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富印 秦勇 田大友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历程进行概括,并对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归纳总结找出当前影响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依据当前校园足球的发展现状,提出研究建议。
我国对于校园足球的重视开始于2009年,产生的背景是我国的竞技足球水平低下,在国际大赛的排名与我国的国际大国地位严重不符,我国足球项目在国际比赛中成绩不理想,换了几任国际知名足球教练员也没有解决问题,同时伴随球迷和足球人口锐减。
相关专家和学者认为我国足球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现代足球发展规律,2009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体群字[54]号)文件,随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颁布,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项目正式启动。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德国期间表示,“举办完奥运会后,中国下了一个决心,既然我们其他运动可以拿到金牌,那么足球啊,一定要下决心上去,但是这个时间会很长”。
1 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和研究历程
我国自2009年启动校园足球活动起,一直袭用传统行政隶属结构,建立了由国家至地方的三级管理体系。国家级层级上主要是由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构成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以及创立的全国校足办来规划指导全国的校园足球活动;省(市)级层级上则由体育局和教育部门创建的省市校足办负责省内校园足球的推广;第三层则是各级城市校园足球办公室,具体业务管理则由地方教体局负责。
自2014年11月2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教育部正式牵头负责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其后,《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关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区)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都根据中央精神,就发展校园足球的动力机制给出了指导意见,相关文件的具体落实,牢固了校园足球制度基础,规范了校园足球建设过程。
其中,《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就如何健全学生参与足球激励机制给出了思路: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加强足球特长生文化课教学管理,完善考试招生政策,激励学生长期积极参加足球学习和训练。《总体方案》中则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校园足球特色校,2020年需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并完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足球联赛体系。
我国校园足球蓬勃发展过程中也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同的专业学着从不同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孙文新、侯会生(2009)从中国青少年女子足球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中,认为未来足球的发展必然会趋于市场职业化,从选材到人才培养,体制模式要符合社会转型。研究主要是在立足于当时的中国足球现状,对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提出的展望,但是没有具体对训练机制深入研究,也没有阐述训练机制的运行方式,基本上属于宏观的总体性研究。
陈浩等人曾对校园足球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究,人才培养也是运动训练领域的一部分,属于足球人才培养的智育部分。文中强调足球运动与文化课之间的和谐发展,认为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对足球运动的普及、学生智力与体力的结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认为,目前学校对于足球运动的培养模式主要存在忽视人的培养、忽视了学习文化知识、营利性过重、社会形象较差与监管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以学校培养为主导,其他多种模式并存等对策。
王格曾认为,当前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师资对于校园足球活动的认知存在差异、欠缺经费投入、足球场地与基础足球设施严重匮乏、政策保障力度不大、基层师资水平偏低等问题。
比较接近训练机制研究的是李斌、崔运坤等人的论文(2020),文中对影响训练效果的几个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完善用人和奖励机制,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完善组织机构和制度,确保课余训练落实到位。但是文中没有提出训练机制构成才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构成,对于运动员的选材、运动队管理、运行机制没有做出研究。
王志伟,陈连朋等人(2019)在《我国小学校园足球训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通过专家筛选的方式,通过对小学校园足球训练质量本身及训练环境的系统分析,初步构建了三级评估指标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对于校园足球的训练机制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国内的研究大体上是从文件解读与实施、场地硬件设施、经费、管理体制、教练员、人才选拔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也给出了相应的导向性解决方案,但是对于校园足球开展本身而言,没有针对校园足球队在国家政策和学校管理制度之下,其自身运行发展的体系和框架研究,这个体系是指涉及到选材到成才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包含了训练、管理、比赛、经费、矛盾、输送等方面。
2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对于国外的研究,主要参考同时期其他国家校园足球开展的经验。汪玮琳、王莉(2002)也对中日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比较研究中,发现原因主要有:(1)重视对体育资源的管理,重点是人才资源的管理,包括管理人员、教练员、学生,此外,对足球环境及情报、信息、科研的管理也非常重视;(2)重视决策的合理性;(3)重视法规的建设,强调立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及执法的严格性。
颜中杰等人(2007)对英格兰、德国、日本等国外足球强国的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路径进行了研究,学校与各级别足球俱乐部之间建立起合作桥梁,使优秀的足球人才可以很好的处于两者之间,每个足球俱乐部、中小学校不仅有足球教师,而且每所学校还有球探。
3 结论
通过文献综述研究发现我国在教练员培育、教练员待遇、运动员的选拔与训练机制、经费保障、管理体制、读训矛盾、相关立法、人才的流动与输送等方面均存在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归结起来有几点:
(1)我国当前及很长时间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比不上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东西部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异,在足球硬件设施和经費保障方面不到位实属正常。
(2)立法和政策不到位
目前专门的体育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的则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而针对于校园足球的立法和职业足球的立法没有,而且政策性文件往往不具有强制性和保障性,造成实际执行的时候打折扣和换形式等情况存在。
(3)社会认知不到位
当前家长对于学生从事足球训练还存在后顾之忧,一方面是学习影响,一方面是未来出路受限,而解决之道主要是扭转社会对于职业足球的不当认识。
(4)综合培养体系并没有形成
个人认为,足球的发展需要一个体系来支撑,所有影响到足球运动员成长的方方面面因素,共同形成一个培养体系,在这个方面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但是没有必要完全照搬,并不是单纯经费投入就能够取得好成绩。
(作者单位:1.四川轻化工大学体育学院;2.自贡市江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