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应生
【摘要】陶瓷工艺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工艺品制作工艺。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工艺美术品的制作之中,陶瓷工艺同样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挥。那么,如何让陶瓷工艺更好的发挥价值呢?这需要对陶瓷工艺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基于此,本文将在对具体的陶瓷工艺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陶瓷工艺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并试图对如何增加其合理运用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工艺品制作;陶瓷工艺;工艺美术品
引言:
人们将专门制陶用的粘土经过化学反应(主要为烧制),使其变为坚固耐用的陶器。历史发展至今每一步都存在着陶器的身影。而对工艺美术品来说,陶瓷工艺也是不可或缺的。经过这样的改变之后。陶器不漏水且耐火烧,除了外观上光滑优美之外,也可较较长时间保存。因此在工艺美术品之中,陶瓷的制作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当前的工艺品创作之中,如何使用合适的表现形式来承载工艺品,同样也是创作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历史上及当前陶瓷工艺品的研究能够为未来的工艺品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进行研究。
一、陶瓷工艺应用于工艺美术品制作的特征.
(一)融合艺术性与实用性
在社会文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陶瓷工艺是现代工艺美术品制作过程中应用极为广泛的造型艺术之一,主要借助陶瓷工艺的多种呈现样式,制作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工艺美术品,促使工艺美术品具备双重属性,为群众提供美的享受,同时,广泛应用于群众平常生活中。作为一种物质产品,当代工艺美术品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当代社会发展趋势,呈现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与国民生活的现实状况。工艺美术品在中国的起源较早,追根溯源,新石器时代已逐渐产生多元化的造型图案、绘画工艺与陶瓷工艺手法,甚至陶瓷工艺与绘画技术已呈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特征,并循序普及于中华大地的各个领域。而由于陶瓷工艺的实用性与当前工艺美术品的诉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工艺美术品中应用陶瓷工艺必须以现实状况为依据设计和管控创新技术,循序完善相关专业实践技术的分析与设定,推动陶瓷工艺在工艺美术品领域的应用,推动工艺美术品领域的蓬勃发展。
(二)彰显装饰性
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工艺美术品具备独一无二的特色。以彩绘技术为例,其作为一种绘画技术,自宋朝起已广泛应用于陶瓷器材上,以景德镇为代表的规模不同的各种专业烧窑中心诞生于全国各地。受当地现实状况的干扰,各地区的陶瓷工艺各具特色,种类繁多,诸如青瓷、白瓷等,各种釉瓷工艺亦不断优化和改进;从而凸显各种工艺美术品的装饰性价值。虽然,当代各种工艺美术品的装饰普遍以浮雕[1]、印花等形式完成,但这种装饰技术耗时较久、工艺创新与改进较少,致使其群众认可度较低。因此,在工艺美术品制作中循序应用多元化的技术管控手段,循序降低青花瓷釉烧制过程中的理解性误差,广泛应用陶瓷工艺,彰显工艺美术品的装饰价值。陶瓷工艺品的形式、造型等与社会发展、时代特征联系紧密,因此,相关工作者在工艺美术品造型设计中必须不断思考,拓宽创新思路,优化陶瓷工艺的应用方式,制作兼具实用性、装饰性与艺术性的作品,提高工艺美术品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与收藏价值。
二、陶瓷工艺应用于工艺美术品制作的发展趋势
(一)历史溯源
