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新闻摄影记者如何应对挑战?

2021-09-10 19:13马小刚
科技研究 2021年17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策划摄影

马小刚

自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以来,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媒体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应运而生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强烈冲击。在此背景下,新闻摄影记者面临着巨大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图片需求海量增长。

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大幅提升了信息的传播速率,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产品以文、图、视频等多种形式同时呈现,这使得图片的需求量猛增,一定程度上给新闻摄影记者工作强度带来较大挑战。

二、新闻摄影的门槛降低。

高像素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想拍就拍”,人工智能化的手机摄影软件功能极其丰富强大,没有学过摄影专业知识的人也能拍出好照片。摄影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现在,似乎人人都成了“摄影师”。

三、新闻图片传播更加迅速,渠道更加多元。

图片早已不再以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为主要播发载体,而是更广泛地在微信、微博、头条等新媒体平台上传播,5G移动通信技术更是让信息传播提速突飞猛进。今年4月份,一只野生东北虎闯进黑龙江省密山市白鱼湾镇临湖村。事件发生后不到一小时,现场图片和视频已经在各个新媒体平台上大面积传播,迅速登上“热搜”头条。

面临挑战,新闻摄影记者应如何应对,以突出职业优势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拉开与“业余选手”的距离。

具有新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是新闻摄影记者最大的优势,也是区别于“业余选手”的最显著特征。“业余选手”在目击新闻事件后,拍摄的图片往往只能记录、叙述事件的某一方面,不能客观、全面地还原事实真相。而新闻摄影记者的则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真实、客观地报道、呈现事实真相,可以有效避免形成错误的舆论。

今年5月18日,深圳赛格大厦出现晃动。“热搜”上瞬间涌现大量普通人街拍的图片或视频。之后,一些媒体的摄影记者陆续赶到现场拍摄采访,以专业的视角进行全面、客观报道,避免了碎片化的民间信息可能形成的错误导向。

新闻摄影记者须在工作中时刻以专业性要求自己,并不断地提高专业素养,不随波逐流,报道风格不能和“业余选手” 混淆。

二、拍摄未动,策划先行。

“业余选手”的拍摄往往是随机的,看到有意思的、感兴趣的人或事就随手一拍。这样的拍摄行为不可能有策划,所以呈现的信息是零散、碎片化的。

选题策划是摄影采访的灵魂,是整个工作流程最重要的一环。没有策划,摄影采访会像无头苍蝇一样杂乱无章。所以新闻摄影记者在每次拍摄采访前都要做好选题策划,明确拍什么、怎么拍,想要哪些画面,这些画面之间要有怎样的逻辑关系等等细节。

在2019年的国庆70周年重大图片摄影报道中,中新社的摄影团队于开始前一个月就做好了策划,并据此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拍摄计划。精良的策划和完备的计划让中新社此次摄影报道取得巨大成功,不少优秀稿件入选国家外宣礼品。

有了好的策划,摄影报道就能找准定位、做出特色,呈现专业、完整、全面的新闻产品,自然就拉开了与“业余选手”的距离。

三、当个“复合型”记者

新闻摄影记者需经常研究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这些平台上的图片传播发展趋势、潮流。

传统新闻摄影记者单一的工作技能已经不能满足媒体发展的需求,需要向“复合型”人才进行转变,可以在新闻报道中独立承担文、图、视频等多项任务,具备综合实力。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和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两大报道工作中,中新社的摄影记者们都是“一人多能”,除了拍攝新闻图片外,还录制了大量短视频,以VLOG的形式在新媒体平台播发,有的甚至搞起现场直播。鲜活有趣的报道形式让浏览量瞬间激增。

四、摒弃“唯相机论”。

在工作中,我发现不少摄影记者是“唯相机论”者,拍摄必用专业相机,对手机摄影鄙夷不屑。然而,现实拍摄采访工作中,除非要满足高画质(如时政、出版、商业广告等用途)或快速对焦连拍(如体育、鸟类)的需求,必须使用专业相机之外,手机已经足能应付绝大多数新闻摄影场景,而且其便携易用的优势,让摄影记者可以更加迅速、及时抓拍突发事件或街头即景。

2020年初,武汉刚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在采访时,很多地方不让拍摄。专业相机体积大,过于显眼,很难有用武之地。恰好我们在当地有一位签约摄影师(通讯员),平时只用手机拍摄发稿。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仅凭一部小米手机,陆续拍摄了上百张新闻图片,帮助我们解决了那段“特殊日子”的图片报道难题。

综上所述,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对新闻摄影记者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新媒体平台的报道模式更加灵活,展现方式更加丰富多样,让新闻摄影记者可以有更广阔的空间施展才能。只要紧贴时代脉搏,精心做好选题策划,形成独特风格,在职业技能方面做到“一专多能”,新闻摄影记者一定可以在媒体变革的潮流上逐浪前行。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策划摄影
古蜀三星堆的来龙去脉
与人为善的喜鹊
T台救美
相隔40年的中国:变与不变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海洋岛屿与国防》栏目获省优秀选题策划奖
摄影42℃展版
因影像 更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