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
摘 要:当现代艺术学科强调理论作为独立的知识生产后,如何在艺术学理论学科内部形成自身的话语体系仍待学界不断深耕。在此背景下,学术新著《新编艺术原理》提出艺术原理研究范式的革新,跳脱单向的审美研究思维,注重理论的经验载体,通过分析和综合各个门类艺术实践,建构了以艺术创作为核心的艺术原理论证框架。此书兼具理论开拓的智慧与学科发展的视角,既注重继承中国传统艺术文脉,又辩证地纳入西方艺术理论,并转换为生动的当代理论话语,体现了显明的学科意识,展现了当代艺术学理论的中国经验探索成果。
关键词:《新编艺术原理》;传统艺术文脉;艺术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21)04-0022-05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1.04.005
自20世纪上半叶起,以宗白华、马采等为代表的学者即开始提倡在中国建立艺术学。1994年,张道一先生在《艺术学研究》发刊词《应该建立“艺术学”》中指出,艺术领域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出现了艺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不平衡问题。需要在艺术的各部门研究的基础上着手进行综合的研究,探讨其共性。1996年,艺术学被设置为独立的二级学科。2011年,艺术学二级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并正式定名为“艺术学理论”。
从升级为一级学科至今的10年时间里,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定位与方法仍是学界不断探讨的问题。学界的一个共识是,艺术学理论的学科价值体现在其视角的特殊性,“艺术学理论学科正是要从宏观上来看艺术家族或艺术世界的特点,如果这些特点无法看清楚,也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恰是因为‘身在此山中。而针对各个艺术门类的研究就是‘身在此山中,这些研究把‘此山——即具体的某个艺术门类看得很清楚,但因缺乏宏观角度,而看不清‘此山与‘彼山之间的关联。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就是要在看清‘此山的基础上,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看清 ‘此山与‘彼山之间的区别与联系。”[1]
一个学科的成熟意味着它具有能架构该学科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命题。艺术学当下最紧迫的任务是在学科内部形成自身的学科话语体系。“当前可资利用的资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国艺术传统中去抽取和提炼出能转换到当下艺术学学科建设中来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命题。虽然很多学者对中国传统的艺术理论研究渊博精深,但如果不能转换到当代来阐释当代的艺术,这种研究对于艺术学理论的构建意义不大。二是从中国和外国当代艺术活动中提炼具有一定高度的理论概念和范畴,以形成艺术学的理论话语。”[2]
在这一学科背景下,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姜耕玉教授与刘剑教授的学术新著《新编艺术原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立足中国艺术传统精神,广汲外国艺术理论成果,是一本贯穿世界艺术史,又通达各门类艺术的理论力作。这本书源自于姜耕玉教授在东南大学主讲的博士生课程《艺术原理》讲义,他大胆创新,打破原有教材体系,经过几轮沉淀,终于十年磨一剑成书出版,以飨读者。
艺术原理属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二级学科方向。所谓“原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相对而言,艺术原理的归纳提炼就颇具难度。首先,诸如几何比例、色彩搭配、节奏疏密、情感线条等能够成为指导实践的技艺标准,但真正的艺术境界的达成却又总不等于这些标准,艺术从不是可以计算的公式。再则,艺术的发生是一个创造与接受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艺术离不开审美,以及罗兰·巴特所谓指向读者的偶然“刺点”,同样不容忽视的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毋容置疑,无论是叶燮诗史之温柔敦厚,还是达·芬奇的镜中之物,都离不开创造的天真机趣。但是,艺术创造过程往往难以言说,被比喻为“神来之笔”或“上帝的抚摸”,从而被一笔带过,成为艺术研究的灰色地带。
