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达
摘 要:常规思维解决问题更直观容易理解,在解决地理问题时渗透常规思维,抓住事物变化的主线让地理学习更轻松。本文抓住外力地貌的实质,结合风力地貌、喀斯特地貌和冰川地貌的实例,给外力地貌的形成实质进行例证分析。
关键词:常规思维;侵蚀地貌;沉积地貌
2020年黑龙江省使用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实效。在地貌教学的课堂上碰撞出一点点火花,特记录下来,期望能给学生学习外力地貌有所帮助。
外力地貌共通之处和常规思维相结合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加深理解进而解决问题。
外力地貌主要是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两大类,原物质减少的区域形成的为侵蚀地貌,总体考虑为同最初环境物质相比,物质减少,而减少的物质占据的空间保留下来,形成侵蚀地貌。
新物质增多位置形成的为沉积地貌,总体考虑为同最初环境物质相比,物质增多,而增多的物质在停留的位置上形成沉积地貌。
两端的地貌类型理解清楚后,再分析物质的迁移过程,明确物质迁移的动力是什么,以此来确定到底是哪一种地貌类型。风力作为主要营力的为风成地貌;流水作为主要营力的为流水地貌。进而分析对应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外力推动原物质离开原地到达沉积位置的过程为搬运作用,搬运过程中同样存在侵蚀,侵蚀搬运路径上的物体形成侵蚀地貌;而沉积地貌的形成则关注的是为什么会发生沉积,地表营力减弱导致携带能力减弱而发生沉积,地表营力的减弱原因分析大多会成为分析考察的点,往往地形的变化和阻挡是主要原因。携带能力减弱发生沉积则要分析是否有分选作用而导致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排布规律。
下面选取三种地貌类型,利用上述想法理解其形成过程,风成地貌直观的反应地貌形成过程中的物质运动迁移,该地貌大多存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显著,A地区气候干旱,风力吹蚀作用明显,吹走大量小颗粒沙尘,大颗粒砾石保留在原地形成戈壁;小颗粒沙尘在搬运环节可对路径上的岩石进行侵蚀而生成风蚀蘑菇、风蚀壁龛等磨蚀地貌;受地表粗糙程度和地形的阻挡,风力减弱携带能力减弱,沙尘发生沉积,由于风力的渐弱,沉积物有明顯的分选作用,上风向沉积大颗粒沉积物,向下风向沉积物的粒径减小,我们可根据风力沉积物的粒径变化来判断风向,风向垂直于沉积物的粒径大小的分界线由大颗粒径指向小颗粒经。
喀斯特地貌是一种特殊的流水地貌,微观变化同流水地貌深度融合,在喀斯特地貌的生成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参与其中。A地区石灰岩中的碳酸钙在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被溶解搬运,A地区的碳酸钙减少,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溶蚀地貌,溶沟加宽峰林地貌千姿百态。而在B地区增多的物质依然是碳酸钙。
但和风力地貌不同的是风力地貌物质迁移过程物质没有变化,喀斯特地貌的迁移过程有中间环节
CaCO3→Ca(HCO3)2 → CaCO3
首尾相同,中间变化差异是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关键,碳酸钙在温暖湿润的环境里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使碳酸钙从A地区减少,溶于水随水搬运到B地区,当碳酸氢钙出露地表或与空气接触时碳酸氢钙很容易分解溢出二氧化碳而产生碳酸钙的沉积而生成喀斯特的沉积地貌。
冰川地貌是各类地貌中无分选作用的地貌,该地貌形成于寒冷的地区,而形成寒冷的前提即为高纬度和高海拔。高纬度的大陆冰川和高海拔的山岳冰川。我们感受到冰斗的形成就是A地区冰川存在的位置,随着冰川的移动而保留下的遗迹,角峰则是多个冰斗的出现而形成的遗迹山峰;U形谷为冰川搬运的路径遗留包括搬运物质和侵蚀沿线物质形成,最远可到达海岸侵蚀海岸形成槽谷,冰川融合海水入侵形成美丽的峡湾;冰川沉积地貌则是冰川物质到达地势平坦的位置,由于动力减小而停止,随海拔降低温度升高而消融,冰川中的固态物质沉积在该地形成冰川的堆积地貌,特别关注的是冰川地貌是块体的整体运动,没有分选的过程,这也是选择冰川作为例证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深刻理解事物内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常规思维模式的渗透给我们理解和记忆相关地理原理提供了方便。学习没有那么难,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方法适合自己理解的规律。对核心素养所倡导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提升有一定的助力,为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鸡西市第一中学,黑龙江 鸡西 15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