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及处理措施探讨

2021-09-10 07:22:44华提·吾拉孜
家园·电力与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电气施工安全事故水利水电工程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一直是施工企业非常重要的工程之一,但是其规模较大,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加之电气设备、施工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环境与临时用电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电气施工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水利水电项目电气施工中安全管理的含义、重要意义,并研究了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项目电气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安全事故;安全管理

一、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安全管理概述

(一)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在近些年来水利水电工程领域中,发生了很多安全事故,综合先前的各种经验和资料,可以将电气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为两类:一是人员问题,工程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或是专业水平不足,做不到防患于未然;二是施工程序或设备问题,此类问题往往是在进行施工设计时,程序缺乏可行性,或是在施工过程中,继电器等装置防护措施不到位、接地接线方式不当等原因。无论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都会给施工过程带来极为重大的影响。

(二)电气施工安全管理内容

首先,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承包企业是施工的主要执行者,也是主要责任方,因此,承包企业要着重了解工程施工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选择具备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将临时用电、设备运行、不安全因素识别等各方面做到尽善尽美,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实施动态性的安全管理工作,在不安全因素较少的情况下,不放松警惕,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也能够拥有应急预案,避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损失,将其缩减到最小,为施工创造较为良好的条件,推动电气施工顺利进行。

(三)电气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安全管理工作始终贯穿着电气施工的全过程,如果没有安全管理工作,则各种不安全因素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无论是企业的经济损失、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还是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水利水电工程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如果该工程质量较低,许多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及其建筑物就有可能会对周围的居民或是环境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

二、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一)管理层面

现阶段,许多电气施工企业把自身的发展中心定义为企业效益,更加注重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但往往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无法落到实处。而且,有很多施工企业存在较为传统的观念,如果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尽管其能够落实各种安全管理方式和管理工作,也无法直接说明工程项目中存在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这种观念对企业的管理方式存在了极大的误导,使其会倾向于逃避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呈现出“只要不出事就尽可能不采取管理措施”的状态[2]。

(二)施工环境层面

施工环境是一种非常客观的影响因素,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其往往是具备工期较长、施工技术复杂的特点,而且其施工环境往往位于较为偏远的山区。此类地区地质环境复杂多样,加上流域水文气象、工程移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会大大增加,也会给施工用电安全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例如,在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过程中,洪水、狂风、日晒、沙尘、暴雨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施工用电系统或电气设备,导致用电设备发生大面积停电或者短路的现象,而这些问题的发生,又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临时用电系统不规范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是目前最广为接受的临时用电安全系统规范编制标准。但是,有很多企业在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其电气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往往无法将规范编制的较为完善。例如,临时用电系统设计过程中,没有按照TN-S系统的严格要求,设立独立的保护零线;或是“三级配电、三级保护”做的不到位;或是“一机一闸一箱一漏”防护体系不完整;或是技术人员设定的三级配电箱间的漏电保护额定电流和施工要求不匹配,在现场施工时经常出现越级跳闸与误动的问题;或是供电线路铺设长度不足,难以满足施工要求;抑或是电气施工现场的线路保护过于简单,容易给用电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四)设备的不安全因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型工程建设过程越来越依赖于电力设备,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这种规模较大的项目,仅靠人力是完全不足以满足施工要求的。电力设备给项目建设带来便利的同时,其日常的维护和使用也会存在较大的问题。包括很多大型设备需要经常性的维护和检修,如果维修不到位,其性能就会降低甚至得到破坏,或是很多设备无法在空气潮湿多雨的施工环境中滞留较长时间。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绝缘能力。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电气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措施

(一)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想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电气安全管理水平,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一项基础工作。在安全管理制度的约束下,电气施工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有效落实各种防护措施、强化施工过程监督,就能够为消除电气施工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这也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前提。同时,在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要强化施工现场的动态安全管理,不仅仅是对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动态管理,还包括对施工电气设备的动态检测和维修。

(二)加强安全培训,落实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最根本的是要强化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这是能够保证安全管理制度深入贯彻落实的根本措施。具体来说,工程项目开始前,施工企业的领导者要对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灌输安全管理意识,让他们明白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施工开始之后,安全管理人员要根据每天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施工前的嘱托,通过每天的不断重复,不断强化他们脑海中的安全意识。而经过不断的安全教育,施工人员会不断加强对施工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也有利于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安全措施的事实。

(三)加强岗前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提高电气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企业要重视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各项环节较为复杂,很多特殊环节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因此必须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避免其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相关技术问题时措手不及,给施工现场带来较大的损害和安全事故。而且,经过安全培训和岗前技术培训,施工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将他们的技术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配合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从而减少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结语

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所涉及到的施工环境以及施工设备均能够带来较多的不安全因素,具体可以分为管理层面的不安全因素、人员层面的不安全因素、设备层面的不安全因素、施工环境以及临时用电的不安全因素。尽管不安全因素较多,但是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岗前培训,使施工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认真对待电气施工项目,这些不安全因素就能够做到可控、可管,降低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并且不断促进水利水电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国家的基础建设助力。

参考文献:

[1]张云虎. 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及处理措施[J]. 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2):99.

[2]左应才. 水利水电项目电气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处理办法[J]. 中国高新科技,2020(14):104-105.

作者简介:华提·吾拉孜(1974-09-29),男,新疆布尔津县人,哈萨克族,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工程师。

新疆新华冲乎尔水力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新疆布尔津县 836600

猜你喜欢
电气施工安全事故水利水电工程
高层建筑工程中电气施工的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研究
电力企业人身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讨
化工安全事故与企业内部构成的联系的统计探究
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
价值工程(2016年31期)2016-12-03 22:15:12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
论述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探讨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墙的施工技术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