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边坡的防护方法探究

2021-09-10 20:31张和平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公路路基

张和平

摘 要:随着道路交通压力的不断增加,对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也不断提高。路基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有效保护路基边坡是当今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项目。路基边坡设计与施工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对道路保护的有效性,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和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边坡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边坡的全面防护是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公路路基;边坡保护;生态防护

0 引言

路基是公路工程的基础,如果不能保证路基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保护路基的边坡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以及后期使用。路基边坡质量问题是导致公路主体在后期使用问题中出现病害因素的重要原因。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保证公路施工质量的基本内容。在本文中,首先简要介绍路基边坡防护的基础知识,分析其主要病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论述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施工的主要方法以及生态防护技术的运用。

1 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的主要内容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的保护与加固是保证路基竖向承载力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边坡的防护是路基防护的重中之重。路基边坡防护的实际施工过程受地形变化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的有效性和质量。面对一些不良的地质基础,尤其是土质松软或湿度大的地基,更要严格保证路基施工的承载能力,才能确保投入使用后的路面质量。当路基浸没在水中并且湿度升高时,土壤的强度会直接降低,同时路基的风化过程也会更加恶化。此外,雨水造成的长期侵蚀和积水的侵入会导致表层不稳定,也会加剧路基损坏程度。当附近有河流的冲刷时,路基下沉并且斜坡滑落的情况也会加剧。因此,在保护路基边坡时,有必要严密检查整个施工过程和标准,控制整体质量,以减少和避免路基病的发生。

2 路基边坡病害的主要原因

2.1 排水系统不完善

排水系统不完善是引起路基边坡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于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及时对路面排水措施进行完善,导致排水效果不理想,引发边坡的滑塌等问题。排水系统不完善还会使路基长期被水浸泡,在使用中由于公路持续承载着超强度的重力,路面很容易产生裂纹,进一步加快路基边坡受损程度。

2.2 自然环境影响

路基边坡发生溜方、滑坡是常见的病害之一,其发生的原因与土质和环境因素有关,也有坡度过于陡峭或坡脚被挖空等原因。除去这些外界环境因素之外,在对路基边坡进行施工时,如果填土层缺乏稳定性,同样会导致边坡滑塌现象的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路基边坡的高度和坡度不能很好地适应天然岩石层,从而导致受到雨水冲刷时,边坡表层的土会随着雨水持续向下滑落,进而引起溜方、滑坡等病害的出现。

2.3 施工技术不成熟

施工操作的方式、施工技术的运用、机械设备的使用等都会对路基边坡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人员对施工流程不明确,施工技术不娴熟,对机械设备运用要点不了解,都会影响到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对先进施工技术进行推广和优化,才能提高公路工程整体质量[1]。

3 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方法探究

3.1 生态防护

在路基边坡防护中采取生态防护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主要原理是通过植被的种植,能够利用植物发达的根系对水土进行保护和稳固,在遇到雨水冲刷后不会出现滑坡、溜方现象,起到对边坡的稳定作用。生态防护技术不仅可以保护水土,同时还对环境进行了美化。

3.1.1 植草防护

在采取植草防护前,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公路路基边坡进行处理,以便铺网工序能够顺利开展。浮石、浮根等杂物会严重影响三维网的施工进程,因此,施工人员要对杂物进行彻底清除。清除工作结束后,还要对边坡修理,保证坡面利于种植植被。三维网铺设结束后,还要开展固定工作,防止大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其产生破坏。当三维网全部铺设完毕后,开始进行植被喷坡覆盖。植被喷播覆盖要求全面无死角,避免路基发生水土流失现象。对于路基边坡比较陡峭的坡面上,需要将草籽与泥浆和肥料混合之后进行喷洒,可以使混合物与陡坡坡面土壤相结合,种子发芽后便会扎根在土壤中,从而对边坡形成保护。

3.1.2 铺草皮防护

在公路路基边坡防护中,采用铺草皮的护坡方式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方法。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可以在公路工程初期就在适当的地点进行草皮的培植,在进行边坡防护施工时就可以直接从培植基地将草皮运送过来,利用这种防护方式使植被成型的时间大幅缩短,可以在短时间内对边坡形成有效保护,而且这种方式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不大。铺设草皮防护的缺点是对施工前期的管理要求较为严格,铺设完成后还要对草皮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在具体施工管理中,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如果仅仅完成铺设而没有完善系统的管护措施,很容易引起表面冲沟、水土流失等现象。

3.1.3 植树防护

植树防护对预防路基滑塌以及美化公路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方法适用于坡度相对较为平缓的路基边坡,以及公路两边有河流岸边的情况,应选择抗旱、耐寒、成活率高、生长周期较短的树木进行种植。种植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种植的位置、宽度等进行细化管理,还要充分考虑当地实际自然环境情况,以及气候和季节对种植效果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路基边坡植树防护不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工程中。

3.1.4 植物的后期养护

植物的后期养护工作同样至关重要,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对其浇水、除草、施肥,确保植物能够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由于养护量比较大,需要对养护路段进行划分,各路段的管理团队要在规定时间来完成植物养护[2]。

3.2 抹面防护

抹面防护技术适用于地质较为特殊、容易形成风化的边坡岩石地带,抹面即是将水泥、石灰、砂浆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摊铺在路基边坡位置,并进行压实、提浆、抹平等技术处理,从而在边坡表面形成一层防护。在抹面防护施工中,对混合材料的配比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整体效果的坚固美观。

3.3 喷浆和喷射混凝土防护

对于坚硬易风化的岩层边坡,在其还未达到严重风化程度的时候,为了防止病害持续扩大,可以采取对坡面的岩石进行喷洒水泥砂浆的方式,使其形成保护层,这种方式多用于比较陡峭的边坡。在喷射混凝土防护施工时要注意保持坡面的干燥和坚硬,对潮湿或岩石风化严重的边坡不宜使用。这种防护方式的优点是施工简单、防治岩层风化效果显著,缺点是施工成本较高、厚度不容易精确掌握。

3.4 预制砌体铺设防护

这种防护方式在公路路基边坡防护中应用较为普遍,预制块的特点是规格统一而且方便施工,对边坡上的植被依赖性不高,并且铺设完成之后外观简单整洁,对边坡有很好的防护作用。虽然这种防护方法的利用率较高,但存在着成本较高、施工精度要求严格等弊端。

3.5 网格式防护

采用网格式边坡防护方式能够改善传统的砌石防护中排水效果不好、污染严重等缺点,并且能实现地面绿化最大化的效果,施工后的整体效果比较美观,因此,这种方式在近年来的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施工中的运用频率逐渐增加[3]。

4 总结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边坡不仅对路基起到了保护作用,还是公路綠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路基的全面保护是确保路边坡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保证。通过对公路路基边坡的防护方法进行探究,可以有效提升公路修建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韩高彭.公路路基边坡破坏的原因及防护措施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22):143-144.

[2]毛光东.常吉高速公路切方边坡植物防护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

[3]余荣然.公路路基设计中边坡防护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J].河南建材,2018(4):481-482.

猜你喜欢
公路路基
浅谈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与施工技术要点
浅析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浅析公路路基施工管理要点及管理对策
公路路基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分析
粉煤灰路基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