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朝烈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进入新时代,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运用新媒体做好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国有企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新媒体,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把党中央及企业的部署与正确思想传达给员工,用正确的、正面的舆论引导广大员工,变“单向被动教育”为“互动传播学习”,不断凝心聚力,不断促进国企在新环境新变局下与时俱进,保障国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 新媒体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
习总书记曾经强调 “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这个观点对国企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适用,为国企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一个重要任务和一个科学途径。国企思想政治建设需着眼于互联网与时代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增添时代感和感召力。
一、进入新时代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原理对思想政治工作同样有指导意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标准、新要求,传统的“书本对书本”、“人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挑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传播模式,逐渐出现意识形态与思想教育没有经过正确的价值导向与过滤便在网络平台与新媒介中更快一步渗入人心,歪曲思想的状况,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如何发挥新媒体的积极导向辅助作用,运用好互联网的即时性与互动性、激浊扬清,既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也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概而言之,进入新时代,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信息发布不够及时和全面。可以看到,国企一般建立了自己的官网与智能办公系统,但企业官网上发布的信息通常存在迟延问题,不够及时到位。而且一般只会把企业经营管理、公司动态与网络技术挂钩,没有过多的关注思想政治工作,只着重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思想政治部门职能没有发挥到位。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只是完成任务式的,没有体现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时更新跟上国家政策方针,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新媒体平台应用少工作模式单一。新媒体与网络技术运用得少,没有开创新的网络思想政治课程,运用网络拉近与员工的距离,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增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看到,仍有很多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传统的宣传教育模式单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发布思想政治信息、灌输思想,习惯于线下集中学习的教育方式,对于员工的落实情况与工作实效没有得到及时反馈。
三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能力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由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者存在大部分的“老员工”,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并没有深入了解,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时管理能力不足,开展效率不高,不能很好的跟上新时期国企的变革。当前国企面临国内国际严峻形势与大变局时期,以往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新时代新发展新格局的变化,仅仅注重“有没有”的形式主义不利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进度。
二、新时代做好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利用好新媒体
在新时代,做好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利用好新媒体 ,一方面是由前面所述的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决定的,另一方面这是由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优势和弊端决定的。
从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来看,首先,新媒体传播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的特点,当今时代变革,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新媒体的出现与网络的发展,促使人们能在碎片时间就能获取最新讯息,随时随地完成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等,人们可以高效利用碎片时间丰富自己的见识、扩宽知识面、提升自我,已不再受传统媒体延迟性与途径单一的约束,有着较强的交互性与即时性。其次,新媒体传播具有海量性与共享性特点,新媒体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新平台中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共享性强的优势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进行互动共享、同步探讨的各种需求,人们还可根据所需自主选择性地获取信息。其次,新媒体传播具有多元化与社群化特点,新媒体与传统信息传播最大的不同在于无需占用场所、统一时间即可随人们自主选择信息、传播信息,网络平台作为传播媒介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財力,并将多元文化与信息汇合到强大的数据网中,方便人们快捷搜索、及时接收讯息。而且新媒体可根据自身喜好对内容选择具体化与个性化,让有共同喜好、同样需求的人建立网络阵地与社群,共享信息,增进交流与学习。
从新媒体应用的优势来看,首先,新媒体信息传播快速、传达及时。当下,传统媒体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新媒体依托网络新技术承载数据、传播信息已成为主流传播途径,传播之广,随时到位,实效性强,无需像传统传播途径需要通过纸质媒介或快递转递形式传达信息。而在当前疫情防控时期,面临不得聚集或企业无法复产、员工无法复工的情况下,也不会落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通过新媒体技术与网络平台,及时向员工快速传递正确导向,引导积极思想,发挥教育作用。其次,新媒体信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的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一般是通过集中人员线下学习宣传理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思想政治模式会使员工缺乏参与积极性,觉得乏味。而新媒体的应用,通过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多种途径提高员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及时将最新思想深入人心、贯彻到位,提高员工吸收与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再次,新媒体传播不受时空限制、异地联络,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即可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节约了资源、节省了时间,并在当今疫情防控时期减少聚集的风险、促使处于异地的员工也可异地同时接收信息,互动探讨,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解决时间地点不一致的常见问题。再其次,符合时代潮流和人们个性化需求。在新时代条件下,人们改变了获取讯息的方式,大多数都通过网络学习新思想、发现新事物,整合了人们的零散时间。此外,新媒体技术还能基于网络科学化分析对进行人们个性化推送, 大大提高了职工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从新媒体效应存在的弊端来看,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人们虽通过新媒体能快速获取信息,但网络信息发布者素质层次不齐,导致新媒体存在许多不良信息,不实信息,许多信息没有经过辨别与过滤便放上平台流传,在不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利用好新媒体网络的正确导向作用,容易形成混淆视听、动摇人心的反向效应,使信息接收者产生思想偏离,易断章取义,让员工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抗拒心理。
总而言之,在当今时代传统的思想教育与价值传递模式已不适应企业的新发展,新时代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要求、新标准。国企思想政治建设需着眼于互联网与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新媒体,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为思想政治工作增添时代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具感召力。
三、利用新媒体做好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多管齐下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市场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都离不开员工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作为国企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发展好企业思想政治建设也是是增强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任务。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新时代下,探索一条依托新媒体与网络技术强化国企思想政治建设之路,是提升国企组织力、凝聚力与战斗力的重要途径。面对新媒体互联网的利与弊,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作用需要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与秩序,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革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一)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政治素養与线上管理能力。
以往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都是单向宣传思想政治信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随着人们思想的革新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企在有了新的员工结构下,也应有新的思想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需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升政治素养,开展新媒体学习课程,掌握运用新媒体技能,需要转变传统思想教育模式,把落实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内化于心、付诸于行,通过网络平台提高员工在企业思想政治建设的参与度,落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提升思想政治建设水平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要构建高效快捷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国企应利用好各方资源,通过官网与智能办公系统及时发布思想政治信息,做好网上思想政治平台工作,从而推动企业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革新。只有构建高效快捷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才能够更快速、准确地传播或传递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信息,从而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要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通过网络思想政治的完善、熟练掌握新媒体与网络技术带动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和内容。为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国企也应跟上时代潮流,紧跟改革步伐,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在“互联网+”时代,要把网络技术应用于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之中,通过网络思想政治微课程的设置、在OA办公系统及官网对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最新政策文件的及时上传与传达,科学利用网络传播,形成强有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把互联网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有利于促进员工在网络中获取丰富知识、正确价值引导。除此之外还需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内容,通过员工常用的载体来表达想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和时代性。
(四)开发应用思想政治学习软件。随着手机内存技术升级,软件产业蓬勃发展,每个人手机上都会有各式各样的软件用于日常工作、学习。国有企业应该与软件开发公司展开合作,开发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思想政治学习软件,搭建私有云构建知识库,并将其作为软件的底层数据库,按照不同的专题,为员工们清晰、详细地整合各种学习资源,让员工可以利用平时碎片化的时间开展思想政治学习,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新环境条件下,国有企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新媒体,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互联网正确导向作用,积极传播正能量,把党中央及企业的部署与正确思想传达给员工,用正确的、正面的舆论引导广大员工,变“单向被动教育”为“互动传播学习”,不断促进国企在新环境新变局下与时俱进,保障国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丁贞栋、王攀.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及社会影响.新闻与写作.2019.04
[2]毛赟美.高效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