艺术原理研究需要理论开拓的魄力,并建基于理论家某种独立完整的艺术观念。1938年,英国哲学家R.G.科林伍德出版《艺术原理》(The Principles of Art)一书,提出真正的艺术是想象性活动,或总体想象性经验。从理论上探讨了感觉、意识、想象、情感、思维和语言等现象。总体上说,科林伍德放弃了西方古典美学“艺术模仿自然”的内核,开拓了自成体系的艺术理论。
《新编艺术原理》亦体现了作者的学术魄力。该书的封面设计透露了作者的内心图景。封面集合了当代黑白数码艺术与一幅瓦西里·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作品。数码艺术的明暗对比强烈,抽象肌理的纹路迂回,似山河陡峭的地理景观,又似人类大脑回路,成为艺术理论的抽象隐喻。下方镶嵌的绘画的作者康定斯基是20世纪著名画家,曾于1912年撰写了轰动整个现代派世界的《论艺术中的精神》一书,探讨了现代艺术的形式与情感的本质,他曾说:只有凭借感情,艺术家和观众才能共同向前。康定斯基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前德國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形式导师”,不同于传统艺术学院因袭前人式的教学方法,包豪斯的形式导师要带领学生 “以一种无偏颇的好奇心”重新认识世界,发现“人类感知的生物学事实”(Biological facts of human perception),寻找规律,形成科学的理论。可以说,这是20世纪的一次关于艺术理论观念的革新,也是《新编艺术原理》一书作者提出的艺术原理研究范式的革新,即从单向的审美的研究思维中跳脱出来。
《新编艺术原理》将艺术原理研究牢牢地定位于艺术学学科属性,理论建构的前提是艺术学与美学研究的差异性。从学科史上来看,美学是作为一门哲学学科而发展的,它运用了哲学知识体系中所制定的方式、方法和范畴;艺术学则是作为一门经验学科而发展的,它建立在分析和总结艺术的各种具体事实的基础上。宗白华先生曾对美学与艺术学二者做过区分:“美学是研究‘美的学问,艺术是创造‘美的技能……艺术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3]6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学具有不同于美学的自身特点,艺术的关系是对感觉形象创造中经验构成的关系,而美的关系是对感觉形象的快与不快的感情关系,艺术学与美学之间研究的方向、目的、要求及其涉入的对象与侧重点都有所不同。
作者指出,长期以来,艺术原理研究被艺术美学所遮蔽,原因在于艺术原理研究忽视或排斥艺术创造中感觉经验的作用,从而“造成对艺术创造过程的揭秘不够,阐释不力,很少涉入经验的直觉思维,往往以一般的理论概括或美学判断,代替复杂微妙的直觉思维的经验性描述,致使艺术原理性研究仍停留在一般概念的、与美学相通的认识层面。” [3]7-8“艺术学不是以美为研究目标,它要超越艺术欣赏的层面,直逼艺术本身,旨在研究艺术的原创,揭示和解密艺术创造过程。如果艺术学研究滞留在美的层面,势必会让美的研究遮蔽和代替艺术创构的本体性研究。因此说美学家不能向前走的地方,艺术理论家可以抵达。” [3]6-7
《新编艺术原理》的亮点,是以艺术形象创造为原点,注重艺术创造的思想和经验,切入艺术创造及构成的原本性研究。作者认为,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活动,艺术活动的核心是艺术创作,围绕艺术创作这个中心,形成了艺术原理的理论架构。在艺术创造中,虽然涉及美的因素,但它包含在直觉经验之中,只是作为形象构成美的元素而存在,这时,美仅仅是作为不周延的宾词,包含于艺术之中。艺术形象一旦诞生,美就成了周延的主词,与艺术构成交叉关系。艺术创造原理是以结实饱满的形象创造为对象,艺术美仅是从形象中获得的一个概念。整本书抓住艺术创作这个中心,将美学对艺术的研究再跟进一步去研究艺术创作活动,把握艺术家与世界、艺术家与文本、文本与受众这几个扇面。从而与以往以文艺学和美学路径进入艺术原理的书写拉开一定距离,这也是标题“新编”二字的核心所在,体现了这本新著的学科意识。
