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不同民族历史发展及生存环境不同,苗族传统生育习俗的形成发展有其独特之处。研究主要从研究内容与方法使用两个层面对《黔东南苗族传统生育习俗》进行评介,旨在引起人们对少数民族地区民俗的关注。
【关键词】生育习俗;苗族;田野工作;黔东南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4-058-03
【本文著录格式】周兰芳.田野中的他者:读《黔东南苗族传统生育习俗》有感[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4):58-6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凯里学院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试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名称为《教育研究方法》(项目编号:FS201807)。
不同少数民族的生育习俗与其生存环境和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各有迥异。苗夷民族是古文化民族,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在黄河流域建立了九黎的国家。然而,苗族发展至今充满战争与坎坷,其人口数量曾在历史上多次锐减或几度遭灭族。由此,为了保证充足的战斗力和劳动力,苗族同胞非常重视子嗣延绵和人口的可持续增长。然而,在历史的发展动态中,苗族人们在生存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生育经验。人类的生育文化涵盖了两个相互联系的层面:一是新生命萌芽、孕育、诞生及其围绕这些环节而派生的文化现象;二是新生命出生后的养育长大及其派生出的文化性操作。[1]《黔东南苗族传统生育习俗》正是对苗族“生子”方面风俗习惯的详尽阐析,尽显居住于黔东南苗族侗族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地域苗族同胞养育习俗。
《黔东南苗族传统生育习俗》(以下简称为《黔》,见图1)由凯里学院李浩泉教授著成,并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于2020年12月出版。它是2014年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人类学视域下的苗族传统生育习俗调查研究”的重要成果,在后续凯里学院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苗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重点课题中得到延续和提升。从2014年到今,整个调研过程克服了语言、文化隔阂、经费不足等重重困难,使得该项目得以持续下来,着实可贵。本书整个框架构思缜密,共分为六章。虽然专著名称没有“教育”二字,但是通览全文,无论从理论或方法上,能体悟到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中浓浓“孕”与“育”之期待和恩情。
质言之,这是一本置于“教育人类学”交叉学科视域下来审视苗族“生育”习俗的著作,其方法、理论游刃于文中。教育人类学是由人类学与教育学的相互而形成的开放性综合学科。[2]前者是一门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注重人类群体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学习、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后者则是关注如何培养人类下一代问题的学科,同样具备传递知识文化之功用。毫无疑问,二者的内涵决定了该交叉性学科的有机结合之默契。生育意指个体生命的延续,血缘、亲情的联结,基因保持及种族繁衍。不同民族的生育文化则折射出不同人民对生命、人与自然、种族繁衍、环境与生命的认识。而这些认识代代相传,保证了不同民族的种族繁衍、儿童发展及其人类的多样化。[3]由此可见,将生育文化置于教育人类学视域下,可以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和解释。
一、融会贯通——苗族生育文化涵盖面之广
从逻辑框架亦或写作风格上讲,《黔》更倾向于民族学或人类学。全书总共六章(见图2),但每章下又有多个知识节点支撑,丰富详实。在第一章,作者阐述了黔东南州苗族传统生育习俗产生于文化生态系统。建立在美国新进化论者、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文化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上,作者将黔东南州苗族的来历与人口及分布、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纳入背景关照中,为正文的撰写做好铺垫。建立在黔东南州已有的生态背景下,《黔》围绕求子、孕子、产子及相关环节派生出来的各种风俗习惯逐一阐析。首先,路与桥、坟墓与房屋、南瓜与辣椒、古树巨石与神龛、栽花竹与领养以及菩萨、苗药、秧“毋”、雏燕都成为苗族同胞在婚后无子或无男孩(已有女孩)进行求子的重要途径或手段。在孕子的280天里中,如果要保证胎儿的安全健康,孕妇在衣食住行、言行举止等方面都要谨慎得体。在行为禁忌上,作者前后指出了28小点,如忌涉足婚庆场合、去木匠工作场所、过桥等;随后,作者分别从苗族孕妇服饰、言语、家人禁忌三方面阐述;最后,对于深居山林中的苗族同胞而言,一直沿用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保胎习俗,其中做派欧耐、烧蛋招魂、做硫在黔东南州是必须遵循的。再有,在产期习俗上,《黔》论述了产妇在预产期期间要多食芝麻、吃“催胎饭”和禁食鹅蛋及接生婆挂红;在坐月子期间也有一套传统的民族做法,比如专用餐具、食物、用具、服饰以及婴儿习浴、婆家习俗、满月酒等。不仅如此,《黔》还不留余力地阐述了生育跟婚姻习俗、建房习俗、节日习俗、纹饰习俗等休戚相关。在最后一章的结语中,作者不仅总结了苗族生育具有敬畏祖先生灵、民族认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重视胎儿和婴儿发育、道德教育五方面思想之教育价值,关键还提出了研究成果的学术与应用价值、社会影响和效益及其对策建议。由此可见,苗族遍布中国,以及美国、老挝、缅甸等其他国家,《黔》以贵州黔东南州为田野点,黔东南州苗族人口将近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人口数据,《黔》对苗族生育习俗进行了方方面面的阐述与分析,框架布局严谨、详略得当。尤其,通过一个个图文并茂的鲜活案例使一切民族传统习俗呈现于读者眼前。既让人沉思,又使人身临一个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民俗活动中。
