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质量的方法

2021-09-10 06:13黎孟军
科技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代码统一信用

黎孟军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一组长度为18位的用于法人和其他组织身份识别的代码,我国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相关基本信息作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数字身份证”,成为管理和经营过程中法人和其他组织身份识别 的手段。2015年起在我国进行的“多证合一”改革制度实践以后,升级了原来的组织机构代码结构、功能、赋码形式,使国家政府的行政服务效率与效能大大提高。在原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基础上整合众多部门,形成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功能也更加完善,覆盖更加全面。但是,在此数据库中有一定数量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从唯一性、兼容性、稳定性、覆盖性等方面看,已经无法保证代码数据的“四性统一”,这个即被称为低质量数据。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中一定数量的低质量数据在较大程度的影响了代码数据库总体的数据质量。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处理,会直接影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在国民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更深层次的应用。

一、低质量数据的类型

1.组织机构存在,但未如期进行“多证合一”的证照更换

这类型的问题大多发生在组织机构代码证的阶段。据黑龙江省的统计,在原组织机构代码的数据总量是40万个,在“多证合一”改革升级后,其中的未换证数量约占总量的30%。

2.组织机构停业或者休业,未及时进行注销处理

这种类型多见于一些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诸多原因造成了这类企业长期没有生产经营活动。

3.组织机构在国家的多次的改革中合并,改组,改制,原数据没有及时变更。

在国家进行的多次机构改革中,国家机构改组,合并,撤销;原国有集体企业合并,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大专院校合并为综合大学;等等。

4.组织机构已经撤销,但未在归属的机构登记部门进行相应的撤销等业务的办理。

在黑龙江省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中,这种情况约占低质量数据的5%。

5.组织机构迁移外省,名称也发生变更,因而常常被作为新注册申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进行处理,这种情况违背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唯一性”颁证原则。

二、低质量数据产生的原因

就目前黑龙江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管理中心的低质量数据产生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一下3种情况:

1.具有颁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职能的机构登记部门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管理部门之间缺少高效的沟通联系

在2015年10月1日强制性国家标准《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实施以后,自2016年1月1日起,已经有包括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机关、事业单位、编办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群众团体、编办管理的其他机构)、外交部(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外交部门管理的其他机构)、司法部(律师执业机构、司法管理的其他机构)、文化和旅游部(外国在华文化中心、文化部门管理的其他机构、外国旅游部门常驻代表机构、港澳台地区旅游部门常驻内地(大陆)代表机构、旅游部门管理的其他机构)、民政部(社会团体、民办非企单位、基金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民政管理的其他机构)、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宗教部门管理的其他机构)、中华全国总工会(基层工会、全国总工会管理的其他机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中央军委改革办公室(军队文职人员用人单位、军委管理的其他机构)、公安部(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业主委员会)、农业农村部(组级集体经济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乡镇级集体经济组织、农业部门管理的其他机构)、中国贸促会(贸促会行业委员会)、国务院港澳办(港澳新闻机构常驻内地记者站)、财政部(政府间双边财政合作项目执行机构驻华办事处)、商务部(外国驻华贸促办)、科学技术部(外国驻华事务所)等至少17个机构登记批准部门可以对其管辖的相应机构颁发18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于具有赋码的机构批准部门数量较大,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管理机构的沟通联络不够及时,机构登记批准部门有关登记、批准、变更,撤销等信息数据虽然及时传送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中,但却无法对2016年前的组织机构代阶段的数据进行操作。各个机构登记批准部门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的清理整理的工作,只能由各个机构登记批准部门进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管理部门无法对各个机构登记批准部门的数据的及时性等方面进行分辨处理。

2.在原组织机构代码阶段,我国各部门对于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编码一直不统一,存在著“多头赋码”、“多码并存”现象,“信息孤岛”问题严重。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制,初始阶段的手工赋码,单机版的管理系统,联网后的各个省级的分中心独立存在等模式的原因,产生了较大数量的重码、错码,低质量数据大量存在、沉淀。虽然是各种历史原因所形成,但数量不可小看,也确系客观存在。

3.组织机构代码升级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由计算机软件系统统一按照原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字段,加上后赋予的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代码、校验码等。原数据项目中若有不准确的字段,那一次性形成构成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就可能成为错误或者问题的数据。

三、低质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针对低质量数据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解决低质量数据的问题

1.加强与本级机构编制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司法管理部门、民政管理部门、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工会管理部门、宗教管理部门等各个机构登记批准部门的工作协调,针对机构登记批准部门内各自的低质量数据及时清理、整理。

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管理机构在兼顾对新上传数据进行信息质量校核工作的同时,对“多证合一”改革前的归属于各个机构登记批准部门的数据进行信息质量校核工作。

3.定期进行对所管辖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的老旧数据和新近上传的数据进行数据的各种专项的清理、校验、核查。

相信经过各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管理机构的不懈努力,由原组织机构代码改革升级后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的数据质量会更加提高,极大地发挥其在国家治理及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的辅助作用。

猜你喜欢
代码统一信用
神秘的植物工厂
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意味着什么?
淝水之战
失信商人的悲剧
神秘的代码
信用消费有多爽?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
统一方向 瞄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