比较阅读,了解每一册教材是如何安排这个教学梯度的。每次训练一个点,逐步连成一条线,整体上要注意能力培养的“螺旋式上升”逻辑。

如四上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单元的主题是“写一件事”,“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是写作的要求。在这個阶段安排整个小学“叙事”习作专题例文的时候,每一篇都有“写出事情”的不同形态呈现。教学时就可以围绕单元目标,将《麻雀》《爬天都峰》与两篇习作例文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现状,从而有更清晰的目标意识与行动动力。而在四年级上册八个单元的习作中,编者还安排了第五、六、八共3个单元继续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四上第五单元习作要求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分别写出“起因”“经过”“结果”。通过比较,我们知道这一写法不是在本单元“习作”里才提出的,在第16课《麻雀》课后思考题第一题就已经提出,接着,在“交流平台”第一个提示再次提醒。四上第六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习作重点指向分解游戏的“过程”。而这一点在第五单元的课文与例文里都有充分体现,第17课《爬天都峰》课后思考第二题专门安排了思考讨论,第五单元“交流平台”第三个提示再特别提醒“前—中—后”的过程。从这样的编排比较,就可以看出编者的编写意图,在教学时就要注意用好教材,从其他阅读单元中汲取“写法”,让学生定位好各人现有的水平,使学生的叙事能力得到螺旋上升,引领学生追求达到更高的能力水平。

“比较”是了解事物的一种方式,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通过比较方能得以凸显。因此,通过比较阅读,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多角度、多渠道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荣华.在统编语文教材比较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J].小学语文教师2020(05).

[2] 易伯福.浅谈在对比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J]. 新课程学习(中旬), 2015(2).

[3] 孙丽月.关注语言文字,破解表达密码[J]. 华夏教师, 2014(7):22-23.

猜你喜欢
短句松鼠习作
短句—副词+谓语
短句—谓语+宾语
短句(主语+谓语)
小松鼠
松鼠
松鼠
松鼠
习作展示
长句变短句方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