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倩
幼儿的手、眼、脑发育不完善,手部小肌肉群有待提高,吹塑纸版画比较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根据近两年对儿童吹塑纸刻线版画的教学经验和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儿童对吹塑纸版画的兴趣。
重视版画环境渗透
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活泼的环境,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教室里,我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个展示版画的墙板,将幼儿的版画作品融入班级环境。通过作品可以看出,幼儿想象力丰富,他们的想法大胆、奇特,画面丰富。课间休息时,常常能看见幼儿在版画特色墙前欣赏和讨论的身影,在无形之中增长了幼儿对刻线版画的兴趣。结合幼儿的兴趣,教师还将幼儿的作品制成了刻线版画作品集,放在了语言区,供幼儿区域时翻阅、欣赏、讨论,无形之间提高了幼儿对版画的兴趣。
欣赏版画世界
在开展活动前,教师会设计欣赏环节,带领幼儿走进版画的世界,让幼儿受到视觉效果的冲击,享受美的过程,增强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陶冶幼儿情操。
首先,欣賞儿童版画作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版画作为欣赏内容,因为它的画面相对简单,富有童趣,并且色彩鲜明,易于接受,幼儿能与其产生共鸣,并且能直观地感受版画所带来的快乐,了解版画创作的方法。
其次,欣赏名人、名家的版画作品。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幼儿能欣赏许多名人、名家的版画作品。他们的版画形式多样,画面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各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加深其对版画的兴趣。
结合生活
从生活中获得的灵感题材,更受儿童的喜爱,能促使其产生用版画表现出来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以秋天为主题的活动。活动开始前,我请幼儿结合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谈一谈秋天。幼儿的想法各异,有的想到了秋天的水果,有的想到了秋天的树木、动物等。幼儿积极参与,对版画的兴趣高涨。于是我便扩大版画范围,让幼儿自己发挥,画出自己眼中的秋天,结果他们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从中可以看出,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极强。
让版画主题多样化
教师在版画创作时,应整合不同的领域,借助童话故事、散文诗歌欣赏等启发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其将自己的感想通过版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我结合绘本故事《小猪变形计》,设计开展了“我心中的小猪”活动,幼儿画了装上翅膀的小猪、踩着高跷的小猪、身上涂满颜料的小猪,还有幼儿刻画出了不同形态的小猪。在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对版画的兴趣进一步提升。
巧用游戏
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游戏渗透到教学活动中,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避免了枯躁式的说教,使一节课变得更加精彩生动。例如,在“小熊”版画活动中,我用“橡皮膏小熊”的故事情节作为导入,让幼儿发挥想象,幼儿很自然地刻画了不同情境下的小熊。
注重观察个体差异
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进行刻线版画教学时,应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水平及接受能力,设计符合大多数幼儿发展需求的版画活动。教师需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指导,尽量让每位幼儿在版画活动中都有所收获。比如,对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其刻画的情况对其进行单独指导,并给予其鼓励,给他更多刻画时间,根据刻画情况进行二次刻画要求,使其在第一次刻画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教师提出针对性的要求,可以不同程度地发展幼儿的刻画版画能力,并使之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对版画活动更感兴趣。
幼儿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儿童有其独特的视觉方位、经验理解、审美情趣,一幅好的儿童作品能充分体现其思想情感和独特的思维特点。儿童通过自我评价,可有效树立对刻线版画的自信心,增强对刻线版画的兴趣。年龄较大的儿童更是能在互相评价、自我评价中找到有趣的发现,不但锻炼了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意识也能得到很大的发展。
教师及时指导评价
活动结束后,教师评价幼儿作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恰到好处的评价可以加强幼儿对版画活动的兴趣,对于幼儿往后的版画创作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并且能极大地提高今后幼儿参与版画活动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以提高儿童对版画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环境渗透、题材选择、教学指导、作品评价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将幼儿引入神奇的版画世界,为幼儿铺就一条趣意盎然的艺术道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儿童之美。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启航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