从考古学角度出发,在距今1万年至2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陶器文物出土[2]。但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陶器的使用还存在在生活器皿层次。因此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陶瓷技术真正应用到工艺品层次上。则应该从夏商周青铜器时代开始算起。在河南二里头夏朝遗址中出土了一部分陶器文物,多用于陪葬用,明显已经脱离了日常生活。而这种体制在商周时期进一步完善,而从工艺角度来看,区别于日用陶器使用的灰陶,祭祀礼器使用的是白陶。这体现出在工艺品上更为精致的制造工艺要求。
提及历史上的陶瓷工艺制品,不可忽略的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当然,我国出土的陶俑远不止这一处。在秦汉厚葬风气的影响之下,在许多陵墓里都有类似精致陶陶俑的出土发现。仅以秦兵马俑为例。此时的工艺制作已经较为精细,采用先整体后细节的模式进行制作,首先用泥塑制成简单的泥胎,在刻画不同的细节最后加以整合,连结进行烧制。内部通常为空心。而在进行陶马制作时,则会采用先制作不同部位,最后联接起来的方式。在整体造型做完之后会再进行彩绘绘制。这些工艺看似并不复杂,实则在当时的人力物力的基础上能实现起来显得尤为难得[2]。而在当时,除了生活用品之外。陶瓷的用途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祭祀礼用具和陪葬用具,秦兵马俑就是后者的代表。
随着时代的发展,陶瓷工艺也在不断进步,隋唐时期。河北邢窑发展壮大,至唐朝形成了时至今日仍然著名的唐三彩技术。值得注意的是,唐三彩技术的上色部分不是通过彩绘,而是通过在烧制过程中加入不同的化学元素,通过烧制后产生不同的颜色。这在陶瓷工艺的运用上是创新的表现。
(二)现代发展
到了近现代,陶瓷工艺的运用愈加娴熟。无论是用于生活用品还是工艺品制作陶瓷工艺的运用已然非常普遍。依靠成熟的机器制作技术,普通的陶瓷工艺已经不再能成为出彩之处,因此,想要自己的工艺美术品得到更好的效果,就必须对各方面进行适当的创新。
现代陶瓷工艺品最常见的种类是陶瓷花瓶。体型较大的投资花品在实际生活中主要用于房间装饰,已经超出了其实用功能。当前我国的陶瓷花瓶工藝已经向更为精致和国际化方向发展,瓶身的纹样也达到了极致的丰富与精彩[1]。陶瓷花瓶的装饰有两种方法:雕刻和直接绘制。而绘制又包括绘画和书法两方面。历史上的陶瓷花瓶装饰以精湛的雕刻工艺为主,至宋代发展至巅峰,而现代花瓶的形状则较为单一,出彩的是展现于瓶身的精致图案和书法作品。到了近现代以后,花瓶瓶身的纹样更加多元。除了传统的吉祥花卉和花鸟鱼虫,也有了更多精致富有生气的图样。且从制作工艺上来看,瓶身装饰也从古代的画师绘制变为现在的激光打印或者贴花,图案的绘制工艺上也做了更新。
(三)未来趋势
工艺美术品中陶瓷工艺如何能够更好的运用?综合前文从古至今对工艺品个体的分析可见,陶瓷工艺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才能结合当前人们的审美需要和市场需求,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陶瓷工艺制品。例如,陶瓷制品也可以用与3D打印技术结合。3D打印的原理同打印机相似。将需要的样式输入电脑,并令打印机立体的进行材料的组装就可完成。这样大大节省了陶瓷工艺品从平面到立体需要的实现步骤和时长。尽可能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虽然以上仅为一个尚不成熟的例子,但由此可以看出,通过不断的发明创造,可以让陶瓷工艺在。工艺美术制品中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作为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陶瓷工艺将会长久保持生命力,但如果不进行实时的提升和创造,也会逐渐消失活力。例如上文所说陶瓷花瓶,其观赏收藏价值已远远超出本身花瓶的实用价值,那么如何能够将实用花瓶也向工艺品方向发展,使其更加精致的同时附有实用性呢?在这一点的创作上,创作者可以多花费心思。
三、陶瓷工艺之于工艺美术品制作的应用策略
(一)强化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的运用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对艺术品的追求持续提升,对工艺美术品的要求和追求不断提高。因此,在工艺美术品制作过程中,必须凭借多样化方式调整和优化陶瓷工艺的材料设计,以其应用现状为参考循序美化工艺美术品的外观,以最优的方式呈现工艺美术品及其意蕴的表达形式,有效传扬工艺美术品的基本内涵。为循序满足工艺美术品的设计诉求,相关工作者必须不断创新传统陶瓷工艺的形式[3],循序追求多元化的艺术品美感,借助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在新的环境下使其协调发展、全面把控,从而高度呈现中国工艺美术品的和谐性,在工艺美术品的前期管理中綜合呈现中国陶瓷工艺的精神内涵与物质形态,有机结合其审美性与实用性,为工艺美术品产业的可持续成长奠定扎实基础,推动相关领域的健康发展,推动中国工艺美术品走上国际舞台。
(二)强化工艺美术品种类的创新力度
