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 贾越
垃圾分类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的“关键小事”,分类投放是“新时尚”,它体现了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也可以作为一种全民德育的新形式。江汉油田油建学校通过橱窗宣传、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与重要意义。
德育效果的取得,需遵循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阶段。道德认知属于“知”的层面,可以靠灌输的方式得以实现;道德行为属于“行”的层面,其实现手段相对强硬;而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形成,恰恰居于知与行之间,需要德育主体通过用心体验、深层理解,内化为自我价值,才能有效贯通德育的知与行。
遵循德育规律,实现学生在垃圾分类教育上的知行合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创设富有冲击性的课堂情境
播放垃圾分类宣传歌曲《红蓝绿的秘密》,爵士乐的动感旋律,带动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边舞动身体边唱起垃圾分类的知识。
然后用大量PPT图片介绍垃圾处理的现状:城市中的人们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上海每天的生活垃圾就有2.47万吨,只需14天,生活垃圾就可堆成一座金茂大厦,而在太平洋中漂浮的规模庞大的塑料垃圾带已经形成了触目惊心的“第八大陆”。这些图片让学生们深受触动,他们对此纷纷表示要将一些本打算丢弃的物品,重复利用,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
看完图片教师继续向学生讲解垃圾污染的各种危害:垃圾在露天堆放会产生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和城市的生活环境;垃圾往往是蚊、蝇、蟑螂和老鼠的滋生地,严重影响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最后教师告诉学生,进行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减少垃圾填埋所占用的土地,还可以极大地减少环境污染,更可以“变废为宝”让这些被丢弃“垃圾”产生更多的价值。
为“各类垃圾”开展找“家”游戏
在生活中,可回收垃圾主要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物、布料等几大类。积极留意身边的这些“不起眼”的小物品,便可以变废为宝,物尽其用。
梳理完垃圾分类的知识,就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去操场开展垃圾分类的小游戏。垃圾分类小游戏由四个小队参与,通过拾取地面上印有丢弃物名称的卡片,将卡片放到印有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标识处来完成比赛,用时最短即为获胜队。
这样有趣味性又寓教于乐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垃圾应当如何进行分类,激发他们对垃圾分类的兴趣。
赴家庭现场生成一段视频资源
在游戏模拟演练垃圾分类后,我们和学生王舒平一起来到他的家中。我们担任摄影师,如实拍下了他们母子的活动。
王舒平先向他的妈妈介绍了垃圾分类的小知识,讲解并示范如何清理厨房垃圾:把剩菜剩饭的汤汤水水都倒掉,与菜叶、果皮等扔进一个垃圾袋;在清理日常垃圾时家里用不着的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玩具、易拉罐、玻璃瓶等放入一个垃圾袋;各類用不着的纸类,包括各种废纸、包装盒、纸袋、纸箱等放入一个垃圾袋;各类玻璃瓶子,包括药瓶、酱油醋瓶等放入一个垃圾袋;装满后卖给废品回收站,可以废物再利用,还可以挣点零钱。
王舒平同学与妈妈一起打扫了家里的卫生,他一边扫地,一边饶有兴趣地向妈妈介绍:“书本和废纸都属于可回收垃圾,我们可以送到废品站;过期的药品属于有害垃圾,应当分类清理,以免危害到他人的健康。”
母子二人共同将打扫出来的垃圾分类清理,王舒平的母亲表示:“没想到垃圾分类这么感兴趣,今天还帮我主动打扫了卫生,我们家的垃圾以后都要跟孩子一同分类,这是我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时光”。
给全班提供一个生动的学习支架
这段鲜活的视频,成了班级学生的学习支架。观看视频,学生们彻底认同“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的观点,开始深度讨论垃圾的价值与垃圾混合或分类程度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在混合存放、倾倒的过程中,虽然节省了处置时间和存放空间,但是浪费了垃圾的价值;与此相反,垃圾分类收集则产生了新的价值。
随后,学生们自觉地发出倡议: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做好垃圾分类这个“关键小事”。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家里,让举手之劳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素养。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家人和身边的人,参与垃圾分类,让环境更美好。
歌曲图片营造的情境,教室外的趣味游戏,家庭与课堂的学习场景转化,视频资源生成的学习支架,使学生的体验突破了时空限制。当学习支架来源于学习过程的不断动态生成中,并且成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手段,便使知识与社会生活发生了亲密联系;当知识与学生内心世界发生了深度联系,学生对垃圾分类就不再是碎片化的知识记忆;当对知识不再是符号的简单记忆,而是结构化的认知,学生的社会价值、判断能力等都会提高;当知识与素养持续积累,就自然促进了学生的德育养成。学生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会影响到整个家庭对于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的落实,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陈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