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平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是北京十一学校特级教师魏勇的随笔集。利用空余时间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一堂好课的奥秘: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教师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学生,要以真实的自我跟学生相处,选择与自己天性一致的教学方式;课堂要有批判性思维,教师需要跨界,要设计好的问题;课堂是拆围墙、开窗户的工程。好课要让学生满腹狐疑, 设计好每一个问题,要给学生惊喜!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是围绕着所有一线教师的主题,它可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对教育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人类和其他的物种相比较而言,有一个独特的優势,就是人类能够通过教育来分享生存智慧,使得智慧不断地累积,越来越强大,直到在万物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万物的主宰。所以,不管你秉持着什么教育理念、什么理论,有一点是必须认识到的,那就是教育不能把孩子教傻,不能够把孩子变得狭隘,而是应该是让他变得更有智慧、更加开放,我觉得这是对教育本质的一个起码的思考。老师要是在课堂上表现很平庸,在生活上对学生照顾得很周到,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不够尊重学生。
而问题又是围绕课堂的主旋律,所以若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教师一定要有好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一下就能够让学生精神起来,让学生们感觉意外,让学生们有挑战的欲望。那么,好的问题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要有挑战性,要激发欲望。
比如,多少张纸叠起来接近珠穆朗玛峰那么高?簿簿一张纸和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相比,可能是你想都不敢想的问题。老师问题一出,对学生是一种强烈的脑力冲击。学生可能猜几百上千万……,甚至几百亿,但是不得而知。老师顺势抛出下一个问题:簿簿一张纸根本没法测量,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推算出来? 学生经过自主讨论对比,发现50张、120张等都不是最方便的,先测100张纸的厚度是最合理的,100张=0.88毫米,10000张=88厘米,100万张=88米,1亿张=8800米,接近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相信这样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1亿张纸接近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因为1张纸不能测量所以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再推算,更让学生有自主攻破的欲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都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要有颠覆性,要抓人眼球。
比如,每每讲到辛亥革命,必然要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辛亥革命为什么能够成功推翻清政府。如果平铺直叙地提问,学生会觉得很平淡,但如果我们包装一下这个问题,效果就不一样了。比如:太平天国运动经过十四年,动员了几十万军队,遍及中国十四个行省,结果没有推翻清政府;武昌起义三千人,三个月就推翻了清政府,为什么?其实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这个要探讨的问题并没有变。但是这样一来,学生就有可能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了,他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并开始认真读相关的史料了。
第三,要有侵略性,要“激怒”学生。
比如讲美国独立战争,老师把平时上课免费发学生纸和笔这一惯例,忽然变成要收费。学生不乐意,觉得不论金额是多少,只要是不应该支付的钱,他们都不应该付。借此机会,老师顺水推舟说就是18世纪70年代英国人提出给美国人增收税收的时候,美国人的想法。虽然税收数额并不大,但是美国人认为,这是不正义的,是不应该的。为了捍卫自己的财产,反对这种不正义的侵害,所以美国进行了独立战争。这样的上课方式,把学生个人经验和书本上将要讲述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学生体验了遭遇不公平时内心的愤怒,自然而然对上课内容产生极大兴趣,马上关注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美国人为什么要打仗,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曲折,最后结果怎么样。显然上课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第四,要有贯穿性,要“逼迫”学生。
老师在提问的时候,最好尽可能自然地把基础知识包含在问题当中。这样一来,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完成这个任务,“逼迫”学生不得不去学这个知识。比如,讲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我们就可以这样设置问题——如果你是王军统帅,要开辟第二战场,你会选择哪个登陆的地点?给出你的答案,并且陈述你的理由。学生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必然要考虑战场的形势,考虑当时的政治、经济因素,尤其还要考虑法国北部的地域特点——潮汐、气侯、土壤等等。这样一来,这个问题很自然地就把政治、历史、地理等一堆基础知识一下子都融进去了。如果教师单纯地向他讲述法国北部的地理概貌知识,他可能没这么感兴趣;但如果他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主动查找、学习,那他的劲头就是不一样的。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是对教师角色的一种要求,也让人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但是我认为让学生感觉不到他在受教育,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在学校里,以纪律、努力竞争为基础的“完成任务式”学习,往往比不上那些具有挑战性、颠覆性、侵略性、贯穿性的比较轻松活泼而非强制的惊喜学习。所以教师设计好每一个问题,给学生惊喜,才是学生喜欢的一堂好课。