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师生读书,玉成书香校园

2021-09-10 00:18刘士权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1年1期
关键词:师生读书活动

刘士权

聚焦“学在公安”、打造“三色校园”是公安县教育局党组倡导的教育理念。今年以来。我们多次举行不同形式的“读书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读书”正融入日常、引向深入,“读书会活动”正成为全县教育系统一道靓丽的风景。而孟家溪小学师生读书活动成果成功展演,为全县中小学推进“师生读书会”活动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可操作的范本。

“书到用时方恨少”,要充分认识阅读的意义

我国自古就有崇尚读书、热爱学习的传统。“积财千万,无过读书”的古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劝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经验……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时序进入新世纪,中小学校肩负的使命更需要教师、校长成为读书和学习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要培养师生读书风气和习惯,建构学习阅读型的学校。

对学校校长而言,阅读是提高自身修养和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曾国藩认为:读书学习是“进德修业”。今人说:“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当前,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校长如果不认认真真地读一些专业书籍、大教育书籍,还有哲学、历史和美学的书籍,就无法应对“三新”对学校的要求。有一位教育人说:“做学科研究,从某种角度说,是成就自己。但做校长,是成就他人,要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老师的成长——这需要更大的胸怀和格局。”校长是老师的老师,必须“读”起来,让自己“能”起来。

对广大教师而言,阅读是提升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的必然要求。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其需要不断读书学习。热爱读书的教师,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首先要做个真正的读书人。读书甚至应当作为教师的一种生存状态。当前,教师群体中一部分人不读书,不会读书,也不爱读书。这一现象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也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和“平庸化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即面目可憎、俗不可耐。”不读书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教育者。

读书决定眼界,读书决定态度,读书决定思想的深度和教育教学的高度。读书,理应规范成为课改、考改背景下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追求、一种行为自觉。这个世界一定会在合适的时机奖励那些默默耕耘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我始终认为,一个不潜心读书的教师,算不上真正的教师;一个不做教学研究的教师,成不了一流的教师。

对中小学生而言,读书是全面储备知识和健全人格的主要途径。要使中小学生有宽泛的知识,具备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必须从读书抓起。处于求知欲汹涌勃发时期的青少年,只需一本稍有趣味的读物,就能点燃对未知的欲望。中小学生的记忆力强,通过海量阅读,必能储备知识。“国民才女”武亦姝四岁就“泡”在经典古诗词中,让我们笃信“得语文者得天下”这一句的经典。

900分钟的《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激发了国民对读书的激情,这诗情到碧霄的学习,这一枝一叶关情的鉴赏,这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赞叹,让我们感到读书的力量,也让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坚定了致力于中小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和加强读书活动的力量。

“向阳花木易为春”,要正确掌握阅读的方法

王国维提出的“三种境界”学说,是一种治学态度,也是一种读书方法。我认为,全县广大教育干部和教师读书学习也应该有三种境界——在“破”与“立”中寻找阅读的落脚点,在“行”与“思”中寻找阅读的适合路径,在“学”与“用”中寻找阅读的新突破。

读与记紧密结合,记录是阅读的巩固。读书不能囫囵吞枣,那种一目十行的读书,是收不到应有效果的。边读边记效果好,手脑并用记忆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籍,本本都有笔记。其中属于经济学方面的笔记就有几十本。梁启超称读书做笔记为“极陈旧、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我们的校长、教师要善于读书、勤于记录,要用“笨”办法解决读书问题。

同时,读书还要结合当前最新的科技工具,通过深度学习、对话式课堂、人工智能+教育等新理念、新趋势,做一个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教育者和读书人。

读与思紧密结合,思考是阅读的延伸。“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开毛主席著作,关于反对照抄书本、反对“以书为上”的论述很多,他历来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思考问题。对教师而言,我们不仅要从系列专业书籍中汲取养分,更要学会教学反思。教师不但要思考教材如何教,还要思考学生如何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当今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与合作者。反思与质疑成为学生、老师两个主体争夺话语权的工具。

读与写紧密结合,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教学素养很高,上课声情并茂,引人入胜;有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稳居前茅;有的教师善做学生思想工作,一生教出的高足无数……绝大多数的教师虽一生辛勤耕耘,努力进取,但真正成为名师的却寥寥无几。我认为,优秀教师与名师的差别,在于教师善不善于写作。写作成为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分水岭,不会写作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短板。要想成为一名名师,不仅要坚持读书积累,还要坚持写作。著名学者肖川在《我们为什么要写作》中说过:“造就教師的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的教师要善于凝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点滴感悟,善于用文字记录教育故事和教学反思,促进专业成长。

