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特性分析

2021-09-10 23:32:35陈欢韦诗稳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速公路

陈欢 韦诗稳

摘 要:本文基于广西高速公路养护的作业安全特性以及其中常见的作业安全隐患,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预测等技术手段对广西高速公路养护中的作业安全性问题做了分析和研究,并对一系列养护作业安全策略做了总结和概括,从而为完善和优化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策略

1 广西区高速公路养护区安全管理现有基本状况和难点

2002年,我国颁布并出台了第一部专门的安全生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它系统并完整地针对安全生产经营活动实施了法律和规范。2015年,我国颁布并开始实施《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要求各等级公路严格按照该规范组织养护作业,确保施工无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这些优惠政策法规的岀台促使我国的工程施工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管理和规范,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有了某种程度的改善,安全事故的发生总体偏向好转。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工程建设安全事故率仍然偏高。

1.1 广西高速公路养护区安全管理的难点

1.1.1 管理体系不完善,员工综合素质没保障

广西区在解决高速公路养护问题上,依旧延续着传统的建、养、管相结合的一体化养护模式。即公路管理人员既是地方政府主要管理职能的执行者,又是对养护工程作业的主要承担者。从而没有办法形成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也就没有办法完全满足越来越复杂的养护工作,这就给我们的养护工作造成了诸多的弊端。不少员工通过社会关系和送礼物等方式进入单位,员工的综合素质没有办法得以提供保障。

1.1.2 养护安全管理体制办事效率低,消息得不到完全传递

广西部分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安全生产责任未能落实到位,大多数的检测工作也只是停留在了日常的巡检中。疏于对作业人员的监管,致使出现严重违反规范的操作。高速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重要的信息下发给养护单位,养护单位再下发信息给作业人员的同时也会出现信息的传递工作不到位,出现少传、漏传甚至不传的现象。

1.1.3 机械化水平低

廣西大多数的高速公路在养护管理中仍然是处于一种人工观察、自动化养护、人员管理等状况,养护企业生产的技术和机械化程度相对比较低,虽然已经建立起了路面养护管理体系,但是其实际运行和应用并没有做到位。

1.2 基于基本现状和难点的总结

通过对广西区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现状和难点调查,高速公路养护作业期间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认为:当前情况下高速公路养护作业仍然存在较多的交通安全隐患,养护区安全管理仍然存在很多漏洞,管理措施须待改进。

2 养护作业过程中管理问题分析

2.1 养护过程中占道管理分析

养护作业区是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的施工场所,一个完整的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包括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6个区域,再根据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的类型分析,在养护作业保通中,外侧车道封闭作业区和单向车道封闭作业区的保通难度最大,因此养护区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大。做好这些工作区的保通,事故发生率会明显减少。

2.2 养护过程中的施工和管理分析

(1)在道路交通系统中起主导控制作用的是车辆驾驶人,而驾驶人所具有的功能自由度又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驾驶差错。因此会提高事故发生的概率。

(2)由于养护施工占用了部分道路,养护公路路段的机动车辆数量和车速有所降低,通行能力下降,道路服务水平有所下降,同时施工阶段的交通组织给驾驶人,特别是不熟悉路况的驾驶人带来很大的不便,便出现交通拥挤,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

(3)受附近高速公路道路养护的严重影响,实施这些养护的高速公路车辆通行时能力有所减小,部分道路的交通流量也将有所转移,由于附近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增加,附近高速公路的交通条件也会随之变复杂,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就会随之增大。

3 广西区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特性分析

高速公路发生事故是随机事件,这种离散型随机事件服从一定的分布,目前较多的事故模型有泊松分布,负二项分布等,本次采用泊松分布的形式描述其发生的概率和均值等参数。泊松分布是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标准估计,对于随机数量N的值为n的概率估计表示为:(省略推导过程)

P—为发生n次事故的概率;N—为实际发生事故数量。

根据广西某一高速公路历年来的事故数据建立事故模型后得到如下概率数据,展示了广西区某高速公路路段的交通事故概率率分布,该模型考虑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如图:(省略计算过程)

通过以上的事故概率分布得知:

(1)曲线图比较缓和,符合泊松分布。

(2)养护施工作业区的事故风险比较符合现实。

4 广西区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策略的确立

4.1 针对历年来的养护安全管理难点提出

(1)落实安全政策养护施工单位要编制具体的监管作业方案,防止出现消息传递不明确,办事效率低,安全保障跟不上。提高门槛,设立一体化监管部门,严格落实安全教育与专业技能考核,防止出现关系链,员工综合素质低。

(2)落实人才培养政策,加强学习,提高产品技术创新投资,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解决机械化难题。

4.2 针对养护作业安全特性分析提出

4.2.1 限制车速以及施工人员操作规范化

在高速公路上进行施工作业时,一是加强警示牌的投入,提高施工人员的作业规范,防止出现警示牌想放没有,有时少放或者不放的现象。二是要合理限制行驶车辆的速度,使通行车辆安全快速通过。

4.2.2 延长上游区域的长度

合理延长上游区域的长度,对通行车辆安全通过作业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业区各个区域的长度,特别是警告区、上游过渡区以及缓冲区的最小长度均不得小于《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中规定的长度,使得公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有一个足够安全的行驶空间并且可以保证机动车安全变道,这样可以大大减小车辆行驶速度。同时还应适当地控制增加减速警示灯灯区的时间长度,使汽车驾驶员能够有一个足够安全的时间去分析处理实时接收到的汽车信息。

4.3 密切联系基层员工,理论联系实际

积极开展与养护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密切联系的工作,如组织举办安全生产专业技能大比武、安全文化课堂、安全诗词朗诵竞赛、安全警言书法展览会等各类文化活动,避免了内容枯燥,形式简单,避免仅仅停留在整个活动的外观表面,使我们所学的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贯彻落实,养护安全思维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田卫.高速公路专项养护工程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1.1.

猜你喜欢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探讨
一辆开上了高速公路的汽车
鸭绿江(2021年17期)2021-10-13 07:05:32
融合多媒体通信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升降压供电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全车型ETC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与探讨
高速公路与PPP
高速公路上的狗
小说月刊(2014年4期)2014-04-23 08:52:20
铜合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