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梦焰
【摘要】孩子在幼儿阶段正是成长的黄金时期,因此,开展幼儿园高质量教学,是如今社会以及国家,对幼儿教师提出的更高工作要求与标准。幼儿与同伴之间进行交往,发生冲突是十分常见的基本关系形态,幼儿教师需要进行正确引导,让幼儿正确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本文针对幼儿园大班同伴冲突的解决策略作出探究,希望帮助广大幼儿教师落实新课改中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推动我国幼儿教育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同伴冲突
引言:幼儿园是开展幼儿教育的主要阵地,幼儿在园内进行学习与生活,与同伴发生冲突十分常见。同伴冲突是幼儿宝贵的社交经验,处理得当即可促进幼儿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改善。因此,下文中对结合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开展教育的策略作出探究,希望可以帮助广大幼儿教师提升教学水平,落实幼儿园素质教育理念。
一、幼儿园大班同伴冲突价值
(一)社会认知
人们对于社会的认知是产生社会行为的基础。虽然幼儿具定具备一定社会认知,但由于年龄尚小,无法进行换位思考,对于任何事情的处理与观点,只以自我为中心,这是导致幼儿出现同伴冲突的主要原因。幼儿自身的社会认知遭受外界冲击,就会导致幼儿与他人发生冲突。通过外界信息对幼儿认知造成冲击,产生矛盾,从而促使幼儿社会认知发生变化。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是一种必然现象,更是一种必要的社会交往活动,通过发生冲,突解决矛盾,可提升幼儿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程度。
(二)社会情感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因此,幼儿缺乏自制力,无法有效管理自身情绪,无法识别和适应他人情绪。因此,需要通过增加社会经验,提升幼儿的社会情感。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即为有效社会经验,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的机会,进行幼儿情绪品质的培养,促进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
(三)社会技能
立足于当今社会,不可避免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社会技能,才能在现代社会获得更好发展。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幼儿可以接收到来自于同伴、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馈,通过解决矛盾,促使幼儿反思自身行为,了解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可有效提升幼儿对自身的认知,从而掌握与他人和平相处的社会技能。
二、幼儿同伴冲突解决教育策略
(一)改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效率
通过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的机会,对幼儿进行社会技能教学,需要幼儿教师转变对于幼儿冲突的认知。教师要充分理解幼儿冲突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积极意义,并且深度挖掘幼儿冲突的教育价值,在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教师不可对幼儿进行责骂,需要首先深入了解冲突起因,了解幼儿在冲突当中的诉求。通过解决幼儿之间的矛盾,防止冲突发生,更要帮助幼儿学会如何避免在日后生活与学习当中,与同伴发生冲突,促进幼儿掌握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社会技能,推动幼儿身心获得良好发展。
例如,在笔者任教的班级中,两名幼儿发生争吵,A小朋友哭了起來,笔者第一时间制止了B小朋友的行为,安抚了A小朋友的情绪。在A小朋友停止哭泣,情绪稳定下来之后,笔者仔细询问了发生冲突的原因。原来是A小朋友和B小朋友都想玩一个玩具小熊,因此发生了冲突。笔者并未责骂两名幼儿,而是引导幼儿学会分享玩具。
师:小熊的人员可真好呀,大家都想和它玩,你们都喜欢小熊是不是?
A、 B:是。
师:你们看,小熊笑眯眯的眼睛,说明它也很喜欢和你们一起玩,但是小熊不会说话,所以和你们玩的时候,不能和你们一起说话对不对?
A、 B:是的。
师:那你们三个一起玩,这样小熊可以同时和你们两个一起玩耍,你们两个还可以交流,并且两个人在一起,可以想到更多好玩的游戏来和小熊玩耍,是不是?
A、B :是。
师:而且小熊悄悄告诉老师了,它喜欢坚强和喜欢分享的小朋友,小A要坚强一点,小熊会更喜欢你的,好吗?
A:好。
师:好了,那小A和小B抱一抱,和好吧,然后和小熊一起玩吧。
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同伴冲突的价值,对幼儿开展教育,可有效提升幼儿社会技能。当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教师切忌责罚幼儿,而是深入了解原因,开展有效教学,促进幼儿社会技能得到提升,可有效推动幼儿综合素质发展。
(二)开展游戏教学,提升幼儿技能
幼儿对于游戏充满热情,因此,开展游戏教学活动,可有效提升幼儿参与兴趣,并通过愉快的游戏获取知识与技能。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游戏,模拟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的情境。通过情景模拟,了解不同角色的行为与内心感受,并通过矛盾化解提升幼儿社交技能。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冲突事件作为游戏内容,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充分表达游戏角色的内心诉求,正确处理矛盾,从而提升幼儿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三)利用移情训练,提升幼儿认知
为有效提升幼儿社交技能,帮助幼儿正确面对同伴冲突,教师可以采取移情训练法,提升幼儿对于矛盾的认知,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所谓移情训练,即引导幼儿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可提升幼儿情感体验,帮助幼儿清楚自身行为对于他人造成的影响,从而促使幼儿规范自身行为。开展移情训练,可有效让幼儿理解和体会他人情绪以及心理感受,以便幼儿在与其同伴交往过程当中,减少矛盾发生。
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这样的移情训练:A小朋友因为认真听讲获得了教师奖励的小熊贴纸,B小朋友十分喜欢,于是和A小朋友争抢。针对这种幼儿之间的冲突,教师可以引导B小朋友站在A小朋友的立场去感受这次重提,让幼儿思考,如果是A小朋友抢夺自己的奖品,B小朋友是否愿意分享。通过移情训练,可以让幼儿深刻理解自身错误行为,并加以改正,从而促进幼儿形成规范自身行为意识,以减少日后相似情况的发生。
结语
总之,由于幼儿年龄尚小,自制力不足,规则意识不足,因此,在与同伴交往过程当中发生冲突是必然现象。幼儿教师在解决幼儿冲突时,切忌对幼儿进行严厉斥责,而是深度挖掘幼儿冲突潜在教育价值,把握幼儿冲突机会,对幼儿进行有效教学,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既能得到提升,以促进幼儿心理获得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迟明阳.论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中惩戒行为的原则与进路[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37(02):45-48.
[2]刘荔.学前阶段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与同伴冲突的关系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9):63-64+66.
[3]李桐潇.大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观察研究——以上海市某幼儿园为例[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31(03):92-96.
绍兴市机关幼儿园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