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情感难超然 愿做灯前马前卒

2021-09-13 15:40赵凝
考试周刊 2021年70期
关键词:爱国情乡情灯笼

赵凝

摘 要:关注学情、服务教学,是我们解读文本、实践语文教育的原则。《灯笼》这篇课文收编于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受众是一群十四五岁的初中学生。作为“00后”,对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这篇文章,有着近百年的距离,所以要先介绍时代背景、作者成长环境、作者成长历程,让学生明白文中的观点,亲情、乡情、爱国情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政治、历史、个人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亲情;乡情;爱国情;阅读;灯笼

一、 关注不同背景下作者笔下的灯笼——课前导读

整篇课文都在描述灯笼,讲述了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人物来说灯笼的意义。我们来分析整篇文章,文章通过11个段落描述了通过灯笼回忆起来的不同经历,看似在描写灯笼,其实是在回顾过去。整篇文章以灯笼为主线,最后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文章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了解灯笼,而且通过灯笼了解历史,也使我们现在很少看到灯笼的同学们对灯笼有深刻的了解。现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好多地方也会悬挂灯笼。我们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实景展示,让学生对灯笼有个充分的了解。作者借灯笼这个物品最后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但是整篇文章却把灯笼在各方面的用途展示得淋漓尽致。可以借助这篇文章来让同学们真正了解灯笼:灯笼是喜庆的象征,是团圆的象征。文章的思路是比较散的,作为教师,我们在开始课程之前要先梳理一下思路,将文章的整个框架先告知学生,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在讲课过程中进行类似实景播放,增强课文时代感。可以让学生来进行每一段的阅读,不是由教师来阅读。这篇課文被选在现在课本中也是符合了时代的发展。

第一自然段:除夕挂灯笼,运用和扑灯蛾对比的手法描述了宝宝看到灯笼后,不再哭。除夕夜挂灯笼的缘由,除夕挂灯笼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习俗。

第二自然段:照路用灯笼。不同于现在的路灯及手电筒,在作者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代,还没有像我们现在这么发达,作者用灯笼的照明这个小作用,将往事展现出来,一个是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一个是作者对当时生活和睦的向往。可见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远离家乡,很怀念当时的状态。

第三自然段:通过灯笼回忆祖父。我们试想一下,作者那么多亲人,为什么单单回想祖父,而不是别人。在本段开始的时候,我们注意下,在叙述祖父这个人的时候,用的是“做着公众乡绅的祖父”。可见作者是很崇拜祖父。作者从小孩子,除夕挂灯笼,灯笼照明,再到祖父,一直在回忆过去,为下文埋了伏笔。因为祖父的职业,后来想到宫灯,想到战场等。整篇文章是顺着回忆的路线来写。

第四、五、六自然段:很自然地由灯笼回忆到母亲,再到乡俗。看得出作者是个感情很丰富的人。从文章的回忆顺序是祖父到母亲,作者对祖父更多的是敬重,而对母亲则是浓浓的养育之情。

第七自然段描述了历史上不同情形下的灯笼。例如: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进士第的官衔灯……而若是纱红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文中这句话,反映出作者并不喜欢普通的灯笼,而是喜欢不平凡的灯笼,也说明了作者内心不甘于平凡的一种心境。后又讲到宫灯,讲到汉献帝,“那时人的处境可悯,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全文用一个灯笼连带反映出了好多个时期的历史状态。最后又引到塞外点兵,抒发自己爱国之心。整篇文章属于散文,可能是作者正好看到灯笼,有感而发引起了自己的心理波动从而执笔写了这篇文章。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做一个课外的延伸,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自己去了解书中提到的每个阶段的历史。

二、 文章分析——关注情感主线

(一)亲情

《灯笼》这篇文章以灯笼为线索,回忆早年与“灯笼”一些生活画面,前半部分流露出吴伯箫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比如,孩子们在第一课时找到了“我”喜爱灯笼的原因,首先说祖父好。在路上,祖父不轻易提“争讼吃官司”,他知道我的心就“像素丝一样纯洁”,一张白纸的小孩,给孩子听这些乌七八糟的事,就是让白纸太早承受它不该承受的重,不能为了途中寂寞讲这些事给孩子听,要讲给孩子的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故事”。孩子是应该学习求上进的,20世纪10年代,老一辈人的心里,子孙将来能金榜题名是正经事,是光宗耀祖的大事。100多年后的今天,何尝不是如此?由此,孩子们从文本中能理解祖父的“好”。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吴伯箫在他的散文《马》里也提到他的祖父:“祖父也爱马。除了像三国志那样几部老书。春天是好骑了马到十里外的龙潭看梨花的。秋来也喜去看矿山的枫叶。马夫,别人争也无益,我是抓定了的官差。本来么,祖孙两人,缓辔蹒跚于羊肠小道,或浴着朝歌,或披着晚霞,阅读着,同乡里交换问寒问暖的亲热的说话:右边一只鸟飞了,左边一只公鸡喔喔在叫,在纯朴自然的田野中,我们是陶醉着的。”由此可见,祖父珍惜和“我”相处的时光,乐于享受这样的天伦之乐。其实,这样的情感在今天的孩子身边何尝不是时时在发生,孩子们只不过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来自祖辈的关爱,更多的时候被孩子们认为理所应当。现在,看见近百年前“别人家的爷爷”对孙子的爱,想想自己的祖辈对自己的深情,就不难体会到了。陈日亮老师说:“必须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尽量去唤起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体验。”深以为然。

如果说祖父对“我”的爱是长幼情笃,那上下灯学体现的就是母子情深。“母亲给留着的宵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来灯笼之后递给自己的。”母亲为什么都是先递灯笼再递宵夜食品?100多年前的山东农村,夜晚没有路灯,灯笼是必需品。孩子接过灯笼之后,再接宵夜食品,不容易撒不容易漏,作为母亲,对孩子的爱,体现在点滴的细节之中。而吴伯箫无疑是个感恩的孩子,20年过去了,“样子也还清清楚楚地记在心里”。爱与被爱是相互的,爱才会长久。

猜你喜欢
爱国情乡情灯笼
熠熠生辉的爱国情
“千人剪纸”剪出爱国情
乡情
乡情如歌
糊灯笼
一坛乡情煨酒
悠悠爱国情:领略非遗文化中的魅力中国
鸟与灯笼
侨讯乡情
挂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