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纳伊姆宣布,塔利班武装人员已进入并控制了首都喀布尔。但随着美军撤离、阿富汗总统离开、塔利班迟迟未成立新政府,许多地方仍有冲突,局势不稳,引发全球关注。
阿富汗处于“无政府状态”
当前阿富汗正处于事实上的“无政府状态”。
政府:谁在领导?谁将领导?
阿富汗塔利班进入喀布尔的同一天,总统加尼离开阿富汗,阿富汗政府基本已停止运转。而塔利班迄今未宣布成立新政府,也没有公布新的国家元首。
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8月17日在喀布尔说,塔利班计划在阿富汗组建一个包容性政府。就政府的具体组织形式,塔利班还没有明确解释。塔利班领导人哈希米8月1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他们可能会组建一个委员会来管理阿富汗,这个委员会将在塔利班最高领导人阿洪扎达的领导之下工作。哈希米还说,阿洪扎达是塔利班的宗教领袖和政治领袖,但不会担任类似总统的职务,他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该职务将另择人选。
民众:安全是唯一重要诉求
“对我来说,只有安全是唯一重要的诉求。”喀布尔街头一间小店的店主奥马尔说。这话道出了当下许多阿富汗民众的心声。
目前,喀布尔的社会秩序正在逐步恢复。在市区重要地点,大量手持武器的塔利班武装人员或乘车或步行上街巡查,维护治安。塔利班警告,对任何犯罪行为都将严厉打击。原政府机构自8月15日起不再正常运转,银行大门紧闭,大部分大型超市未能正常营业,停电还是家常便饭。不过,很多社区内的小商店和小市场已逐步开始营业。
国际社会:呼吁和平与稳定
阿富汗政局突变,不仅对阿富汗民众影响深远,也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
美军联合参谋部官员汉克·泰勒8月19日在国防部记者会上说,自本月14日撤离行动开始起,共计有约7000人撤离。美方正尽全力在8月31日期限内完成人员撤离任务。如需改变期限,美军将与塔利班再次进行对话。
七国集团外长及欧盟高级代表8月19日举行视频会议,讨论阿富汗局势。会议主席、英国外交大臣拉布会后发表声明说,阿富汗局势需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和应对,不能让阿富汗重新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8月19日发表声明说,普京与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当天讨论了阿富汗问题,强调要避免在阿富汗发生人道主义灾难,应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阿富汗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8月19日表示,中方鼓励并希望阿富汗塔利班将其积极表态落到实处。“阿富汗国内积累了诸多矛盾,美国又留下了大量难题,和平重建的进程难以一帆风顺。”华春莹说,在此过程中,国际社会应共同鼓励和支持阿富汗各党派、各民族团结合作,翻开阿富汗历史的新篇章。(据新华社8.20)
20年,塔利班改变了多少
阿富汗政局8月15日“变天”以来,塔利班表现出的“灵活度”和“包容性”正加快国际社会对其重新认知的节奏。
经济来源变多样。英媒认为2021年的塔利班远比它在1994年成为内战主要派别之一时更强大、更富有。那时的塔利班有沙特出资,而如今的塔利班已拥有复杂的金融网络和税收系统。
领导层视野变开阔。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认为,从目前塔利班高层的表现看,视野显得更开阔,给外界留下“能打也能谈”的印象。当看到特朗普政府在阿富汗有加速撤出之意时,塔利班高层与美国达成《多哈协议》,此后还向华盛顿不断发出“缓和”信号,表示愿意遵守和平协议。
谈判方式变灵活。在对外交往方面,塔利班的谈判方式更趋灵活,媒体公关技巧更是今非昔比。近几年,塔利班设在多哈的机构曝光率越来越高,无论是在与美国及喀布尔政府和谈,还是处理同俄罗斯、伊朗等国之间的恩怨,抑或积极寻求穆斯林国家支持等方面,该机构在塔利班对外交往领域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教合一”不变。塔利班“政教合一”的核心理念没有变。分析人士认为,阿富汗是一个种族和部落文化占主体、民族关系极其复杂的松散政治集群,族群矛盾对该国局势影响很大。据报道,塔利班已开始与前总统卡尔扎伊、民族和解高级委员会主席阿卜杜拉建立协调委员会,商讨和平进程与未来政治组成架构。
(摘自《环球时报》8.19)
阿富汗败局引西方多重反思
阿富汗局势一夜突变不仅给阿富汗人带来巨大影响,也让美国及其西方盟国舆论陷入深刻反思。
军事干预政策失败。20年来,美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终却换得个美军仓皇撤离、塔利班重夺政权的结局。一些西方专家坦言,美国的军事干涉政策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英国《卫报》专栏作家波莉·汤因比认为,阿富汗战争的结局再次将西方的傲慢和自大暴露无遗,“西方国家以为它们可以利用军事力量将阿富汗变成一个稳定的民主国家,这样的荒诞幻想到此结束”。日本军事记者田冈俊次在日本《钻石》周刊发文质疑:美国攻打阿富汗真的从一开始就是“正义”的吗?
