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燕伟
摘要:线损管理工作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目前电力企业在开展线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需要电力企业采取相关的措施对其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不断提升线损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本文主要针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进行了有效探究,希望能够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损管理;要点分析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对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建设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电力企业要从自身的发展情况着手注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对线损管理工作的方法和制度进行不断创新,对线损管理的要点进行准确掌握,确保线损管理工作顺利有效开展。下面就针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进行简单阐述。
一、对建设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在开展配电用电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建设单位一定要按照相关的图纸要求和设计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以免在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如果在配电用工过程当中采用的导线绝缘性比较差或者质量不合格,这都会在一线程度上出现线损的情况,严重时可能会有电路短路的情况发生,这就严重的影响了供电系统的稳定性[1]。因此建设单位一定要对建设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建设材料符合相关的施工标准和设计要求,尽量选择一些绝缘性能比较好的导线,因为这种导线的耐腐蚀性能比较好,而且相比于质量不合格的导线来说使用寿命会比较长,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为整个配电用电工程的施工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二、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
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当中的安全性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人为因素的破坏,自然天气的破坏,周围树木的影响等,这些因素都会在一些程度上导致线路出现短路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电线脱落的情况,这严重威胁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为了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电力企业要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丰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并鼓励工作人员之间就工作经验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和工作质量。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锻炼他们对风险的辨别能力,提升他们对风险的敏锐度,并制定有效的措施提前将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从而有效保障配电用电工程的安全性,提高线损失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三、不断加强线路的检修力度
一般在配電用电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导致线损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输电线路当中采用的相关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者设计的相关输电线路不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另一方面受到相关人为因素的影响[2]。为了有效避免和降低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线损问题,建设单位一定要针对线路不断加强检修力度,对配电用电工程当中的线路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而且要重点检查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一旦发现线路当中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工作人员就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改善和优化,以免后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和经济的损失。同时还要加强线路的监管力度,尤其要重视线路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漏电现象和窃电现象,促进监管工作有效落到实处,让线损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四、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
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是线损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线损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因此电力企业一定要针对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并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对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进行不断创新。比如在线损管理过程当中可以采用岗位责任制的管理方法,或者建立专门的管理小组,不断提升线损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还要根据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一方面要不断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工作人员在本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另一方面要促进工作人员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进而有效提升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工作的效率。
五、对电网线路的布局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
目前我国在电网线路布局方面还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而且我国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差异化,这就使得部分地区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当地的用电需求。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电力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优化和完善电网布局结构,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电网分点进行适当增加,进而促进供电效率的不断提升。同时相关人员还要定期检测输配电线路,将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有效保障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六、对相关的计量设备进行不断优化
电能表是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当中使用的最主要的计量设备,为了保证计量的准确性,提高电能表的精确度,电力企业一定要对电能表进行不断优化。工作人员要全面检查运行当中的电能表,并根据检查结果对其进行检修和更换,以免电能表计量不精准导致人们对电能表计量结果进行虚报,或者不法之徒出现偷电、窃电等相关行为的发生[3]。如果电能表的精准度比较高,它不仅能够保障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电能的损耗。目前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线损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对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了充分利用,在计量表中将GPS负荷技术进行有效应用,一方面可以对电能表进行系统性管理,另一方面可以远程实现抄表和付费等相关工作,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而且还有效的提升了抄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结语:综上所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方面需要对建设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加强线路的检修力度,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同时还要针对电网线路的布局以及相关的计量设备进行不断优化,有效降低线损管理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而提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沈伟强,莫微威. 浅析10kV配电网电能计量和线损管理[J]. 农村电气化,202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