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城市管理机制探讨

2021-09-10 05:19李婷
科技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城市数字化

李婷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于城市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我国一些即将步入成熟阶段的大中城市,落后的城市管理已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结合数字化技术,探讨了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管理新机制,希望对城市管理和发展有所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数字化;城市;管理机制

引言

近年来,围绕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正在进一步的推动重建社会物质基础,并且逐步建立了全面性的围绕信息技术以及知识为基本的网络社会[1]。因此对于当前有关职能部门在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进程中,还应当更多的研究数字化管理建设存在的瓶颈,强调市民的诉求为核心,结合数字化服务为趋势,利用多类模式的高度统筹的管理机制,继而加强高质量的城市管理流程建设,切实解决滞后形式、多头管理形式以及被动式的传统城市管理问题,真正意义上建立起现代城市长效管理模式,切实实现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城市管理新业态[2]。

1.数字化城市管理意义

首先,有利于形成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规避城市管理过程中政府失灵问题。既往的管理形势下,城市管理部门因为肩负着发现、处理以及监管等多方面职责,但是缺少外部性的监管,发现问题也交由本部门负责,而实际存在问题较多,工作量也比较高,劳动强度较大,久而久之势必会导致部分存在的问题无人解决的矛盾。数字化城市管理机制下,监管工作被进一步抽离,问题的发现、监管以及处理被划分为两个部分,彼此肩负相关职责、互相推动、进一步确保城市管理更为科学性,很好的解决了城市管理过程中政府失灵情况,强化了职能部门的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职责[3]。除此之外,新型管理机制还有效的解决了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等情况。其次,提升职能部门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围绕数字化为基础的新型城市管理机制,引入了数字化技术,整合了信息资源以及管理资源,有效降低了巡查成本、问题处理以及管理目标成本,降低了城市部件损坏和由此导致的资源浪费等情况,进一步加速了节约型城市的建设。此外,前沿的电子信息等技术的加持,也进一步提升了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管理成本得到了显著降低,这对于现代城市管理无疑有着重要意义[4]。

2.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探讨

2.1网格管理机制

网格管理办法主要表示于城市管理期间引入网格地圖的技术理念,按照单位面积为基本单位,把各个辖区划分成多个网格形式的单元,并且交由城市管理人员对分配的各个网格单元践行全面的监控管理。这一管理机制很好的达成了管理空间的精细化建设,从既往的多人重复管控辖区,进一步优化为单一监管员管控特定范围。因为实际管理范围的固定,故而就本质层面规避了突击式、运动式的管理问题,完成了粗放式管理向着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此外,这一管理模式也进一步细化了岗位职责,为全面落实精确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一管理模式也很好的实现了城市各方面资源、信息、管理、服务等的高度融合,为整个城市的精细化管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以及载体。

2.2部件管理机制

这一管理机制主要是将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视作是城市部件予以管控,结合地理编码技术形式把城市部件依据地理坐标,定位至具体的管理网格之中,结合网格化的城市管理数据平台完成归类管理。城市部件管理办法引入了地理编码技术形式,把城市的管理内容以及管理对象予以数字化形式管控,从而促使城市部件有序、精准锁定,大大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城市部件管理和网格化管理的高度融合,搭建了的城市管理对象也同时支持定量、定性以及定位的管控,为之后城市规划、建设、管控和应急管理等奠定了重要前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2.3电子信息管理

以“城管通”为例,其主要围绕无线网络为基础,手机为原型,完成现场数据的移动式搜集、定位、传输等工作。城管通技术兼具短信群发功能、信息告示功能、图像搜集以及表单填写、录音、录像以及地图检索和数据同步等等。借助于这一电子信息技术很好的处理了现场数据搜集以及传递等一系列问题。监督人员引入城管通技术能够于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的将城市管理的现场图像、影像、位置等数据予以采集,结合无线互联网技术将数据传递至城市管理监管中心,有关责任单位则可以利用这一数据平台完成现场数据信息等的调看。此外,结合移动定位技术应用,也很好的完成了对于城市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情况的监管,切实提升城市管理质量和效率。

3.城市管理模式思考

第一,职能部门需要高度关注以及处理信息不对称情况。数据信息等的不对称无疑是导致各方面矛盾的主要诱因,也影响了职能部门和民众之间的关系,不利于稳定社会建设。如若城市管理层面潜在的问题影响了社区民众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有关关乎民众切身利益问题得不到处理,则势必会引发社会矛盾。对此,职能部门需要高度关注和处理数据不对称情况,应用前沿的信息化技术提升职能部门的执政水平,创新管理机制,提升信息化运行效率,切实解决数据不对称问题,提升管理质量。其次,转变思维模式。数字化管理模式是典型的创新管理模式,更是民族发展和进步的灵魂,要想实现创新,则需要更多的关注科学为基础、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处理潜在的问题。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期间,需要引入前沿的管理理念引导城市管理实践,将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视作是党建以及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切实转变部门职能,提升社会管理以及各个服务水平。

4.结束语

数字化城市管理一方面规避了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另一方面也很好的为未来城市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在现代城市管理过程中,需要以更为积极的态度面对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新机制,切实推动现代化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姜艳春,李萍. 烟台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普查、建库方法与更新机制研究[J]. 科学时代,2013,000(010):1-4.

[2]刘春燕. 数字化城市管理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J]. 全文版:工程技术,2016,000(006):P.234-234.

[3]李杉. 海口市数字化城市建设与管理研究[J]. 情报科学,2014,032(001):58-63.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城市数字化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