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懿萌
援藏31年,叶如陵走过西藏40多个县,为西藏最大的医院填补了神经外科的空白,促成了一批又一批医生进藏支援。退休后,他回到北京,在社区中为居民义诊,一做又是20年。叶如陵今年已经81岁了,他说,“只想做一辈子志愿者。”
“学生满西藏,这让我很骄傲”
1970年1月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的23名医护人员,应周恩来总理“最高学府也要支援边疆”的嘱托踏上了进藏之路。叶如陵和新婚3个月的妻子张玉凤也在其中。叶如陵和妻子被分配到了距拉萨近千公里的昌都类乌齐县马查拉煤矿工作。煤矿生活区海拔4800米,只有木板房,因为缺氧,叶如陵的眼睛充血、嘴唇青紫。他患上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这种病会导致血液黏稠,容易发生血管梗阻。每天采矿时,叶如陵还要跟着煤矿工人一起上到海拔5240米的矿区为他们看病。
在煤矿工作三年后,叶如陵本有机会调回北京,西藏卫生厅的领导找他谈话,想让他留下来。“当时像我们这样的医生,北京太多,而西藏太少,他们需要我们。”
1973年,叶如陵夫妻被调回拉萨,分配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这个当时西藏最大的医院,在叶如陵看来,也只能达到县医院的水平。病患中,青藏公路通车后增多的车祸脑外伤患者占了很大部分,但由于没有神经外科医生,脑外伤死亡率很高。1975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院长推荐叶如陵前往上海瑞金医院进修一年。1976年,进修结束时,有机会留在上海,但叶如陵又一次拒绝了,“如果学成没有回藏,我这一辈子心里都过不去。”叶如陵回到西藏人民醫院,创建了神经外科。
1980年7月31日晚,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接收了一个严重撕脱伤的病人。18岁的张晓萍在发电厂工作,头发被卷进机床,连带着整个头皮被撕掉,右眼和右耳都被撕裂伤。张晓萍醒来后第一眼见到的就是叶如陵。在长达半年的治疗中,张晓萍几乎每月都要做一次植皮手术,叶如陵就每天站在旁边为她换药。后来张晓萍被转到上海的医院继续治疗。每个月,她都会收到叶如陵的来信,信中她的叶叔叔会问她治疗的情况,家里有没有困难。如果太长时间没有收到回复,叶如陵还会向她所在的医院或宾馆发一封电报。
在西藏的31年间,叶如陵救过无数个“张晓萍”,或坐医疗车或骑马走过了西藏70多个县中的一多半。他也收获了藏民的感激和尊敬。
1984年,叶如陵成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在他的努力下,中国医学科学院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签订了10年的对口支援协议,结束后又进行了续签。
在叶如陵和一批批援藏医生的建设下,1998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成为西藏唯一一个三级甲等医院。叶如陵先后被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和西藏大学医学专科学校聘为兼职教授,“我的学生满西藏,这让我很骄傲。”
2000年10月,60岁的叶如陵退休了。离开的时候,西藏与他来的时候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区有叶医生,是福气”
退休后的叶如陵回到北京,多家医院听闻后向他抛来橄榄枝。他记得有个医院说:“只要把您的国务院特殊津贴证书挂医院墙上,我们给您开高薪!”叶如陵一一婉拒了。
2001年冬天,叶如陵因为长期在高原生活回到北京后出现了“低山反应”,每天需要适度锻炼。有几天,他没出门锻炼,再出门的时候遇到一个老人跟他说,“我听说你是医生,在这里等你两天了。”
叶如陵给他看了诊,告诉他高血压要服药控制,从那之后他开始义务为社区居民看病,家里的电话成了社区的“热线电话”,他还时不时去空巢老人家中探望、上门看病。
2007年,朝阳区红十字会在西坝河西里社区设置一个志愿服务点位,并给社区赠送了一台医用房车,叶如陵就此成立了“红十字博爱小屋”,将看诊的地点固定了下来。
2019年,社区所在的香河园街道将经年失修还有点漏雨的房车更换,在原址盖了一间小屋,每年给予“爱心小屋”2万元活动经费。
2011年,叶如陵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却想为大家再多做点事。
在社区志愿服务20年,叶如陵没有拿过社区一分钱。他说“作为一个80多岁的人,别人还需要你,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据新京报官微9.5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