二、群力田野,资料翔实
黔东南州苗族主要分布于凯里、黄平、剑河、从江、台江、丹寨、雷山、天柱、榕江,其中凯里市就占整个州苗族总人口的18.32%,所以研究所涉及的调查范围相当广。同时,黔东南州苗族因历史等原因被分为不同支系,这也注定了其民族文化习俗各具特色。因此,研究只能遵守各个分支族群的历史发展和生态环境,从实地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这是一个繁琐而浩大的工程,需要一个具有学科背景、专业素养、指挥协调能力的导师型教师。李浩泉教授博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深谙历史学理论与方法;硕士阶段主要从事学前教育方面的研究,拥有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他虽非黔东南州本地人,但硕博毕业后一直在黔东南州高校工作,服务于民族地区教育。正如他所说:一方面因为他从事的是学前教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欲了解孩子从出生抑或尚未出生以前,其所处环境对胎儿及其后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外来的“他者”,来到苗族腹地生活工作,其好奇欲促使自己想了解苗族独特的生育文化及其与汉族相关文化的差异;再加上,通过文献阅读与梳理,他发现大量苗族生育习俗资料都散见于有关苗族习俗文化中,缺乏系统性。持着这样的心境和信念,他先后通过成功申报贵州省哲社课题和校重点课题来支持该选题的开展。然而,“众人拾柴火焰高”,光靠一人之力是很难完成这项工作。李浩泉教授带领他指导的三届毕业论文学生,建立在他们对自己家乡热爱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他们“本地人”的身份优势,不畏烈日酷暑、无惧凌冽寒风,走村串寨,通过观察和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教育研究方法》是高校相关教育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学生们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地调查,无疑是对本科阶段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寶贵经验。当然,这些丰硕成果也得力于苗族民众,尤其是妇女、寨老、理老、巫师、鬼师、接生婆等无偿地支持,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三、批判反思,以古制今
于一本专著而言,读者除了对正文的关注,更感兴趣于“前言”与“后记”。《黔》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批判民族志的精神,一开始就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话语。也就说,“我们的研究不仅仅是研究者的话语,还要呈现、解釋被研究者的话语。主客位的方法强调,读者有权利知道,对同样一件事情,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各自有的观点,这不仅仅是一种田野研究方法,还是一种文本撰写方式。”[4]研究者在前言部分开宗明义地呈现自己身份——非土生土长的苗族人(不通苗语),为此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带着猎奇的心态对当地苗族的养育习俗产生探究欲。与此同时,他还告知了这项研究课题的研究始终,得到的课题资助,以及主要参与的学生成员。这些貌似不太起眼的家常话语,却成为读者思考的引子。当每每读到一个情境性很强的田野场景或是困惑驻足不前的时候,读者会从研究者的角度、从参与者的角度来审视问题。
除此,当作者周详缕析地将黔东南州苗族民俗文化展现于读者眼前,想必秉持着“以古制今”的精神,因为很多地方明显“违背现代科学原理”。但是,必须坚信一点,“无论是无数、还是科学,都为那些想要深入了解事物的起因,认识宇宙奥秘的人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那些强调‘巫术必然是是荒谬和无益的,这类的说辞其实完全不用理会。”[5]换言之,巫术只是错误地认识了控制规律的程序性质,但是它对当时的人们而言体现的却是人们对知识的追求。仅就笔者而言,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假苗人”(不会苗语、不懂民风风俗)、习惯性地生活于当地,通过阅读,知晓了生活中的一些类似“迷信”(以前认为)的做法,弄清楚了潜藏于其中的道理。那么,笔者坚信,这本专著对在民族地区的工作者而言,无论在公务、事业编制或高校中,定会发挥普及当地苗族生育习俗知识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黔东南苗族传统生育习俗》是近年来一本有关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习俗的教育人类学力作。该著作主题鲜明、全面铺开,详细地阐述了具有苗族特色的“生育”习俗。所涉及的细节涵盖面之广,这是相关研究领域难以超越的。而这离不开团队小组在田野的辛勤耕耘和亲力合作,为后续的田野作品提供参见。
参考文献:
[1]郑晓江.生育的禁忌与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2.
[2]滕星.教育人类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3.
[3]李珊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沾益炎方苗族教育人类学解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4]滕星等.书斋与田野——滕星教育人类学访谈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43.
[5][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金枝[M].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55.
作者简介:周兰芳(1981-),女,贵州凯里,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民族学以及教育人类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