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09-10 22:16:55刘凤群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3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创新能力思维

刘凤群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教会学生读写的过程中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学生所具备的创新能力可以从课堂中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出现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中得出。对小学生展开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摒弃传统教育观念的教学方式和培养的理念,针对学生的理解进行更高层次的知识传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路的梳理,成为一个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129

所谓创新,就是经过处理,想象,整理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应用之后的创造,语文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关注的内容,思考通过哪种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获取更高层次的知识,教师需要根据班级里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课堂,变更枯燥无味的学习模式,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构建轻松氛围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语文教学的学习中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

1.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不管是课本的设计还是教学大纲的要求都含有创造力培养的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学生能形成掌握语文知识并且能灵活运用的能力,这需要学生不断的进步,适应社会的节奏。创新是所有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在小学的课堂上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大趋势,也是社会发展所要求的。

1.1积累基础知识,实现量变到质变

只有语文知识储备的够多,就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运行的。语文的基础知识包括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还有平时生活中的表达能力跟书写能力,这些都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工具。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离开基础知识的积累,没有基础知识做支柱的实践活动是没有意义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探索语文知识,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索精神,在探索中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为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1.2改变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椅子上“听”,这种枯燥的教学容易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向学生的大脑灌输大量的知识,忽视了学习内容之间的连接,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针对这种被动教学的情况,教师需要做出改变,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1.3拓展课堂,开阔学生的眼界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创新教学的课堂,让学生得到更高层次语文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通过导图达到高层次的知识探索平台,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语文教师也要适时的鼓励学生,让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积极地解决问题,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行为要给予鼓励。在通读文章时语文教师要要求学生思考文章的主旨和内容,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把只是完成教学内容转变为发散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开展创新教学。

1.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新时代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开展课堂教学任务,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认知能力正处在发展的阶段,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如果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话,就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探究。

要提倡质疑的精神;在学生知识储备充足时,就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解决一定的问题,在学生提出质疑的时候教师要主动地与学生教学交流,要确定学生的质疑是不是有论据的支持,只有通过了教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学生就会主动地探索教材中的知识并且靠自己的能力去理解,消化。

2.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不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创新能力。素质教育要求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互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对教材多加分析,基于教材知识对学生开展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语文有很强的人文性,语文不能用应试教育的思维去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1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情况,制定周评测表,对学生一周内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帮助学生更正错误,提高语文素养.积极的课堂评价体系可以调动学生加入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口头表扬,发放奖励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要及时纠正偏离教学目标的学生,不适合用类似“你错了”,“重做”等尖锐的语气来回答,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采用激励的措施时,要有方向性,不仅能促进学生得到前进的动力,还能让学生全面的发展。

结束语

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设计创新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学会创新,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独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波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72,(12):133-134。

[2]张惠惠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7,9,(9):114-115。

[3]王建梅.淺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2012(7):75.

[4]张洪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5(9):33.

广西省柳州市柳城县大埔镇木桐小学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创新能力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掌握基础知识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
基础知识巩固题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