作者在开篇表达了其艺术学理论建构的目标:“艺术原理不同于艺术概论,艺术概论偏重于由外而内的宏观概述,讲求对艺术整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阐释;艺术原理则侧重从艺术的内部把握艺术的一般性规律,尤其是艺术创造的规律。” [3]前言全书由十四个章节构成,包括导论,艺术:从娱乐到审美,艺术的本源与生态,经验的艺术显现,走进艺术:虚构的真实世界,艺术创造的主体性,艺术创造的心灵之双翼,艺术的个性与陌生化效果,艺术与文化地理、时代,艺术传达:形式、形象、境界,艺术技法与艺术家的经验和眼界,艺术分类与门类艺术、边缘艺术,品评或鉴赏:直观经验的思维方式,“在场”“我思”与经验式批评。从艺术形象到精到感受和直觉体验的论述,构成艺术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体上对艺术原理作了系统性阐释。
在写作方式上,《新编艺术原理》注意继承中国艺术理论文脉,理论书写本身成为感悟性写作的范例。“中国艺术批评传统留给了我们一条不同于分析式路径的感悟性方式,这条路径对于同为感性学领域的美学和艺术学都是有效的和必要的”。[3]168作者觉察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认为:“经验的艺术,只能以经验的方法去解析……我们只能以直觉的经验方式,去领悟其要领和规律,苛求精确地结论反而会伤其真谛,运用直观领悟的形象方式,则会得到恰到好处的准确表述。经验,没有达到理性的明澈,则以感性、直观切入艺术的本性,以心灵的智慧(悟性)驾驭艺术之舟。”[3]12要达成这一目标,既需要有辩证的思维和深刻的理论见识,又需要能够切身体验艺术创造过程,从而实现从经验到经验的联通。该书作者之一姜耕玉教授就具备这样的优势,他不仅是著作等身的艺术理论家,更是笔耕不辍的诗人与剧作家,代表作有现代诗《雪亮的风》《我那一片月影》、长篇小说《风吹过来》、电影剧本《河源》等。另一位作者刘剑教授也是这样,他常年从事艺术理论、艺术人类学研究,文学与诗歌创作成果丰硕。作者特殊的身份使本书的理论论述真切可读,充溢光彩。
例如,在论述艺术形象的生态结构特征时,作者写道:“味和魅力是艺术形象系统的整体效应,而一部作品具备健全的艺术生态结构,则是其味和魅力发生的首要条件。……形象根于作品结构之中,艺术整体结构的自然和谐,是保证形象的生命力的基础。艺术生态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每一种艺术形象都要有扎实的铺垫与刻画,往往是在错综复杂的人物纠葛中成长、发展和成熟起来的,这即称为艺术过程,任何艺术形象,包括短制单一的形象,都不能绕过这一艺术过程。譬如,希腊雕塑《维纳斯》,她端庄的体态与微微扭转而站立的姿势,脸部的典雅美……我们看到的,不单是她脸部的美的笑容,甚至还感觉到她微微扭转中腰际也發出的微笑……所谓她的腰际发出微笑,正是动态平衡的艺术效果。没有相对的稳定与平衡,各种艺术环节上的资源和潜能,就没有机会得到利用和发掘,这样,艺术形象也会因为某个侧面的缺失而丰满不起来。” [3]10再如,论及艺术境界,作者引用《拾穗者》一画,说明现代艺术流向是简洁,但简洁中见丰富。作者以自己所创作的一首诗描述画中太阳意象对于艺术境界生成的作用:“金黄已被打包运走/农妇仍守在地里/微风中寻觅她们遗落的歌/农妇直起腰来/抬头看什么呢?/天空布满刺目的阳光/被损伤的脑袋又垂了下来/谁不虔诚地躬身大地/幸福地领取每一粒赐予/背负一片苍茫。” [3]133作者的诗人身份,无疑增添了理论的创造性与生动性。
《新编艺术原理》一书的另一重要创新之处在于,作者能够在中国艺术论的基础上,辩证地纳入西方艺术理论,从而转换为对当代艺术的理论阐释。书中的论述时刻贯穿着中国艺术精神,建筑于传统的诗、画、音乐、戏曲、小说、园林等各类艺术论。例如,在论述艺术创造中的无意识作用时,作者举张璪画《松石图》为例,称“与神为徒”,完全服从于迷狂的想象。作者评价说:“艺术形象和作品的诞生,犹如小孩落地,一种因子自然而然地到了孩子身上,这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卢卡契讲的‘自动的本能的。石涛说,‘老夫眼窄何由放,出没无踪点浪花,与郑板桥那句‘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是一个意思。他‘点了几朵‘浪花,不是形下物的,而是形上精神的。” [3]95在论述艺术形象创造时,作者写道:“在艺术创造中,照常理用最经济的表现手段,达到艺术非凡的最大目的,这是艺术家梦寐以求的。然而手段与目的之间是充满张力的矛盾,形象(形式)往往成为艺术家、作家追求艺术目的表达的一种障碍。