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传统文化不断普及发展的过程中,古代端午龙舟竞渡文化不仅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且得到了良好的普及和推广。古代端午龙舟竞渡文化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中蕴含的文化解析點较多,不仅是我国端午节开展的传统文化项目,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水上体育运动。本文针对中国古代端午龙舟竞渡文化展开详细分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对于古代端午龙舟竞渡文化而言,是一项集群众娱乐、军事训练、节日祭祀为一体的体育娱乐活动和民族文化活动,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演变中,被人们赋予了浓重的思想内容。古代端午龙舟竞渡文化并非独立、偶然存在,在我国体育发展史中,水战缘起于拔河比赛,演变到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人们庆祝丰收、显示力量的途径;重阳节登高被认为其具有可以驱赶灾难、躲避瘟神的意义,这些都是对体育活动社会性的充分彰显。因此加大对古代端午龙舟竞渡文化的研究力度,进一步促进古代端午龙舟竞渡文化传承和发展。
1 古代端午龙舟竞渡的起源
根据对《荆楚岁时记》展开的大量实践调查研究能够知道,书中明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当天,充满愤懑的投入汨罗江而死。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人们在这一天进行竞渡,充分表达了人们想要拯救屈原的决心,古代端午龙舟竞渡文化从此诞生。与此同时“隋书,地理志”中明确记载,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而死之后,由于水流湍急,人们驱船追至洞庭湖,也没有将屈原的尸体打捞上来。并且由于船小湖大,无法渡过洞庭湖。此时人们拼命的划动船桨想要将船划回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到亭中集合,人们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之后这种游戏方式被流传了下来,并且经过不断的演变形成了今天的古代端午龙舟竞渡文化。在竞渡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船的速度飞快,人们的歌声和船桨的划水声融为一体,水面上岸边一片热闹喧嚣景象,远道而来围观竞渡的人江岸边围起,人头攒动像天上的云彩。不仅每一个郡县都呈现出这样的景象,在南郡以及襄阳地区,情况最为热烈。
2 古代端午龙舟竞渡的规则
根据对《武昌府府县志》相关内容展开的分析能够发现,书中明确记载了竞渡比赛在开展的过程中,以东西南街沿岸进行分段,人们以最终的失败者为耻、获胜者为荣,这一思想观念充分体现了古代端午龙舟竞渡比赛人们争相取胜的性质以及组织情况的空前热烈。张建峰在创作《竞渡之歌》的过程中,不仅对荆州比赛的热烈场面进行了详细描写,而且还展现了很多与古代端午龙舟竞渡文化有关的信息。开展进度比赛的时间为每年的五月五日,前来观看比赛的人非常多,使得场面非常热,虽然锣鼓声与满满的喝彩声响成一片,但声音的节奏整齐划一。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将红面的龙舟比做马,并且对进入比赛的相关要求进行了详细介绍。每一条龙舟的头部都会插上一条红旗进行引路,伴随着山下锣鼓的敲击,指挥者挥动红旗表示比赛开始。在指令下达的一瞬间,龙舟竞相跃出水面,船桨呈现出上下快速旋转和翻动的状态。此时湖面上鼓声震耳欲聋,特别是在即将要与标杆上的彩头相靠近时,锣鼓的敲击声会变得更加紧密、有力,当前面的船只抢到彩头后,就好像身披彩虹一样光彩夺人,而后面的船只则由于失去了夺标的权力,只能沮丧的划回到起点。在湖面上的龙舟为争抢彩头而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岸边的人们也心急如焚的在观看。根据比赛的规则,赢得彩头的龙舟会接受奖励,而失败的龙舟则会接受惩罚。当天参加比赛的龙舟数量共有十支,按照每五支为一组,共分为两组。在竞渡比赛获得胜利的一队,会有当地政府的官员在他们脱下的衣服上写一个“上”字。
3 古代端午龙舟竞渡的奖励
根据对《雷州府志志》相关内容展开的研究能够知道,书中明确记载,人们在五月五日这天,竞相来到湖边观看竞渡,有一个人将一根银线绑在鱼竿上并悬挂在目标位置,所有的龙舟竞相夺之,人们也将这一活动称之为夺标。古代端午龙舟竞渡文化发展到宋代时期,已经出现了银杯奖,竞渡比赛最终的优胜者可以获得这个银杯,该奖项的获得并不是有裁判员进行颁发,而是通过参与竞渡活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所获得。在一根标杆上悬挂银杯,并将标杆浮于水面之上。在竞渡比赛开展过程中,先到达银杯位置并且取得银杯的船只即为胜利,就可以将银碗拿走,这就是夺标的过程。
4 结束语
根据以上针对古代端午龙舟竞渡文化展开的详细分析和系统性研究,我们能够更加明确的了解,古代端午龙舟竞渡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长,由于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认可,因此得以传承和发展。通过对古代端午龙舟竞渡文化脉络的有效梳理,使人们对古代端午龙舟竞渡这一古老的运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和更加清晰的了解。从而在对相关文化内容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人潮涌动的赛场、感受到锣鼓喧天的热闹场景,充分体验古代端午龙舟竞渡活动带给我们的激情与快乐。
(作者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