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炜
摘要:目的:比较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与全程新辅助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01-2020.06我院收治的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B组患者给予新辅助治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A组患者给予全程新辅助治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3.33%),显著高于B组(43.33%),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吻合口瘘、切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73.33%),与B组(43.33%)相当,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2年的局部复发率(8.33%),与B组(10.00%)相当,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的临床转移率(10.00%),显著低于B组(30.00%),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的总生存率(95.00%),显著高于B组(78.33%),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新辅助治疗,全程新辅助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近期疗效,且不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同时全程新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临床转移率,提升患者的生存率,较新辅助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应用优势。
关键词: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全程新辅助治疗;近期疗效;安全性
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是直肠癌的一种常见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类型的直肠癌具有肿瘤体积较大、肠道易粘连、解剖位置特殊、淋巴引流难度较大等特征,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1]。当前,临床对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新辅助放化疗(nCRT)结合手术治疗,该治疗方案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存在较高的转移率,疗效仍不理想[2]。临床为了进一步提升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转移率,提出了全程新辅助治疗(TNT)与手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案[3]。本文以下就对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与全程新辅助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01-2020.06我院收治的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A组中包括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45~72(57.42±4.05)岁;TNM分期II期23例、III期37例。B组中包括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43~70(56.73±3.83)岁;TNM分期II期22例、III期38例。两组的基线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B组患者给予新辅助治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A组患者给予全程新辅助治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给予2年的随访,统计患者术后2年的局部复发率、临床转移率和总生存率。
1.3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的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均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組间比较应用分别应用t检验和X2检验,检验水平为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
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3.33%),显著高于B组(43.33%),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2.2两组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比较
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吻合口瘘、切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73.33%),与B组(43.33%)相当,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2.3两组患者的术后2年的局部复发率、临床转移率和总生存率比较
A组患者术后2年的局部复发率(8.33%),与B组(10.00%)相当,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的临床转移率(10.00%),显著低于B组(30.00%),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的总生存率(95.00%),显著高于B组(78.33%),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3讨论
综上所述,相比新辅助治疗,全程新辅助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近期疗效,且不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同时全程新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临床转移率,提升患者的生存率,较新辅助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黄镇, 罗扬, 程安琪,等.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病灶内恶性生物学标志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1, 38(05):928-931.
[2]于登峰, 张文俊, 张福杰,等. 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预后及血清标志物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1, 027(001): 36-41.
[3]王政坤, 孙振青, 张润,等. XELOX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病灶内恶性生物学标志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医师杂志, 2020, 022(011): 1624-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