美国盟主不再可靠。为了自己能早日从阿富汗的战争泥潭中脱身,美国抛弃了自己长期以来扶持的阿富汗政府。这一幕让美国的西方盟友寒心。西方舆论纷纷质疑美国作为盟主的地位和作用,指出美国已经靠不住了。英国《独立报》记者帕特里克·科伯恩近日在专栏文章中写道,阿富汗的败局再次证明“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时代即将结束”。
民主不能强加于人。美国入侵阿富汗后将西方价值观和政治制度移植到阿富汗,建立起一套西方式的选举制度和政治框架。但阿富汗政府的最终垮台表明这一做法并不成功。一些西方专家开始反思西方国家长期以来不顾各国实际情况强行推广西式民主的做法。德国反恐专家罗尔夫·托普霍芬说,西方政客从来没有了解过阿富汗这个国家,并不关心阿富汗人的想法。简单地把西方价值观套用在阿富汗,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据新华社8.19)
贫困、饥荒、疫情——塔利班面临多重难题
当地时间8月19日,塔利班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这个政府必须面对该国严重的干旱、饥饿、疫情和贫困等问题。
挑战1:国际储备资产遭冻结
世界银行官网对阿富汗截至2020年的经济情况的总體评估称,阿富汗的经济十分脆弱,政府约75%的公共支出资金来源于国际援助。近日一系列针对塔利班的经济制裁,可能令阿富汗经济问题雪上加霜。
据《纽约时报》报道,阿富汗中央银行90亿美元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约70亿美元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拜登政府已经冻结了这部分资金。美国《西雅图时报》称,去年11月,全球60多个国家曾与阿富汗政府达成协议,在之后四年时间内向阿富汗提供12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近日,德国和欧盟都表示,可能不会向塔利班控制的阿富汗提供这笔资金。
挑战2:1400万人面临严重饥饿
“阿富汗有1400万人面临严重饥饿。”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阿富汗的负责人玛丽·艾伦·麦克格罗蒂表示,目前阿富汗严重的干旱,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多种因素使得阿富汗本已严峻的粮食短缺问题可能演变成一场灾难。
国际组织救助儿童会8月18日发表声明称,阿富汗的儿童可能会面临严重的饥荒,在塔利班接管后,该国际组织已经暂停了援助工作。该组织在声明中表示,“预计今年阿富汗5岁以下儿童中,有一半将严重营养不良,需要专门治疗才能存活。”
挑战3:防疫状况堪忧
英国《独立报》报道,8月15日塔利班接管喀布尔后,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许多阿富汗人都在几天前逃亡到这座城市,目前这里报告的新增确诊病例正在增加,弱势群体正处于疫情暴发风险之下。世界卫生组织东地中海区域办事处主任艾哈迈德·曼达里发表声明称,此前曾计划派遣一支医疗服务小组前往阿富汗,但由于当地安全局势突变,这一计划被搁置。
有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阿富汗累计确诊病例达152363例,死亡病例达7043例。目前,阿富汗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人口只有0.58%。
(摘自《新京报》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