天然泥土的陶瓷的基础材质,准确融合水与泥土可使陶瓷器物展现极强的可塑性,提升产品设计的稳固性,提高工艺美术品的结构完整度与自由度,在制作过程中兼顾工艺美术品的功能与品质,一道指纹或一个手印都将细致记录于作品之上。因此,相关工作者在工艺美术品的制作过程中必须凭借多次重复特定的陶瓷制作工艺才能使其产生一种比较温和的黏性,用以维持泥土的温度,进而使群众在自然品质的追求中深刻认知工艺美术品的实际性能,融合陶瓷工艺的工艺美术品才能在不断发展中展现其内在管理特性,优化工艺美术品固有的管理效果,从而提高泥土的节能环保性能,循序将泥土加工为瓷片与陶,之后经过严谨、繁复的工艺将其加工为可售卖的产品——工艺美术品。而将泥土转化为陶瓷的流程,是工艺美术品制作工艺综合发展的历程,亦是陶瓷工艺美术品最具艺术价值和风采的部分。因此,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在工艺美术品投资领域具备凹凸视觉成效的图案更受投资者与消费者青睐,能够给予群众触觉与视觉上的双重触动,使欣赏者倍感亲切,从而提高经济收益。
(三)在工艺美术品产品设计中灵活运用陶瓷产品材料
伴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新型复合材料与陶瓷已循序普及于社会投资的各个领域,且所有材料都具备独一无二的特点、功能与造型等,因此,相关工作者必须多维度护理相关材料,从而给予工艺美术品多元化的制作材料和发展空间,借助计算机技术完成难以完成的艺术造型、有效整合新型材料,从而合理分配加工特征与性能各异的复合材料。此外,相关工作者必须提高对各种新型复合材料的专业研究力度[4],深刻认知材料产品的效用与性能,依据现实应用状况明晰材料的实践功能,选取适宜的设备、设施及产品满足国民在艺术美术品领域的消费特征与诉求。
(四)在工艺美术品设计中彰显多元化的陶瓷工艺
伴随着中国科技的持续升级与创新,复合型材料与陶瓷艺术的开发管理诉求日渐提升,诸多材料的表现力与配置都表现一定的固有属性,和不同自然属性的材料,二者的管理配置与加工管理形式各不相同,但在工艺美术品形态的创新方面具备关键价值[5]。为了在工艺美术品制作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材料,相关工作者必须以材料为依据,采取不同的包装造型与加工手段处理工艺美术品的工艺形态,从而深度了解并灵活应用所选材料,进而选择最适宜的材料,高效发扬材料的形态特征与基础性能。
(五)强化工艺美术品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
伴随着多种新技术与新资源的研发与应用,在同一产品中应用多种材料日趋平常。因此,现阶段相关工作者在工艺美术品制作中应用陶瓷工艺时,应融入人性化理论,以国民生活经验和情感为依据,循序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强化工艺美术品的后续服务[6];严密管控材料,明确认知工艺美术品的自然力与表现力,创新工艺美术品的语言造型,促使消费者深刻领略陶瓷艺术的适用性与复杂性。由于生产生活中的工艺美术品,其材料特性与产品的现实属性普遍蕴含一定的人文情怀,因此,将陶瓷工艺应用于工艺美术品中,必须深刻彰显理念创新的精神、彰显生活环境中蕴含的人生理念。
四、结束语
在历史长河之中,陶瓷工艺诞生并持续至今不断改良发展。它作为工艺美术制品的一种良好载体,同样发挥着其独特作用。本文对一些陶瓷工艺制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工艺美术制品中陶瓷工艺的运用如何进行可持续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当然,笔者并未进行大规模的实地调查研究,对陶瓷工艺品的建议也还未曾在实践中多次加以验证。因此,笔者也希望通过本文可以抛砖引玉,能对对这方面有兴趣的研究者提供参考价值,也期待未来能涌现更多更有价值的陶瓷工艺美术制品,为我国的艺术事业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邓海莲.走向极致的中国陶瓷花瓶演变趋势探析[J].陶瓷学报,2020,41(04):587-592.
[2]董艳伟.宋朝审美文化对陶瓷工艺美术的影响[J].现代装饰(理论),2012,000(011):92-92.
[3]龙洲."工艺形气神论"在工艺品与设计产品对比研究中的运用——以传统陶瓷工艺品和陶瓷3D打印产品为例[J].陶瓷学报,2020, v.41(02):153-157.
[4]李振浩.试析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J].文化产业,2020(1):8-9.
[5]穆锦铭,王春华.计算机技术在工艺美术品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020(010):131-133.
[6]雷贵帅,时芳芳.工艺美术品的文化价值传承——以陶瓷,丝绸,漆器为例[J].江苏陶瓷,2020, v.53;No.225(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