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对近现代文艺创作的影响

2021-09-10 05:43康洁
科技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茶花女影响

康洁

摘要:《茶花女》对我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内容中镌刻了中国人在小说、话剧以及歌剧等多个领域开拓的足迹,也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影响力的翻译小说,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话剧演出以及第一部由中国人演唱的歌剧,从某种程度来讲,《茶花女》的诞生引导我国文学与艺术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茶花女》;近现代文艺创作;影响

前言:

《茶花女》对我国近现代文艺创作工作的开展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其对我国的现代化文艺创作工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可否认的是其作为中国近代第一部教有影响力的译介小说,在我国的小说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一、《茶花女》在近现代文艺创作中的地位

《茶花女》在后续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读者的追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变了人们对域外小说的印象。在陈平原的研究中指出,域外小说在出版之后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尤其是林泽的《茶花女遺事》更是大受人们欢迎,一时之间文人学士竞相争说‘茶花女’的成风。周作人曾经说过,正是因为有了林译才知道更多的外国小说,从《茶花女》的起源进行阐述,一直到《黑太子南正录》,在此过程中没有一本小说是不阅读的,所以深深的吸引其到西洋文学的学习中去,同时也感知到了文言文的趣味所在[1]。胡适在其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购买了三次书本,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林纾的笔法加以细致的点评。不管此类的文学大将今后是否会出现倒戈横批的守旧现象,但是最起码的是《茶花女遗事》等多种小说已经为他们打开了西洋文学的发展大门,让更多的人开眼看世界,并且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茶花女》在我国言情小说的历史发展中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其具有较多的仿作品。在陈平原所列举出的“小仲马《茶花女》能够迅速的发展成为中国读者与小说家所接受与模仿的形式,同时还明显的举出了钟心青的《新茶花》、林纾的《柳亭亭》等,就现今发展情况来讲,仅一部《茶花女》就远远的超出了许多的书本。”夏至清先生更是将林译先生的《茶花女》视为中国源远流长的一种‘言情文学’,更加准确的来讲,《茶花女》是林译的起始言情小说,不仅仅促使这一文类的现代化兴起,同时也促进其实现现代化的转变。

最后,在《茶花女遗事》的小说叙述技巧中做出了一些突出的学习、开拓,更是为我国古典小说叙事现代化转型留下了更多的铺垫,最为明显的就是使用第一人称与日记体的叙述方式。在郝岚的《林译小说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中提出,林译的小说对我国的小说叙事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为我国第一人称小说与日记体小说的出现奠定了域外的榜样[2]。除了叙事方式的应用之外,在《茶花女遗事》中同时也为我国现代化的小说写作语言转型奠定了坚实的铺垫,不管是胡适还是钱钟书,都对林纾的《茶花女遗事》给出了相应的关注,其使用的古文并不是传统古文那般章法森严,林纾在翻译小仲马的《茶花女》时,使用古文进行叙事写清,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自从古文发展至今,都不曾有这样的一种长篇叙事写情的文章。

二、《茶花女》对中国小说的影响

《茶花女》不仅对我国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在中国话剧、歌剧等领域中的发展功绩斐然。在话剧方面,最早是由中国人表演的、影响较大,最像话剧的剧目是在1907年由春柳社的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编演《茶花女》,在演出的时候,茶花女的角色是由李叔同进行反串扮演的。根据周慧玲的说法来讲,《茶花女》是当代新剧中经常搬演的剧目之一[3]。在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中,春柳社曾经多次排演过《茶花女》,同时欧阳予倩将其改变为八幕剧继而上演,将其取名为《巴黎茶花女》。对于中国来讲,话剧是一种外来品,《茶花女》话剧表演是我国轨迹发展到一定程度,同时反映出了我国话剧的成长历程,同时对我国的话剧艺术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在歌剧表演方面,我国的第一部歌剧是由中国人自己演唱的,是西洋歌剧的《茶花女》,自此之后其更是成为我国歌剧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演出剧目之一。在此类的演出中,其中的报纸、杂志是比较多的,同时演出具有一定的影响。在1956年的中央歌剧院所上演的《茶花女》,是我国中央歌剧院推广的第一部西洋歌剧,由著名的歌唱家掌权、李光曦等人担任了演出的男女主角,使用中文进行演唱,1979年中央歌剧院对《茶花女》进行了复排,其演出产生的轰动至今都领很多人记忆犹新,在1993年基于原版的基础上,中央歌剧院又重新排演了以此《茶花女》。在2001年中央歌剧院与意大利艺术家推出了最新版的歌剧《茶花女》,该剧目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在本次演出中中意合作是一大特色,剧目的指挥与导演都是意大利艺术家。歌剧作为一种高层次的西洋艺术,对于中国人的发展来讲,需要一个逐渐普及接受的过程中,借助《茶花女》这一媒介,很难推动该艺术在中国的移植与扎根。

除去小说、话剧以及歌剧等,《茶花女》在中国的电影、芭蕾舞剧等方面的艺术作品产生影响,我国人们展开了较多的电影改变,并且拍摄出许多的作品,对于此类作品的改变,都是将任务作为本土化,对故事情节展开的一种改变,其中或多或少的将国人对于茶花女这一形象接受的集体无意识[4]。在芭蕾舞剧方面,演员们在舞台上穿着杨庄,呈现出较为精彩的演出,为我国的话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本文主要对《茶花女》在中国小说、话剧以及歌剧等多种艺术领域中的发展与传播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茶花女》对于中国的近现代文艺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品的成功更是对经典价值的一种印证,更多的是这不作品中蕴含着许多中国小说、话剧以及歌剧等现代化发展历程的“密码”,都需要我们深入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世辉. 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男中音咏叹调《普罗旺斯的陆地和海洋》的演唱分析与探究[J]. 戏剧之家,2020,(09):68.

[2]何佳慧. 浅析浪漫主义歌剧咏叹调在西方音乐史中的发展——以《茶花女》为例[J]. 北极光,2019,(09):22-23.

[3]张海洋. 在涡流中挣扎的女性——《茶花女》艺术特色研究[J]. 剧作家,2019,(05):91-94.

[4]陈瑜. 浅议《茶花女》对中国近现代文艺创作的影响[J]. 戏剧之家,2018,(20):4-5+16.

猜你喜欢
茶花女影响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浅谈茶花女悲惨结局
茶花女吊灯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茶花女葬在红灯区旁
可悲一代“茶花女”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