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忠标 蔡禹 韩廷超
摘 要:文章根据装配式涵闸构件的拆分原则和连接要求,将涵闸拆分为底板、翼墙、挡墙、平台、闸门、箱体、垫板等构件,采用螺栓和键槽连接方式,辅以橡胶止水垫,并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构建装配式涵闸模型,在组合荷载多工况下分析涵闸整体及其构件的应力和位移变化,确保装配式涵闸构件拆分满足稳定性与使用要求。
关键词:涵闸;装配;有限元;稳定分析
中图分类号:TV66;S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7-007-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7.004
传统的现场浇筑涵闸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呈现工程建设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装配式涵闸能够规避现场浇筑带来的诸多难题。对装配式涵闸结构进行合理拆分,采用有限元仿真模拟涵闸结构模型,分析整体及局部构件应力和位移,对确保装配式涵闸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1]。
1 装配式涵闸构件拆分与连接
1.1 装配式涵闸拆分构件
装配式涵闸构件拆分基于多方面因素:涵闸功能性和艺术性、结构合理性、制作运输安装环节的可行性和便利性等。拆分不仅是技术工作,也包含对约束条件的调查和经济分析。涵闸构件拆分应当由建筑、结构、预算、工厂、运输和安装各个环节技术人员协作完成。装配式涵闸立面设计要按照平面功能规划,对于翼墙、挡墙等一系列构件,拆分时以单元式加以设计[2]。
文章将涵闸依次拆分为上游底板、下游底板、上游挡墙、下游挡墙、上游翼墙、下游翼墙、垫板、箱体和平台,具体如图1、图2所示。
1.2 装配式涵闸构件连接方式
文章从预制构件的运输、安装、易操作性,以及安全和经济的角度考虑,综合选用螺栓连接、键槽连接的连接方式。涵闸的上、下游底板在预制成型之前,预留翼墙与其装配的键槽。装配式键槽内铺设止水橡胶垫,以减轻混凝土的刚性接触,防止水流渗漏;上、下游挡墙和底板的连接采用预埋螺栓连接,力学仿真模型设内置螺栓,反映荷载传递规律,模型中将连接处理成螺栓连接和绑定连接,有效传递荷载;上、下游翼墙与挡墙在竖向键槽之间采用单排螺栓均布连接,在接头连接处之间铺设止水橡胶垫,并且留有一定的安装调节距离;平台与上游挡墙之间预埋两个螺杆孔,用螺栓连接平台和挡墙,确保闸门的升降;箱体与上、下游挡墙之间采用承插连接,在箱体与挡墙之间铺设橡胶垫,减少渗漏。
2 装配式涵闸尺寸布置
水位确定:文章的装配式涵闸应用在农田渠道中,上游水深取1.2m,下游水深取0.9m。
涵闸主要构件尺寸图如3、图4所示。
3 涵闸荷载稳定分析
3.1 荷载计算
文章所研究的涵闸承受的荷載,主要包括水压力、土压力、扬压力等。闸前水位1.2m,闸后水位0.9m。计算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2 涵闸抗滑和抗滑稳定计算
土基上沿闸室基底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c和抗浮稳定安全系数Kf,在基本荷载组合条件下,抗滑稳定和抗浮稳定满足要求。
4 涵闸有限元模型结果分析
4.1 应力分析
4.1.1 完建无水期
图5表明,完建期涵闸模型承受最大主拉应力5.76MPa。在分离螺栓连接部件后,混凝土构件所受最大主拉应力1.404MPa。根据《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C30混凝土容许拉应力1.43MPa,Q235碳钢屈服强度235MPa。混凝土构件的最大拉应力小于容许拉应力,最大主拉应力存在螺栓上,去除螺栓的混凝土构件主拉应力小于容许拉应力,而螺栓构件受拉力远小于其屈服强度,故能够满足抗拉强度要求。涵闸容许压应力远高于计算承受的压应力,故涵闸结构能满足抗压强度要求。
4.1.2 正常运行期涵闸应力图
如图6所示,翼墙、底板、挡墙承受拉应力较小,在箱涵和挡墙连接处承受拉应力较大。最大拉应力在螺栓连接处,未达到Q235屈服强度,该螺栓连接满足强度标准。在正常运行期,涵闸构件分离螺栓后拉应力为0.92MPa,能够满足抗拉强度要求。涵闸容许压应力远高于运行期承受的压应力,故涵闸结构能满足抗压强度要求。
4.2 位移分析
4.2.1 完建无水期
如图7所示,完建无水期在静荷载作用下,涵闸模型在顺水流方向的最大位移为0.71mm,竖直方向的最大位移在地基4.8cm处。根据《水闸设计规范》,构件最大沉降差不宜超过50mm,故沉降能够满足要求。
4.2.2 正常运行期
如图8所示,涵闸模型在正常运行期受土荷载和水荷载的综合作用,涵闸模型在顺水流方向的最大位移为0.85mm,竖直方向的最大沉降位移在地基4.8cm处,能够满足地基沉降要求。涵闸整体结构的空间位移在允许范围之内,故涵闸整体性较好。
5 结语
文章基于有限元法对装配式涵闸进行结构分析。首先,从涵闸构件的拆分和连接方式引入涵闸模型,在满足构件运输和安装的要求下合理拆分构件,有效连接构件。其次,从涵闸的结构布置和主要构件的尺寸确定涵闸平面图,计算涵闸在组合荷载条件下的状态。最后,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计算涵闸结构,通过建立涵闸模型,模拟完建和有水状况下的涵闸构件受力状态,对其应力和位移云图进行分析,确保装配式涵闸的构件能够满足其强度和位移要求。
参考文献
[1] 韩廷超.一种农田水利新型装配式涵闸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9.
[2] 郭学明,李青山.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筑设计与集成设计200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3] DL/T 5057-2009,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