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化廉洁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意识的启示

2021-09-10 19:18段亮李晓旭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

段亮 李晓旭

摘要:本文旨在对我国最早将“廉”与“政”紧密结合起来的齐文化廉洁思想和当代大学生的廉洁意识进行对比研究。齐国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在探寻治国安邦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包含律己、尊贤、法制、民本、勤俭、从谏六个方面的廉洁思想体系。针对当今大学生群体存在的狭义廉洁敏感而广义廉洁生疏、对己对人两套标准、对廉洁意识教育的认可度不高等方面的廉洁意识取向偏差问题,齐文化的廉洁思想体系,可以带给大学生“自律慎独,诚实守信”“尊贤思齐、明辨是非”“遵纪守法,服务社会”“节俭戒奢,抵制腐化”“勇于从谏,自我纠正”等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齐文化;廉洁体系;廉洁意识;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2-0148-02

基金项目院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联2018年人文社会科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齐文化廉洁思想与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融合共建’研究”(课题编号:18-ZX-GJ-15)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对大学生廉洁意识的阐释

(一)廉洁

“廉洁”一词最早出现于屈原的《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1]廉,上广下兼,意为广而兼顾,内含公平、公正、无私之意;洁,则表示清洁干净,洁白高尚,形容人的高尚品质和情操。廉与洁合成构词,即表示不贪不污、洁身自好、品行方正、勤政律己的优秀品质。明代理学大师薛瑄将“廉”的思想境界划分为三个层次:将廉洁的境界,作为自觉自律的高尚追求,此为上廉;将廉洁作为个人名利标榜,求廉洁之名,此为中廉;贪恋权势福禄而又畏惧法度,勉强行廉,此为下廉[2]。

(二)廉洁意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可以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进而指导着人们的行动。符合客观实际的意识,能够积极推进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而违背客观规律的意识,则会误导人们进行破坏性的社会活动。就廉洁意识而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将对廉洁的感性认知升华到理性自觉的程度,进而做到对廉洁思想的认知内化和行为外化。在认知内化层面上,人们学习廉洁的理论知识,文化价值等。在实践层面,人们将对廉洁的内在认识外化为行为和习惯,融入日常社会生活,并形成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三)大学生廉洁意识

根据对廉洁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结合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本研究将大学生廉洁意识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廉洁意识是指大学生不贪不污、洁身自好、识腐拒腐的自律意识。广义的廉洁意识是指为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根据自身与他人、社会、国家之家的互动干预关系,以与廉洁相关的社会共同道德规范和法律精神为价值取向,主动做出的律己和律他的主观意愿。

二、齐文化及其廉洁思想

由于武王伐纣、诸侯分封、春秋争霸、战国纷争等特殊的时代背景,齐国在800年的时间中,始终处于跌宕起伏的混乱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先进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在图强图霸、治乱兴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脉相承、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齐文化。总结姜子牙、管仲、晏婴、齐威王四位齐文化典型人物的主要思想,可以看出,齐文化在八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发展为了包含律己、尊贤、法制、民本、勤俭、从谏六个方面的廉洁思想体系[3]。

三、当代大学生廉洁意识的取向偏差

(一)对狭义廉洁敏感而对于广义廉洁生疏

大学生普遍认为不玩不贪,公正清明就是廉洁,也就是狭义上的廉洁,而对于广义上的廉洁,没有很深刻的理解。部分大学生对于廉洁的理解过于简单,认为廉洁仅仅针对的是国家公职人员和党员干部,与个人无关。自从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廉政文化进校园”的政策以后,高校廉洁文化教育逐步开展,但是从现实来看,高校的廉洁文化教育,在开展深度、广度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对己对人两套标准

大学生对于强制“律他”的小众化廉洁抵制排斥,而对于“律己”的普适性不廉行为却表示可以理解和接受,存在廉洁意识对己对人两套标准的问题。大学生虽然痛恨腐败,排斥校园不正之风,渴望社会的公共正義,但是部分大学生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和内心深处的矛盾。大多数学生认为贪污腐败的问题只会发生在工作之后,离自己比较遥远,而对学校发生的一些细节问题,都是处于可理解的范围。并没有认识到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期,廉洁修身、律己笃行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三)对廉洁意识教育的认可度不高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普及程度尚不高,学生接受廉洁教育内容的渠道相对有限。教育的效果更不容乐观,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廉洁意识教育当作无病呻吟之举。当前,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观教育工作时缺少推动力和健全的保障机制。调查发现,大学生接受廉洁教育的渠道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次是主题教育,还有少部分的主题班会,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基本上是灌输式的教学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跟大学生自身实际情况联系不够紧密,很难引起大学的共鸣。思想政治类的教育,必须实现与教育对象在心理上的同频共振,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四、齐文化廉洁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廉洁意识的启示

(一)自律慎独,诚实守信

诚信是大学生自律慎独的重点部分。“现阶段,诚信缺失在部分高校已成为了一种常见现象,大学生用虚假材料骗取助学金、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伪造个人简历、随意毁约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行为给学生个人、学校乃至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4]大学生缺乏诚信,从微观角度看,是个人品行问题,但从宏观角度看,则是与廉洁相关的社会问题。

(二)尊贤思齐,明辨是非

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大学生逐渐丢失了对于先贤的尊重。以中国传统的“尊师重道”理念来说,大学生对于尊重知识、尊重课堂、尊重老师的理解比较淡漠。上课迟到、课上吃早餐等细节,恰恰反映了大学生对“是非”的认知程度浅薄。

(三)遵纪守法,服务社会

强调遵纪守法,不仅仅是强调法治精神,还要强调遵章守纪,对规则的敬畏。大学是大学生真正从事社会化生活的开始,在社会化生活中,对规则的敬畏和尊重,是融入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学习法治精神,首先应学会敬畏规则。

(四)节俭戒奢,抵制腐化

奢侈、攀比、炫耀等负面消费行为和风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西方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愈发凸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廉洁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和价值观,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生活作风,主动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正己修身,努力成才。

(五)勇于從谏,自我纠正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是一种人格魅力,也是促进一个人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内在力量。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充斥赞美的环境里长大,不能接受外界对自己的任何否定。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并对自身言行进行反思和纠错,是大学生完善个人价值观的起点,“把齐鲁文化的精髓应用到对于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培育上,对于提升青年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精神境界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5]。

五、结语

齐文化在八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建立包含律己、尊贤、法制、民本、勤俭、从谏六个方面的廉洁思想体系,对大学生重狭义而轻广义、重“律他”而轻“律己”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因此,需要搭建齐文化廉洁思想与高校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共融渠道,以齐文化廉政思想体系,影响和干预大学生对于廉洁的认知和廉洁意识的践行。

参考文献:

[1]汪杨梦笛.大学生廉洁观教育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7-8.

[2]邹婷婷.廉之三境界[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09-28.

[3]李晓旭.齐文化廉政思想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7.

[4]陈敏.齐鲁文化与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培育[J].北京青年研究,2018(02),96-101

[5]王青,武加福.齐文化廉政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新西部,2019(03),99-100

(荐稿人:颜廷,山东体育学院竞体学院团总支书记,副教授)(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