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萍
摘 要:近几年来,国家对“三农”工作越来越重视,张家川县也抢抓机遇,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农民在作物种植上转变观念,积极大胆地应用推广的新技术和新品种。在玉米种植方面推广新品种,加大种植面积,玉米的产量和病虫害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一旦发生病虫害,玉米的产量很可能会大幅度降低。为此,笔者针对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玉米在农业发展中则占据着非常主要的位置,张家川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玉米,根据张家川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玉米种植产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资源优势,为了保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就必须加强对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的分析,以此在提高玉米栽培技术水平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病虫害的出现。
1.1 玉米种子的选择
玉米属于喜温作物,在温度较低或雨水较多时播种会影响出苗率和正常生长,所以玉米种子的选择直接关系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该根据本地的自然情况和玉米品种种植的需求条件等进行选择,选择具有较强适应力、抗旱性、抗寒性、耐碱性、颗粒较为饱满和抗病虫害的品种,如延科系列、先玉系列、豫玉22号为首选。
1.2 处理玉米种子的技术
在选择完玉米品种后,就需要对玉米种子加以科学的处理,如晾晒、搅拌等,以此保证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和抗病虫害能力。在晾晒玉米种子过程中,应该将风速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并选择在晴朗天气晾晒,通常晾晒2~3小时,晾晒的同时还需要定时对种子进行搅拌。
1.3 科学施肥
玉米幼苗时期对养分的需求相对较少,仅是整个生长过程的1/4。这时只需要适量喷施氮肥便可以抑制病虫害并促进幼苗的生长,春季种植玉米,玉米对氮、磷、钾元素需求的比例大约为1∶0.3∶0.5。
在栽培玉米种子时,株距应该控制在24~26公分,每亩植株数应该控制在3500~3800株,底肥应该将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在一起使用,也就是每亩使用1000~1500千克的腐熟农家肥、40千克的复合肥、5~7千克的硫酸钾、20千克的尿素和2千克的硫酸锌。另外,干旱少雨地带,应该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可以将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所有降雨都收集起来,以此解决干旱问题,保证玉米的正常出苗,还可以降低土壤中水分的无效蒸发,确保玉米在生育期内有足够的水分供应。
2.1 物理防治玉米病虫害
物理防治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物理的方式对玉米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这一方法的使用通常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例如利用粘虫板诱杀害虫,利用人工的方式直接捕杀害虫,在耕种前对耕地进行深耕、深松可以杀死部分虫卵和病原体,虽然这些方法可以防治一些玉米病虫害,但是所获得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并且很难彻底消灭病虫害。
2.2 化学防治玉米病虫害
化学防治就是使用一些化学药物防治玉米的病虫害。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常见病虫害有茎腐病、玉米蚜病、玉米螟、蛴螬等。在进行玉米播種前,使用相应的农药将玉米种子进行浸泡处理或者在种子的表面喷洒相应的农药,并进行搅拌,以此保证农药喷洒的均匀性,提高玉米种子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防治玉米蚜病的主要方法就是将乐果乳油稀释,然后在田间进行喷洒。茎腐病发病严重地块用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叶面喷施。总之,一定要结合病虫害防治的具体需求选择使用不同化学药物,及时防治,科学管理。
综上所述,若想保障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就必须加强科学栽培技术的使用,科学选种、科学处理种子、科学施肥,并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研究,从而更加有效地防治玉米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