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综合报道
有这样一支连队—毛泽东亲自建立的全军第一个连队党支部、参加戰役战斗300余次,走出14位将军,涌现出16名战斗英模;从秋收起义、三湾改编,一路披荆斩棘走到了新时代。这个英雄集体就是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某旅“红一连”。
2021年7月27日,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建军94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某旅“红一连”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每逢重大任务,“红一连”官兵都会面向党旗宣誓。 摄影 姜东坡
三秦之地,华山脚下,驻守着一支战功卓著、声名赫赫的英雄连队—“红一连”。
94年来,“红一连”历经战火硝烟洗礼,一路披荆斩棘。党的十八大以来,“红一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建连育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勇当强军先锋,圆满完成调整移防、国际维和、抢险救灾、沙场阅兵等重大任务,被表彰为全军首届“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
在连队的连史馆中,展品、照片呈现厚重历史;面面战旗述说辉煌;连队21名英模和典型画像,诠释官兵们担当使命的价值追求。“‘红一连,红就红在对优良传统的永续传承上。”第52任政治指导员郑纪文说。
1927年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在“三湾改编”半个月,毛泽东同志主持了工农革命军一团一营二连一班班长赖毅等6人的入党仪式。以此为基础在该连创建了人民军队的第一个连队党支部,开创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先河。毛泽东曾写到,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这幅油画生动再现了1927年毛泽东同志在“红一连”亲自发展六名新党员,建立了中国军队第一个连队党支部的情景。 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 供图
“红一连”的战士们在连史馆里看传家宝“红菜盘”。 摄影 姜东坡
“红一连”指导员郑纪文在荣誉室里为战士们讲述红军时期毛主席在连队发展六名党员的红色故事。 摄影 张永进
1948年10月辽西会战,排长姜东海腹部负伤,肠子流了出来,他毅然塞了回去继续战斗;解放海南岛战役,“红一连”将木船改装成土炮艇,创造了木船打军舰的海战奇迹;连研战室陈列着革命战争时期“红一连”6种经典战法,新时代官兵探索总结的13种创新训法汇编、自行研制的相关训练器材,展现出“紧贴实战、勇于创新”的光荣传统……5次被授予荣誉称号,28次集体立功,这支基层连队被誉为“军魂发源的地方”。
“红一连”连史馆珍藏着一件“传家宝”—长征途中毛主席同连队官兵一起用过餐的红菜盘。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与“红一连”官兵围坐在一起,用缴获的红菜盘吃了一顿煮南瓜,勉励大家在党支部带领下将革命进行到底。这顿“饭”意味深长。从那以后,红米饭、南瓜汤成了“红一连”的传统饭。每逢新兵下连、重大节日,官兵们都会吃上一顿,品味信仰的味道。
日积月累的教育熏陶,一点一滴的感召浸润,让“红一连”精神感染着、塑造着、激励着一代代“红一连”官兵。
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式上,战士胡长春擎起“百战百胜”战旗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检阅。“战旗代表的是连队的荣誉。”胡长春说,“革命先烈为了信仰历尽万般险难,作为他们的传人,即便有再多艰难险阻,我也要不辱使命,为战旗增色。”
诸多锦旗中,这面绣有“百战百胜”字样的战旗最令官兵骄傲。1942年的抗日战争,“红一连”官兵在双山头战斗中全歼敌军,被授予了这面旗帜。虽然战役已过去79年,但“百战百胜”一直是“红一连”官兵的追求。
连长胡贯蕾说,在“红一连”,连队训练标准超过大纲要求是官兵们的共识。“大纲要求跑武装越野3公里,我们就跑5公里,强化训练要求跑20公里,我们就跑25公里。”在“红一连”,射击考核标准除了合格率和优良率,还有一项叫“满环率”。
“红一连”为刚下连的新战士举行授枪仪式。 摄影 张永进
“红一连”官兵在野外陌生地域开展实兵对抗演练。 摄影 姜东坡 张增岩
“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讲台上,战士张鲁豫分享学习习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的心得。这位年轻战士是理论学习“小达人”,他的一句“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也是“红一连”全体官兵的心声。
和平年代,“红一连”忧患意识从未消退,备战的思想从不懈怠,时刻保持“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临战状态。每逢抢险救灾、国际维和等急难险重任务,“红一连”总是闻令而动、勇敢亮剑,次次圆满完成任务。
2015年,中国向南苏丹派出维和步兵营,这也是中国首次派出整建制步兵营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红一连”便在其中。2017年,“红一连”再度出征,参加中国第三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中士陈彬在一次执行维和任务中,面对近在咫尺的枪口毫不退缩,冷静交涉,毫不示弱,最终以对方撤退告终。
“红一连”官兵在对抗演练中,向“敌”阵地发起冲击。 摄影 张永进
在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中,“红一连”奉命移防至数百公里外的关中大地。部队刚到新营区的当天下午,时任连长周光魁便带领干部骨干勘察疏散地域,调研驻地附近民社情,及时查看战备进出口道路、修订细化战备方案,组织官兵进行战备演练,周密做好各种应急准备。
“假如战争真的来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歼灭来敌!”训练越贴近实战,打赢就越有底气。“红一连”官兵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