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荷花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029
乙肝即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且多发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如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时间超过6个月,且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炎症坏死及纤维化情况则可以考虑为慢性乙型肝炎,经肝功能检查及病理检查等可以诊断该疾病。基于乙肝的传染性,人们对于该疾病都比较恐惧、担心,害怕自己会不小心感染,如为乙肝患者,也会担心传染给别人。实则乙肝有特定的传播途径,所以采取科学的措施是可以实现对乙肝传染的预防。基于此,本文就怎样预防乙肝传染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1 什么是乙肝
乙肝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而致的肝脏慢性疾病,该疾病为乙类传染病,传染源包括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的临床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肝区不适、厌油等,如果该疾病没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疗,随着HBV持续感染,疾病也会不断发展,进而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肝性脑病、肝脏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有约2.57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而全球每年约有88.7万人死于该疾病。由此可见,乙肝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所以我们必须提高重视,如有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腹胀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去感染科就医。如确诊为乙肝,则需要及早治疗、及早干预,保证生命健康。
2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肝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科学有效预防十分重要。而很多人由于对乙肝的传播途径没有正确认知,所以也不懂如何正确有效预防。以下是对乙肝传播途径的详细介绍: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四种,分别为母婴传播、血液及体液传播、性传播。首先,就母婴传播而言,这一传播途径是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母亲往往是家庭聚集的主体,如母亲感染HBV,在妊娠过程中通过母亲的血液和体液就可以导致新生儿感染HBV,且母亲的病毒水平越高,新生儿的感染风险也就越高。其次,就血液及体液传播而言,如输入被HBV感染者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或破损皮肤及黏膜与被HBV感染者接触,都有可能被感染疾病。就性传播而言,是指HBV可以通过性接触的方式进行传播,如与HBV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就很有可能感染该疾病。
3 怎样预防乙肝传染
3.1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目前我国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接种疫苗即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帮助健康人群产生保护性抗体,在预防乙肝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保证自身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应该尽快注射乙肝疫苗,一般来说,“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都可以起到有力的预防作用。新生儿出生即可接种疫苗来预防乙肝。
3.2母婴传播阻断
阻断母婴传播对预防新生儿感染HBV病毒具有重要的作用。如目前是乙型肝炎患者,必须在妊娠前积极治疗,在病毒含量下降,且肝功能正常后才可以妊娠,新生儿出生后也需要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以此来预防新生儿感染。如在结婚、妊娠前不确定是否患有乙肝,应先做好婚前检查、乙肝检查等,在确认自己没有乙肝的情况下进行妊娠,这也可以达到阻断母婴传播的作用。
3.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从传播途径来看,HBV病毒可由诸多途径进行传播,而这些传播途径在生活中都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避免。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牙刷、剃须刀等私人物品;不去消毒条件不完善的公共场合;不输入未经严格检验血液和血制品;不随意拔牙、穿孔、文身等。如身边有乙肝患者,更需要注意卫生习惯方面的问题,从饮食、接触、生活方方面面做好自我防护,以此来预防传染。如不小心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针或其他尖锐物品刺破皮肤,则需要尽快对伤口进行处理,并第一时间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由于乙肝的传播途径较多,所以即使在第一次体检确定未患有乙肝后,如需要结婚、妊娠时,也需要再次明确是否感染乙肝。且为保证自身身体健康,定期体检也十分重要。体检可以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过早干预乙肝。
3.4预防性传播
性传播是乙肝传染的重要途径,所以为了预防HBV病毒感染,还需要注重预防性传播。科学使用避孕套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减少感染的发生。所以当发生性生活时,应该严格采取安全措施,要避免无安全措施同房、过早发生性行为。为了预防性传播,还需要加强婚前检查和孕前检查,及时发现伴侣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如伴侣已感染乙肝病毒,则需要在伴侣有了乙肝表面抗体后进行性生活。
3.5预防传播他人
如为乙肝患者,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的个人防护工作,比如单独使用自己的碗筷、单独使用自己的日用品(毛巾、牙刷、脸盆等)、不与他人共同使用私人物品及餐具等、不去容易导致病毒感染的场所(泡温泉、公共浴室)等。在确诊乙肝情况下,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这对预防乙肝进一步发展,促进乙肝表面产生抗体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