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竞草
为了爱情,小妹远嫁他乡,回次娘家,特别不容易,开车要花两天多时间。自从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她便很少回来,平时都是靠电话和网络视频与母亲保持联系,通报近况,倾诉思乡之情。
去年,怀了二宝的小妹,思乡之情愈发浓烈,索性一咬牙,狠心暂时丢下丈夫和11岁的大宝,独自坐高铁,再转汽车回到了娘家,和母亲在一起待了半个月。
我和母亲住一起,因此能知道她们母女相处时的情形。那些日子,小妹几乎成了母亲的影子、小尾巴、跟屁虫,母亲到哪,她寸步不离地跟到哪:母亲去山上打柴,她去;母亲去菜园里摘菜,她去;母亲去池塘边洗衣,她去;母亲去田里干活,她去;母亲去街上赶集,她更去……
在家时,小妹也不闲着,鼓动母亲给她做儿时爱吃的各种美食,自己则在一旁打下手,什么葛粉圆子、韭菜盒子、面汤条子,还要包粽子、炸薯条、蒸粉丝……忙得不亦乐乎。
每晚,小妹都要和母亲睡在同一张床上。有时,早上醒来后的小妹,发现母亲不在身边,便焦急地问我,妈去哪了?一定要看到、尋到母亲才安心。
我便笑话她:30多岁的人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一样,那么黏妈妈?其实,我更多的是担心小妹跟着母亲跑来跑去,会影响腹中胎儿的健康,毕竟是在乡下,路不好,她有孕在身,摔倒出意外就不好了。
可小妹的回应却有些出乎我意料,她说:“哥,你天天跟妈在一起,可能不觉得母亲有什么好稀罕的,一个老太婆而已。可我这一年,也只有十几天能跟她在一起,我得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呀,所以时时都想在母亲的身边……”
“远嫁的女儿,其实是没有娘的。”小妹低头轻声地说,“再多的电话、再多的视频,也抵不上一个伸手就能摸到的妈妈呀。”
我鼻子一酸,差点流泪。半个月的时光转眼即逝,小妹要回去了,我们都深知,生了二孩后,小妹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再回来了,而母亲在一天天地变老,母女的下一次再聚,不知在何时。好在,小妹还能感受到母亲的温暖,她带走了不少母亲给她准备的土特产,但愿它们能在小妹想家时,帮她稀释乡愁。(摘自《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