读与用紧密结合,践行是阅读的归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件事、师万人长,抒万般情、拓万丈胸。”一方面,书本上的知识仅仅装在脑子里是不够的,要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以读书促实践,以实践促读书。另一方面,要善于表达,这是教师的刚性要求。写的精彩,才能干得精彩;说的精彩,才能活得漂亮!任何时候,强大的表达力都意味着强大的竞争力、幸福力、影响力。

会读会说会写,带给大家的是洋溢在脸上的自信。让我们共同提升,变得更强。

“风好正是扬帆时”,要积极营造“阅读”的氛围

“以教学为中心,旗帜鲜明地抓质量”的导向,是公安县教育局党组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办群众家门口“好学校”的关键之所在。而营造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则是推进公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重要举措,正当其时。全县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和单位,必须一以贯之抓好、抓细、抓实,落实“四优”要求,打造特色亮点。

创造条件“优环境”。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自身媒体,宣传读书的益处,让每一处墙壁“说话”,唤起学生的读书兴趣。要因校制宜,打造班级里的“图书角”、走廊中的“悦读湾”,楼道下的“图书吧”、操场旁的“读书亭”和温馨、开放的阅览室,将图书室的书籍“请”出来,让师生在校园里“触手可籍”。要不断更新补充书籍,舍得在购买书籍上投入,要争取社会力量“捐”、发动学生和家长“凑”,同时做好书籍的日常管理工作,防止不良书籍流入校园。要善于通过生日赠书、“你读书我买单”等方式鼓励教师买书、读书、写书。核心是书不是用来陈列的,要引导读起来!

多措并举“优质量”。阅读不是面子工程,来不得虚情假意,更不能“放养式”阅读。首先,必须让阅读进课表,每周至少要安排1节阅读指导课,聚焦读法指导、好书推荐、效果检测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其次,要落实好课表中每天的晨诵、午读、暮写时间,开展好每次10-15分钟站立式激情诵读,晚自习前集中20分钟抒写读书感怀。第三,县教学研究中心要指导中小学做好关于读写方面的课程开发,在质量检测时,抓好阅读命题;在教学科研中,抓好课题研究,引领师生阅读行为,提高师生阅读质量,巩固师生阅读成果。

丰富载体“优活动”。要巩固网络教学期间教师全员家访成果,通过实地走访学生家庭,引导监护人为学生居家阅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变家长改作業为共读书,打通“晨诵、午读、晚共读”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学生、学校、家庭联动的大阅读氛围。要通过以党日活动、教师例会、学科组研讨会、主题班会、“读书月”、团队活动、校园广播、校报校刊等为载体,广泛开展读书心得交流分享活动,活动要有具体时间和人员安排。要通过开展“主题阅读、主题诵读和主题写作”,真正落实教师的“一口普通话、一手好汉字、一篇好文章”。要在校园明显位置设置阅读展示栏,定期展示学生的阅读感悟、读写手抄报、经验交流文章等阅读成果。还要评选“阅读之星”,激励阅读好学生,通过经典诵读展演活动,交流读书活动成果,形成读书的好氛围。

强化考评“优效能”。要制定考评细则,推进师生阅读长期的开展。教育总支做好对校级干部读书评价工作,学校做好对师生读书评价。教育局将引进阅读评价系统,以信息化促深入读。要组织检查评比,并将此项纳入教育重点工作督查等常态化中,检查结果在全县教育系统予以通报;要开展结果问效,将师生读书活动开展情况与学校年终绩效考核挂钩,并于12月底组织验收,对读书活动落实效果好的学校和单位,县教育局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奖励。

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一曝十寒不是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算学习,附庸风雅、装点门面是假学习,锲而不舍、滴水穿石才是真学习。使学习内有动力、外有压力,内有自觉、外有约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从“零星学”到“系统学”转变,从“一般学”到“深入学”转变,做到勤于记、精于思、善于写、勇于行,这既是提升阅读品质的有效方法,也是我们开展系列读书活动的内在要求。

责任编辑/黎修彦

猜你喜欢
师生读书活动
“活动随手拍”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我们一起读书吧
麻辣师生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