自古以来,就有‘言不尽意‘象不尽意(庄子)、‘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刘禹锡)、‘纸上得来终觉浅(陆游)之说。至于严羽称‘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上也,意在提倡‘禅道妙悟,并认为‘禅道妙悟是‘透彻觉悟。”[3]127又如,在论及艺术门类区隔时,作者分析了徐悲鸿的画作《风雨鸡鸣》,他说,“《诗经》中有一首诗叫《风雨》,其中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句,徐悲鸿这幅图中一只公鸡站在岩石上引吭高歌,与《骏马图》都是在1937年画的,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所以他画一只公鸡在峭岩上引吭高歌,意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里发出内心的呼喊。”[3]152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诗、书、画一体的艺术精神实际并未衰微,在当代艺术中仍有所展现,各门类艺术尽管分开隔离门户,仍应该敞开大门,在相互中谋求不断发展。
在学术视野上,书中研究文本贯穿中西艺术史、涉及各门类艺术,以理论为经纬,纵横捭阖、缀玉联珠。马奈的《奥林匹亚》、卓别林的喜剧、爱森斯坦电影《十月》、福田繁雄招贴画《1945年的胜利》、民族音乐《春江花月夜》、戏剧《雷雨》等。尤其书中的许多案例都来自我国现当代艺术,不仅有倪瓒、苏轼、黄庭坚、石涛等古代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阿炳的音乐、傅聪的演奏、白先勇的戏剧、王洛宾的民歌、黄宾虹的画、何训田的新音乐、徐冰的先锋艺术都进入了作者的视野。这种通过分析和综合各个门类艺术实践,研究各个门类艺术或类型艺术的相似特点与相通规律的思路,充分体现了艺术学的宏观性与“通达”。
同时,该书充分展现了当代学者对我国民族艺术的理论观照。作者认为,艺术创造与民族文化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从根本上说,眼界是艺术家对人类精神和生命的感悟,是时代的先知,而艺术家的眼界最终落实到民族文化。对文化的关注是艺术学研究的一个前提。民族艺术研究的“艺术”视角,其内涵预设往往是西方近现代艺术体系中的“艺术”,即以审美为核心的“美的艺术”,这种视角以“他者的眼光”将民族艺术从其所处的原生性时空系统中抽离出来。而民族艺术的魅力也在于其不可替代的场域性所体现出来的地方性,只有将之置于其生活场域,这种艺术研究才不会偏颇。[4]作者在该书后记写道:族群艺术在艺术人类学的推动下日益成为显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助推各类非遗和手工艺研究,以及许多人都进入不了的当代艺术,甚至是人工智能与艺术问题,都需要作更进一步的原理性提炼,指出了未来理论发展的路径方向。
综上,当现代艺术学科强调理论作为独立的知识生产后,往往忽略了理论的经驗载体。关于艺术经验的探讨是一个开放的、求知的视角,也唯有做到如此,才能实现理论常青。《新编艺术原理》建构了以艺术创作为核心的艺术原理论证框架,兼具理论开拓的智慧与学科发展的视角,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艺术学理论研究专著。掩卷而思,此书艺术气息浓厚,充满思辨意趣,这是艺术的宏观视象,也是大家的笔触趣味,展现了艺术学理论的中国经验探索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廷信.对当下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几个判断[J].艺术学研究,2021(01):56-71.
[2] 刘剑.艺术学与美学的分界[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05):49-54.
[3] 姜耕玉,刘剑.新编艺术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
[4] 刘剑.贵州苗族舞蹈的场域性和生态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02):86-90.
(责任编辑:杨 飞 涂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