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安冉
城市日新月异,社区不断扩容。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作为最基层的单元格,对构筑城市格局起着大作用。天南海北的来客聚集到一个社区,组成一个“陌生人共同体”。如何重塑社区凝聚力,构建新时代的“熟人社会”,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
离小石湖不远,被越来溪环抱着的溪江社区,地处越溪街道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完善社区治理服务水平,成立各类特色队伍,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构建起了有声有色的社区生活圈,也构建起了新时代的“熟人社区”。
合纵连横,社区文艺有腔调
对社区来说,宣传活动、服务居民,仅靠过去传统的贴布告、口头告知的方式,已不能聚拢人气。新时代,社区文艺成为一个支点,撬动居民的参与热情。
2019年底,溪江社区的翠湖湾小区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启动,翠湖湾小区也是吴中区首个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的商业小区。当时,居民们对垃圾分类还是一知半解,溪江社区用文艺时尚的打开方式,让党员志愿者团队带头,社区、物业以及小区业委会一起,在小区里开办游园会,一轮轮知识竞赛、益智游戏以及文艺演出,让小区居民们热情高涨,迅速开启了垃圾分类新生活。
越溪向来以养老著称,溪江社区的文艺团队也从老年人发轫。溪江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型社区,聚集了天南海北的外来人口,很多老人是投奔儿女而来。离开故乡和亲朋,来到一个不熟悉的社区,邻里之间都是陌生人,生活基本上就围绕着买菜和带孩子。怎样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呢?社区里有位曾经做过军医的老党员付守雄,本身多才多艺,决定带头组建一支歌唱队伍。社区和居民们都很支持他的想法,于是溪江社区歌咏队诞生了,不断有老人报名加入,两年下来,队员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了几十人。每周两次排练,老人们欢歌笑语不亦乐乎。疫情防控期间,歌咏队成员们还学会了使用电脑或手机线上交流学习。
光有歌咏队还不够,溪江社区决定把有才艺的老年人们都发掘出来,陆续又成立了老年舞蹈队、旗袍队、葫芦丝队等多支队伍。老人们生活过得很“文艺”,精神也有了寄托,社区则更加尽心尽力完善设施、搭建桥梁,每逢节日为老人们搭建平台开展各种惠民演出,让老人们在舞台上绽放光彩。
艺术团队越来越多,文化活动不断丰富。2020年底,溪江社区决定成立综合型的“溪江悦”艺术队,溪江社区党支部书记钱莉萍对艺术队进行授牌,“溪江悦”艺术队正式C位出道。2021年新旧交替之际,溪江社区专门组织“溪江悦”艺术队进行了专场跨年文艺汇演,所有节目均由溪江社区居民自编自排,艺术队用歌声唱出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用舞蹈传递新年的喜悦,老当益壮、朝气蓬勃,观众们喝彩不断,队员们的热情也更加高涨,居民们更因为文艺相识相熟。
钱莉萍介绍,“溪江悦”艺术队的成立,给社区退休老年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吹拉弹唱”的小天地,搭建了能展示自我的新平台,这也将成为越溪“文化养老”的新起点,让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学、老有所成、老有所乐。
不过,光是自己社區“自娱自乐”还不行,溪江社区依托区位优势,“合纵连横”周边的文化教育资源,结成党建联盟单位,创建“听溪吟·悦江南”文化品牌,培育溪江社区特色文化,根植、传承吴文化。
“学说苏州话”请来评弹专业演员教新苏州人和本地的小孩子学说苏州话,疫情之前每周一次;“指尖苏式旗袍”请来公益团队的老师为社区居民讲解旗袍的渊源;社区还会请来专业人员讲解团扇制作的工艺;全民阅读活动也是经常性举办,社区通过亲子绘本阅读、诗歌朗诵、征集读后感活动倡导全民阅读,和党建联盟单位建立“共享书栈”,给居民提供读书好去处,引导大众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形成人人阅读,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努力建立书香社区;社区里还时不时请来评弹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评弹公演……众多吴地特色的主题活动,让溪江社区的居民浸润在吴文化的氛围里,文化素养不知不觉就提高了,一个文化型社区开始崭露端倪。
红色力量,党员们有担当
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老党员们在溪江社区里有大担当。
越溪街道溪江社区年过七旬的老军医付守雄,是一名老党员,退而不休,热情满满,从社区歌咏队的老师再到“溪江悦”艺术队的文艺骨干,他把音乐洒向社区的角落,也团结了社区里的老人。
老党员朱秀莲退休前是一名医院护士,学有所长,她决定在社区内发挥余热,每周二给艺术队老人们量血压,叮嘱大家关注血压,并提供一些饮食生活建议,给老人带去实际帮助。
老党员们有担当,社区的年轻党员们也不落下,溪江社区创建的“守护者”计划党建品牌,以“守护者”品牌为风向标,做好惠民、育民、助民活动。疫情防控期间,溪江社区党支部迅速成立行动支部,社区党员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积极探索创新“432”管理工作法,搭建联防联治网络,做宣传、测体温、做后勤,成为防疫的中坚力量。2021年溪江社区党员积极宣传新冠疫苗接种,协助构建抗疫长城,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同时,社区通过定期开展各类惠民活动,如口腔诊疗、量血压、磨剪刀、配钥匙、理发等贴近居民群众生活的便民服务,加强社区和居民间的联系,做到党群服务“凝聚力”,党员群众“零距离”。
每个节日前夕,也是党员志愿者们忙碌的时候。溪江社区有专门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不同的传统节日期间慰问社区老年人、困境儿童、退伍军人家庭,为他们送去党的温情关怀。即将到来的端午节,社区已经给老人们准备好了慰问节礼。
社区治理,小文章里有大格局
社区虽小,构筑的却是城市大格局。
据介绍,溪江社区全力投入文明城市创建并做好长效、常态管理工作。成立楼道长志愿服务队,在小区巡查走访,及时制止不文明现象。并始终把居民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1+4”管理方法,以安全工作为支撑点辐射四个网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整治”的原则,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立体式排查辖区群租房(出租屋)、三合一场所、九小场所、餐饮场所燃气和消防安全,拆除辖区安全隐患“炸弹”。为解决电瓶车充电难题,社区统一增设电瓶车集中充电桩230个,整治私拉电线,规范充电行为,杜绝安全隐患。
文明社会,进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溪江社区做细做实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垃圾分类“光荣榜”展示垃圾分类优秀的居民群众,并赠送绿植以示奖励,带动其他居民群众,起到“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栋,一栋带一片”的作用。
从吴文化中走来,文艺活动精彩纷呈;从陌生人社区,到熟人社会;社区党员们担起责任,有声有色的生活圈,正在重塑社区的凝聚力,社区生活在溪江社区有了新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