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民
核心素养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应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点。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逻辑性与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小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并了解生活中的数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首先分析核心素养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探究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迸发出了无限的活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与时俱进,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从中发现学习数学的窍门,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想法简单、模仿能力很强。鉴于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目的也不明确,也就无需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更多地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也是一样,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已成为主要教学目标。在这样的模式中,教学结构发生变化,学生成为主体,教师从旁辅助和引导,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课本上的知识,还应让学生掌握各种能力,从小就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与个人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由于数学理论性强、知识体系复杂,因此帮助学生通过书本探究其内涵变得格外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知识。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让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与规律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探究能力。例如,在《圆柱与圆锥》一课的教学中,如果教师按照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虽然能很快教授完全部课程内容,也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若是将圆锥放在圆柱上组成新的物体,怎么计算这个物体的表面积呢?”问题一出,学生纷纷议论起来,他们发现书本上没有这个问题,平时学习时也没有思考过。此时,教师让学生之间相互配合,自己动手做圆柱与圆锥,然后合在一起,并观察和讨论这个物体。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得出计算这个物体表面积的方法:圆柱和圆锥表面积的和减去重合的部分就是所求物体的表面积。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数学问题。
开展数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发现一些新的理论与原理。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感受知识的奥妙。这能培养学生创新解题方法的能力,使其转变思考角度,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创新结果,教师不要作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否则会打击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与鼓励即可。
激发学生推理意识,增强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学生需要进行类比、推理和证明,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的态度、缜密的思维和积极的学习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多采用一些适合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推理数学知识点,让学生在推理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数与形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数形相关的推理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其掌握以形助数、以数解形的技巧,从而不断增强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的逻辑性与思维性较强,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大胆创新,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掌握数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环城镇龚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