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依宁
8月18日凌晨,里程LEGACY发布声明称,14日晚飞跃力工作坊中学员魏萌在课室意外晕倒,经两天全力救治后,于16日晚由朝阳医院急诊部宣布医治无效。因此里程LEGACY的北京与深圳分部都已暂停运行,北京地区工作人员正在处理相关事宜。当越来越多亲历者的故事被报道之后,不禁让人好奇,这家里程LEGACY公司究竟有何来头?如何对类似的机构进行有效监管?
既是导师也是股东
里程LEGACY的一些课程设置起源于美国,扩散于香港,与在90年代末传入内地的“教练技术”培训类似。后者本为一种心理成长发展类培训,后因对学员的不当心理干预被外界形容为“精神控制”“精神传销”。
研究教練技术多年的赵青(化名)对记者说,从事类似课程的培训机构在国内不计其数。
在金融业发达、商业竞争激烈的香港,许多人认为可通过此类课程提升口才并扩大人脉。生命动力、亚洲行、愿景村以及里程LEGACY等都是类似的机构。但这些机构在香港发展30余年一直争议不断。
里程LEGACY官网显示,公司于2000年在香港成立,先后在2001年、2003年、2007年相继成立了台北、深圳和北京培训中心。
里程LEGACY培训有限公司的周年报显示,其业务性质仅一项:提供培训服务。截至2020年,公司股东为孔伟良、刘杞民、黄亮远,持股份额分别为49%、40%和11%。
这三位股东均是里程LEGACY培训有限公司的“主讲人”,也称作导师。其中,持股最多的孔伟良任董事,刘杞民任公司行政总裁,黄亮远则是台湾中心创办人之一。
官网资料显示,孔伟良自2000年里程LEGACY创建时就担任培训中心导师,入行20余年,声称教过的毕业生超5万人。
天眼查App显示,里程LEGACY的北京运营公司“北京诚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孟欢,公司由其100%控股,注册资本为10万元;而诚泉深圳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黄莉莉。
漏斗式吸金术
赵青在2006年就完整上过教练技术课程,并做过助教,但他后来站到了对立面,开始从事反教练技术的科普。
赵青说,相对里程LEGACY,国内许多教练技术培训机构都是小公司,需要外聘导师,成本高昂,“一个普通导师一天要1万元,资历深的高达2万元。”不过,诚泉(里程LEGACY在北京和深圳的公司)这类导师自己当老板的公司则不同,“盈利应该很可观。”
里程LEGACY的核心课程分为三阶段:自觉力(9800元)、飞跃力(16500元)和里程(16000元)。三个阶段具有连续性。第一阶段价格最低,人数最多,据记者综合统计,里程LEGACY北京的自觉力课程基本每月一期,人数在70~120人。到第二、第三阶段,由于课程价格偏高,续报率会逐段降低。
赵青也表示,三阶段教练技术课程的学员数量呈漏斗型递减。他大致算了一笔账,像诚泉这样一阶段就能召集100人上课的,大概有20%~30%的净利润率。
据他估计,按每月自觉力只开一班算,营收就近百万,净利润最高约30万元。再加上飞跃力、里程等课程,如果按照每月 每班20人计算,单里程LEGACY北京公司的单月收入就将超过500万元。据里程LEGACY官网介绍,每年有超过1000人参与其课程,假设只参与了第一阶段课,那么每年至少有千万收入。
里程LEGACY采用拉人头的“感召”模式,学员源源不断地涌入。线上课也是其扩大影响力的手段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里程LEGACY的4名导师游走在香港、台北、北京、深圳四地授课,培训之外的“杂事”,像灯光、音乐、物资等,则交由“免费劳动力”——教练和助教负责。教练和助教都是自愿回来帮忙的毕业学员,没有报酬,但有机会被培养成讲师。这意味着,学员很可能承担着免费的“销售人员”和“后勤人员”的双重工作。
复制,扩散,再裂变
一位叫黄荣华的加拿大籍女性,于1995年和1997年先后在香港和内地成立“汇才”公司,并改良了生命动力的课程,形成一套“汇才版本”的课程套路,是国内教练技术的“鼻祖”。
到2007年,汇才公司却突然“蒸发”。《东方早报》披露的原因是因“严重非法行为”。公司没了,但汇才的学徒却在国内“遍地开花”。不少汇才员工、上过汇才课程的学员都开始自立门户。有经营者表示,因为类似课程套路很像,“只要能招来三四个学员,就能开班。”发展十余年,这套商业模式已经相当成熟。
赵青也证实了这一说法。这个行业的导师有师傅带出来的,但90%以上是自学的。这也是很多学员毕业后愿意免费做教练、助教的原因,方便“偷师学艺”。一位上完里程LEGACY课程的学员表示,他现在自己做起了其他培训,一天的出场费至少2万元。
低门槛和商业利益驱使下,已经让教练技术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商业模式,一大批中小公司和个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复制,从而裂变出更多的教练技术从业者。
在国内盛行20多年来,教练技术培训曾遭受过两次较大的打击。但这并没有让教练技术课彻底消失,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难以定义这类课程的性质。许多机构一般对外宣称提供“商务会议”。另外,这类公司注册资本一般都不高,存在“跑路”后换个马甲继续经营的可能。
至于该如何对教练技术培训定性,这类公司是否合法合规经营,这些问题都亟待相关监管部门进一步查明和确认。
(据界面新闻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